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女泉的牡丹花开了,可看、可摘、还可吃,心动不如行动啊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平湖一柱 第1102期】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开,花容端丽,雍容典雅,超逸群卉,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被尊称为国花。

一提起牡丹,人们多会想起“洛阳牡丹甲天下”诗句,但这句的意思主要是说牡丹花的外表美,也就是说,洛阳看牡丹,“饱“的是一种“眼福”;现在我要说“瑞华牡丹味更香”,如果你到瑞华牡丹园,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还以“大饱口福”。

瑞华牡丹园,坐落于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每年春天,成千上万朵牡丹竞相开放,花连着天,天坠着花,天花一色,令人心旷神怡,禁不住飘然欲飞……

最吸引人的,是这些诱人的牡丹花,不仅可看,还可摘,可带回家去,插入瓶中慢慢品赏,还可做成美味佳肴,口福大饱——凉拌、脆炒、炸花、烙饼、熬汤……色艳香浓,味美适口,营养丰富,是实实在在的秀色可餐,是春天里不可多得一道时令美味。

有朋友要问:“瑞华牡丹花为什么这么艳?这么香?”东平人都会自豪地告诉你,那是因为滋养她水非同一般,那水来自是一股神奇的山泉——九女泉。

在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西北约3公里处,有一个古老的村庄——九女泉村,村子坐落在大山脚下,村东北角紧倚一处悬崖,上方有棵古柏,参天耸立,生机盎然;悬崖底部伸出一颗龙头,有一道神奇的泉水从龙口中涌出,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天有多旱,泉水总是多少年如一日,沽沽的流着。泉水清冽甘甜,养育着一方百姓,村子也因此而得名。

这座泉为什么名曰“九女泉”?里面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九女泉村因地处高山,村民吃水困难,要到十几里以外的东平湖去挑水,若遇到大旱年月,东平湖水枯缩,老百姓只能在湖底挖坑,有时等上大半天也只能取得半瓢的泥水。

这一年春天,东平湖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东平湖水干底见,人们挖再深的坑也不见一滴水渗出,渴死的人不计其数。

话说这一天,玉皇大帝的九个女儿从南海返回天庭,路过东平湖,听到下面人们痛苦的呻吟,于是降下云头察看:干涸的东平湖、人们扶老携幼取水的艰难、一个个因长时间缺水干裂出血的嘴唇、更有不少娃娃,因干渴缺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九姐妹见此情景,不禁眼眶湿润,心生悲悯,她们当即决定将天河水引来,解救当地百姓。可是,天河那么远,如何引来呢?九仙女中的幺妹老九最是聪慧机敏,她放眼一打量,说这座山高耸入云,山尖直抵银河,我们只需要在山中挖出一道天渠,天河之水就会顺势流来。

姐姐们一听,此计甚好。说干就干,她们拔簪为钎,从山顶开始,凿挖出一道暗渠。大姐的金簪挖断了,二姐接着挖;二姐的金簪挖断了,三姐接着挖……终于快到山底了,九仙女挥舞金簪上阵,眼看就要将渠挖通了,可是九仙女的金簪也被一块巨石给掘断了。正当仙女们着急的时候,秃尾巴老李闻讯赶来,只见他钻进九仙女挖的渠洞,用力一拱,就把那块巨石给拱出一个大洞,清冽的天河之水顿时从龙嘴中喷涌而出,九仙女姐妹笑了,百姓们欢呼起来……

从此,村民们就有了水吃,再也不用到东平湖去挑水了。因为这座泉,是九个天仙女合力凿挖而成,当地百姓就把它称作九女泉。九女泉直通天河,所以,无论天有多旱,九女泉龙口中的水流从不会间断。也因为九女泉的水,来自天河,所以才那么清冽甘甜,比现代超市的纯净水还好喝。

现在,国家虽然给九女泉村通上了自来水,但是,村民们,还是喜欢打九女泉的水喝,附近的人们,也常常执壶携桶到九女泉来打水……

瑞华牡丹园,就坐落在九女泉边,背倚青山,面向清泉,与九女泉同根同源的天水滋养着她,使瑞华的牡丹不但艳丽悦目,更是清香可口!

每年阳春四月,青山翠绿,温婉柔美,瑞华牡丹就进入盛花期,是观赏采摘的大好季节:观山泉,饮天水,听传说,看牡丹,采鲜花,那一番惬意,真是“牡丹园中我称仙,天子呼来不出园”;将丹花带回家后,煎、炸、炒、涮,“大朵朵颐”,那一番享受,真是“日啖牡丹三百朵,不妨长作瑞华人”……

“人间四月芳菲尽,瑞华牡丹始盛开。"来吧,朋友,瑞华牡丹欢迎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