分享

低级级孩子,家长越“吼”孩子为什么越不会?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平湖一柱 第1091期】

延期开学,孩子宅家学习,家长“督学”从原来的放学后的“业余”,变身为现在全天候的“专职”,孩子不听话、不学习,让不少家长头痛不已。
这不,据3月17日钱江晚报载,杭州一全职妈妈春节宅家,孩子上一年级,因孩子网课不认真,孩子不听话,气得突然“失忆”了。
据报道,孩子对着电脑一点也不认真听,课后的作业有一半不会做,跟他讲解重复几遍还是不懂,简直要命。孩子妈妈原来挺好脾气,可是,看孩子学习这样,忍不住就对娃吼了起来,当妈的一吼,孩子就哭,越哭当妈的越生气……最后是孩子网课照样学不好,当妈的却失忆了。
杭州妈妈的这种囧况,其实不少家长都遇到过。“平时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之所以如此,问题并非都是孩子不听话,不学习、不努力上,而在于我们家长摆错了位置——将自己置于教师的位置上,且用“最高标准”要求孩子。但是,家长却真的不是老师,他们把教学看得过去简单,年级越低越是如此,比如,一年级数学,在不少家长看来那是多么的简单啊,可是孩子“讲解重复几遍都懂,简直要命”。
在这里,我们家长忘了,自己是个大人,孩子只个孩子;家长生活阅历二三十年了,见多识广,孩子只有六七年,没见过“大世面”;家长大脑发育完善,孩子大脑正在发育中。因此。在大人看来“1+1=2”是多么简单的事啊,可是,在孩子看来,却并不简单。因为,他们当下幼小的头脑中,每个“1”都是和实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具体的,要么是1个苹果,要么是1个桔子,要么是1个人,要么是1个物,他们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才会在头脑中抽象出这个“1”来,唯有在头脑中具有了真正抽象的“1”,他们才算学会了。所以,一年级孩子学数学,绝非你今天给他“讲一遍、要他们记住“那么简单,需要有一个过程,急不得。
像某位妈妈给孩子讲“借位”那样,“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的“硬借”方法,只是让孩子记忆,而非让孩子理解,极不利于孩子数学思维的形成,虽然当时凭“硬借”做对了题,却会导致孩子学不是靠思维、抽象和逻辑学数学,而是将数学当成唐诗来“死记硬背”,孩子一旦形成了“背数学”的习惯,随着内容的增多,学习负担就会越来越重,数学学起来越来越困难……
所以,辅导孩子作业,家长不能着急,不能吼,“吼”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将孩子“吼傻”,毁掉孩子,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千万莫用自己的智商去要求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引导才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一生的老师,但这个老师主要是在“德”“劳”二字下下功夫,而非是在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上,课本知识学习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家长真得不专业,真得不能有效指导孩子,越是低年级,知识越简单,越是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