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公司想破产?没那么容易!

 关哥说险 2021-01-04

保险公司破产倒闭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可以排在保险常见疑问的前三位。

从这个问题可引出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在金融行业这么多年,各类公司和产品接触过很多,但很少有人问,银行倒闭了我的钱怎么办?基金公司倒闭了我的钱怎么办?证券公司倒闭了我的钱怎么办?我见过不少在银行存了上亿资产的人,也没见他们担心过银行倒闭。

但就算是买一个 2000 块的保险,也很大几率会有人问一句,要是保险公司倒闭了,我的保单怎么办?

这里大概有两个原因:

1、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已经深入人心。我大天朝的经济环境,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相对封闭,所以也相对安全。建国到现在快 70 年,银行一直得到人们的高度信赖。

但是保险这东西,还远远称不上普及,大众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还缺乏足够的基础。再加上前期一些固有的认识,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保险公司是骗子呢。

2、人们在买保险产品的时候,实际是冲着「未来的赔付」买的。所以天然就会联想到赔付时的各种情况,自然而然会想到保险公司本身的风险所带来的问题。

没毛病,很合理。

但银行倒闭的案例,国外比比皆是。就算在中国,其实也出现过银行倒闭的案例。从 2015 年开始,国家也不再给银行破产兜底了,银行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破产。

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海南发展银行」和「存款保险条例」这两个关键词。

至于保单的安全性,关哥在这里先说一句结论:

保单的安全性,比你在银行的理财存款还要高。保险公司倒闭也好,破产也好,在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 list 里面,根本排不上号。甭管是大公司,还是你没听说过的小公司,你保单的安全性,都是一样的。


说个故事吧。

2008 年金融危机,最有名的就是「雷曼兄弟」的破产倒闭。

雷曼当时是美国第四大投行,成立 150 多年,曾是 2000 年最佳投资银行。2008 年因为次贷危机巨额亏损,在寻求政府援助、苦寻买家未果之后,申请破产,负债总额高达 6130 亿美元。这是美国近 30 年来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6000 多个亿,还是美金,这换算成人民币,光数 0 就要数半天。好大一笔钱!

(这里忍不住八卦一下,平安当时巨资持股富通集团,而富通集团则持有大量雷曼兄弟公司的债券,投资产生巨大浮亏。平安当年度三季度的利润表中,计提了 157 亿人民币的市值变动损失。真是躺着中枪啊。)

但大多数人只知道雷曼兄弟破产,却不知道当时还有一家规模类似的公司也濒临破产的边缘。它就是友邦保险 AIA 的母公司 AIG —— 美国国际集团。

AIG 从大家熟悉的美亚财险起家,1919 年成立于上海,可以说和中国有着很深的联系。到现在,AIG 旗下的友邦保险 AIA,仍是国内唯一一家独资的外资保险公司。在美国,AIG 也是工商银行最大的包销商。

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AIG 也面临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美国政府在对待两家公司的态度上,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一边眼睁睁的看着雷曼兄弟破产,一边就在雷曼破产的第二天,为 AIG 提供了 850 亿美金的贷款,前前后后一共花了 1820 亿美金救援 AIG ,几乎相当于把 AIG 国有化了。(当然,我估计还是美国政府太穷,没钱,救不起两家公司。哈哈哈。)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对企业资金援助的行为。

这件事情,浅层的理解,是因为雷曼兄弟是家投资银行,投资的钱嘛,基本算是闲余资金,投资这件事,本身就是要承担风险的,赔了也只能认命。但保险公司的钱,不是治病的,就是养老的。AIG 公司里躺着美国无数老百姓的养老金,这要是打了水漂,社会稳定都成问题。

所以美国政府舍「雷曼」保「AIG」,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降低动荡的可能性。

这么理解没问题。

但我们有必要更深入的挖掘一下。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缩写 TBTF),指当一些规模极大或在产业中具有关键性重要地位的企业濒临破产时,政府不能等闲视之,甚至要不惜投入公帑相救,以避免那些企业倒闭后所掀起的巨大连锁反应造成社会整体更严重的伤害,这种情况称为 「大到不能倒」。

不是只大就行,必须是倒闭了会产生对社会经济有巨大影响的系统性风险。所以在下面的名单,全部都是银行、保险等金融集团。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虽然现金流规模巨大,却也上不了这个名单。

由 20 国集团 (G20) 设立的金融稳定委员会 (FSB),全球金融规则制定者,公布了 9 家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即大到不能倒保险公司)名单:

1、英国保诚集团 (Prudential PLC)

2、安联保险 (Allianz SE)

3、法国安盛保险 (AXA Group)

4、友邦保险集团(AIA)

5、保德信金融集团 (Pramerica Financial)

6、美国国际集团(AIG)

7、大都会集团 (MetLife)

8、英杰华集团 (AVIVA)

9、意大利忠利保险 (ASSICURAZIONI GENERALI)

