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筱菲的散文:家有大姐

 老羊铲史 2021-01-04

                                  家   有  大  姐

       我们七姐弟之中,大姐最苦,她比我家小弟大了17岁,长姐如母,在那个年代,她一直都担当着母亲的角色。

     大姐刚出生时,有人说,这个孩子要每天背在背上不说话,走一百步,一直走三个月,这孩子才会平安,母亲不敢心存侥幸,坚强的背着她走过了三个月,然后大姐就平安的长大了。

              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最美的色彩,是因为你的出现!

      现在,我们每次回老家,当我看到山里的绿树红花,想到小时候和哥哥姐姐们带我一起玩的快乐情景时,心中顿生美好,喜不自禁。可大姐却不以为然看也不看,她难过的说:"老家的每一条沟每一条小路,都有我和咱爸当年的千辛万苦,都有我们流过的汗和泪,看一眼,我的心都疼!

               山野的风记下了  我们的快乐童年

     记得大姐曾跟我们说过,母亲生小哥时,是腊月,那时的冬天最冷,大姐8岁,母亲艰难的生产,父亲焦急的找人帮忙不敢离开半步,去接接生婆的事就落在了大姐身上。

    父亲把驴牵过来,把驴绳塞在大姐小小的手里,千叮咛万嘱咐。接生婆家在上院金鸡沟,距离我家将近6华里,大姐别无选择,就在那冰天雪地里勇敢的牵着驴消失在荒无人烟的山路尽头。

                                         我们所有美好的记忆都在这扇门后

      我们问大姐,路上要经过的那个两面大山夹的沟,那个叫胡筒子的地方,你没害怕吗?

      她说:“吓哭无数次,几次想回来,但想到妈的状况,只能往前走。”到了接生婆家里,把老人都吓坏了,这个小人竟然一个人来了,由于大姐没有能力扶接生婆上驴,她俩只好牵着驴走着回来,大姐心急火燎的到家后,母亲已经生了小哥,她这才敢大哭起来!

  大姐每次给我们讲这次经历,我都心惊肉跳,我不敢想那无数个万一!

    大姐心中没有自己,只有这个家。大姐告诉我,母亲生我时,她13岁,她说洗尿布的时候,水倒在盆里都有冰碴,尿布在水里瞬间像一块纸板,透心的凉,她的小手就这样在刺骨的水里,为我们这些弟弟妹妹无数次洗着尿布。做饭时,因为够不着,她有时甚至需要上了锅台才行。

    大姐小学没毕业,认字不多,但她特别爱学习。最后还是退学了,因为母亲经常抱着小哥去村里的学校找她,让她回来看孩子,渐渐的,成绩极好的她再也跟不上老师的课程进度。

 

                     我们都幸福的记得大姐背上的温度和碗里的饭香

      大姐说,小哥小时候特爱哭,大姐没办法,和小伙伴们玩的时候经常把他驼在脖子或背上跳绳。有一次,小哥还从她脖子上掉了下来,后来,大姐跟我们说笑着说:“我还怕把你哥摔傻了,没想到还能考上学”。

   那时,生产队要挣工分的,大姐和父亲拼了一年,到头还是缺粮户,还得向生产队交钱。

     大姐为了我们一家人,女儿顶儿子用。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个年代,割柴是每年每户的大事,就是夏天在植被最茂盛的时候,要把一个冬天做饭用的柴准备好。 在我朦胧的记忆中,每到这个季节,睡梦中,就听见母亲给大姐和父亲做饭,还要带上一天的干粮, 送父亲和大姐 一起起大早去山上割柴,一去就是一天,一般都持续三天。

      记忆中,我和弟弟常常被饭菜的香味馋醒,摸着爬起来吃点剩下的饭菜,然后倒头继续酣睡!

                老屋的窗花,见证了我们九口之家的艰难历程

       最难的是, 入冬时还要把已经晒干的柴挑下山来。因为所割的柴都在大山上,父亲带着大姐只能硬生生地用肩膀一趟一趟的挑到山下。大姐就这样用她瘦弱的肩膀,艰难地与父亲一起担起了这个九口人之家,一个正值年华的女孩受的累可想而知。父亲实在心疼大姐,最无奈时,甚至想收养一个会干活的小伙子,哪怕是傻子也好,但最终无果!

       大姐为她的弟弟妹妹们操碎了心, 什么吃的用个都依着她这六个弟弟妹妹们。她每次从地里收工回来,还要去山边找找看看,摘些山枣、山葡萄等各种山果,实在没啥,她也会把玉米秧挑挑拣拣找最甜的那个给我们带回来,记忆中,我和弟弟经常在大姐收工的路上等她,总是有惊喜的!

        听大姐说,有一次,我们距村不远的河里暂时截水了,小哥在外面玩,看见大家都去捞鱼,他玩够后回家来,才想起这件事,然后告诉了大姐。大姐二话没说迅速拿起捞鱼用具跑去河套捞鱼虾,可是,因小哥贪玩汇报不及时,耽误了战机,大姐到时,已所剩无几。大姐回来后看着我们几个可怜巴巴的小脸都盯她的小盆,欲哭无泪。

       母亲把大姐仅捞来的一些小鱼虾给我们大家炖好又放了些豆腐和青菜,让我们美美的解了一次馋。

 

                                不再升起炊烟的老屋,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我和大姐年龄相差太多,好多事我都没有记忆,都是后来听大姐和邻里说的。

     我们家真正的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大姐夫出现以后。我们感觉像是看见了雨后初晴的太阳,像是在茫茫大海上看见了指路灯塔,让我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

       大姐长大后,虽受了太多的苦和累,但丝毫没有影响她的成长,依旧端庄而善解人意,说媒人络绎不绝。

       经过父亲明里暗里的多方考察,我们的大姐夫终于出现在我们的家里。从此,我们有了坚强的后盾,父亲也有了主心骨,家里有大事小情大姐夫会及时到场,他和大姐一起把我们养大,我们每个人的求学、工作、成家都是他陪我们一起度过的。

       大姐夫睿智帅气,对大姐体贴入微, 还是宽城最富裕村的带头人 ,他带领村民从贫穷奔向了小康,让所有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大姐结婚后,只需在家相夫教子,再不用去干农活,大姐家不仅富有而且和睦,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现子孙满堂,其乐融融!

  想起那句话: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

                              我们的大姐,端庄而贤淑

      难忘小时候大姐对我们的照顾,更难忘大姐为这个家所受的苦和累,愿大姐健康,平安,幸福年年!

作者简介:

张筱菲,承德宽城人,满族,擅长钢笔画,专栏女作家。毕业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文学学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艺术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承德市双桥区政协委员。

华燕检测感谢您关注  老羊铲史

验车到华燕   快捷又方便

地址:承德市开发区东西营(鸡冠山地质博物馆对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