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的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GSifis)宣布的 2012 全球 28 家 “大到不能倒” 的银行名单:

1、花旗银行 (Citigroup)

2、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3、汇丰银行 (HSBC)

4、摩根大通银行 (J.P. Morgan Chase)

5、巴克莱银行(Barclays)

6、法国巴黎银行 (BNP paribas)

7、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8、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9、瑞士信贷集团 (Credit Suisse)

10、高盛集团 (Goldman Sachs)

11、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FG)

12、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13、苏格兰皇家银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14、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15、中国银行 (Bank of China)

16、西班牙对外银行 (BBVA)

17、法国 BPCE 银行集团(Group BPCE)

18、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Group Cr 閐 it Agricole)

19、荷兰商安智银行(ING Bank)

20、日本瑞穗金融集团 (Mizuho Financial Group)

21、北欧银行 (Nordea)

22、西班牙国际银行 (Santander)

23、法国兴业银行(Soci 閠 G 閚閞 ale)

24、渣打银行 (Standard Chartered)

25、美国道富银行(State Street)

26、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G)

27、联合信贷集团 (Unicredit Group)

28、富国银行 (Wells Fargo)

AIG 赫然在列。

AIG 作为一个超大型的金融服务集团,不但服务几千万的普通客户,也服务大量的金融机构客户。业务内容包含了保险、贷款、基金等各类金融服务。如果 AIG 真的倒闭了,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都是巨大的。老百姓的养老金泡汤了,企业的保险保护没有了,数以万计的员工将失去工作。

如果 AIG 真的破产了,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要远大于雷曼兄弟。

所以,保「AIG」弃「雷曼」这一选择,也就好理解了。

事实上,美国政府这比救助非常正确。AIG 不仅在 2012 年还清了所有的贷款,美国政府还从中赚取了 227 亿美金的利润。可见保险公司归拢资金的能力有多强。

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啊。


一定有人会问,AIG 是美国的案例,美国的保险业好像比我们先进啊,中国能做到吗?

还是先说结论:在中国,你的保单,更安全。

我国的保险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在相关法规和监管制度上,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全面最先进之一了。

有好学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 C-ROSS,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在这个规则下,甭管大公司小公司,保险公司但凡有一点点要倒闭的可能性,都会被马上监测出来。

都监测出来了,保监会(与银监会合并后叫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也不是吃干饭的,当然会采取措施,不会眼睁睁看着这家公司继续下滑。

这个规则,目前只有欧盟能与我们并肩,美国、日本、香港,都被甩在后面。

好,就算是真的干不下去了,想破产,也没那么容易。

保险法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列了,也没必要。想看的自己查。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保险大街上,

老王保险公司干不下了去要破产,他要先报告保监会:监管爸爸,我干不下去啦!我要破产!

监管爸爸说,你要破产啊?个没用的玩意儿!先把你的人寿保单都拿出来,我看看街坊邻居谁愿意接盘。

一番公示之后,有三个邻居举手:我愿意接盘!趁便宜买份资产,后面还有客户资源,划算!

三家报价之后,监管爸爸就会进行评估。请参考奥运会申办流程。

最后老刘保险公司胜出,开始走流程。

如果保险大街上的邻居都不愿意接手,保监爸爸就会指定一家保险公司来接手:老李,这个锅你背了,把老王的单子都接下来。放心,爸爸不会亏待你的。

好以上都是我瞎编的,各位看官如果想了解具体过程,第一种情况,可以参考一下当年新华保险的国有化历程。第二种情况,还没出现过。

但不管最后结果是谁接盘,所有人寿保险的保单,只要是在保单合同上写明的保障和利益,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跟保险公司大小也仍然没有任何关系。至于说保单的分红和万能险的结算利息,已经产生的,是客户自己的资产不受影响,未来的部分,还是要看公司的经营状况。反正这两块本来也不是确定的。

就好像,你拿着「首创安泰」的保单,去「中荷人寿」申请理赔,该咋赔咋赔,不就是换股东了么,跟我们客户没啥关系。

这个情况,侧面也解释了一个问题,就是大陆的保险业,整体收益要比海外低,因为在安全的管控上,力度更大。稍微有一点危险的苗头,立马给你掐死。此处请参考保监会接管安邦事件。


啰哩啰嗦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传递一个信息,我们的保单很安全,不用去操心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什么偿付能力啊,盈利能力啊,这都是监管爸爸的事儿。

咱们要做的事情就仨:

1、合理配置保险

2、做好如实告知

3、定期检视保障

大功告成,收工!

上一篇这一次,轮到你给关哥讲故事征集还未结束,大家还可以继续去留言说说你的故事,也可以去看看其他人的故事。


今天的深圳,天气特别好,在湖边打一边晒太阳一边敲电脑,十分惬意。

并吃到了好吃的大鹅!大满足!

下周见!


相关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