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筱菲的散文:孩子们的爷爷今年92

 老羊铲史 2021-01-04

孩子们的爷爷今年92

  中秋前夕,就在这要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孩子们92岁高龄的爷爷就这样悄悄的离开了我们,老爷子属于寿终正寝,无病亦无痛苦,走的安详,走的悄无声息!

   老爷子有老年痴呆的病已有20余载,几次眼看就不行了几次又都挺了过来。起初,他只是偶尔会将我们大家认错,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记忆越来越模糊,直到最后他完全记不得我们是他的儿女。

  婆婆比老爷子早走三年,婆婆住院时,他晚上在家铺被子时他依然铺两个,他模糊的记忆里他身边应该还有一个人,只是不知道去哪里了。我爱人看到这一幕,心里难受,跟我喃喃的说:爸又铺俩被子。

  大姑姐说,婆婆病重那段时间,有一次婆婆倒在床下起不来,等大姑姐赶到时看到老爷子拼力的在将婆婆往床上挪,他虽然不太明白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我想但他偶尔会清醒一下知道身边这个人对他很重要!

  婆婆去世那天,他出去捡完垃圾回来,看到满胡同的花圈很好奇,走进大门,看到婆婆的照片,他自言自语:原来这家的老娘子没了。出殡时,在一片悲伤的喇叭声中,他好奇的穿梭在队伍之中,走着走着,他觉得没意思了,就岔到别人家去玩了。

   过去好些日子,他突然有一天问大姑姐:你妈呢”?

   一对夫妻,从认识到相知相爱到慢慢变老,一生中经历太多太多的喜怒哀乐,太多太多的幸福,数不尽艰辛和困难,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身边这个人很可能会完全记不起自己,形同陌路!

     原来当人的思维被抽离,脑子开始变性,行为无端变化,本性就这么容易的被改变了。开始无所谓你我,人生所有的恩恩怨怨就此被清零! 

   老爷子每天的工作就是捡垃圾,什么都往家捡,起早贪黑的捡执着而勤奋,捡回来怕家人给扔了就到处藏,弄得家里人哭笑不得。他就这样,每天重复着他简单的破坏性的劳动,全然不知这个家已被他颠倒崩溃到混乱边缘!

  这些年,老爷子的老年痴呆病确实让老家的家人们尤其大哥操碎了心,因为他经常忘了回家的路,让家人上村下邻的寻找。

  有一次,哪也找不到,终于发现他竟然斜倒在地里捡豆子,他的记忆一定是回到了那多灾多难的年月。

  龙须门上下村人都认识老爷子,经常会被好心人把老爷子捎回来!这么多年, 我们感恩于所有上村下邻及邻居们帮我们一起照顾我家老父亲,我们感谢淳朴乡邻的无私关照,才有老爷子20年的老年痴呆,竟没有一次走失过的奇迹!

    我们刚刚换了车那次,回老家在路边看到了老爷子正在路边捡垃圾,我爱人赶紧把他搀扶着做在车里。他很兴奋,我们拉着他又去上边王家店那村转了一大圈,他竟然能准确说出哪个山哪个村的名字,还有当年发生的故事,那时,老爷子的病还不太严重。

   我爱人如果不是走不开,他周末总是会回去,如果这次老爷子突然认出他并叫出他的名字,他会特别开心的跟我说:我爸叫我名字了。相反这次没认出,他就郁闷很久。所以,大哥总是在家帮老爷子回复记忆,最常听见的就是:我是谁,他是谁?如果老爷子这一天清醒,他会很生气:“瞎问,我自己儿子还不认识吗”? 

  每每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心的大笑起来,家里的气氛顿时活跃。

  去年冬天,由于家里大门没有锁好,老爷子夜里突然自己光着脚在雪天偷偷的跑了出去,脚被冻坏了,从此再也没起来。但身体没有问题,大家稍不留神,老爷子依然会把自己的屋子翻个底朝天。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么多年,大哥、大姑姐、三弟几家轮流照看,不厌其烦,耐心周到,正是因为全家人的贴心照顾老爷子才会长寿,村里边那伙老人里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为此大哥感到非常欣慰!

  村里人都对我们这个大家庭竖起大拇指,都羡慕老爷子有一帮不离不弃的儿女,都羡慕他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不能走路后,我们给他买了台轮椅,好让他时时的去看看外面的庄稼。我们推着他村里村外的转悠能感觉到他很高兴。我把他推到豆角架边上,他看看后自言自语的说:豆角。我想逗他,就把他推到桥边还假装继续要推的样子,他双手使劲的把着椅子,突然大声斥责我说:“还推呢?” 

  村里的邻居人们哈哈大笑,我和爱人心里暖暖的,最起码他还有安全意识。

  在最后的半个月了,他已经基本吃不下东西,我们用好多方法他才会张一下嘴。

 爱人很着急,于是,买一个奶瓶,这样放到嘴里就可以下意识的吞咽了,爱人看着老爷子那天喝了小半瓶奶,心情格外好,信心满满的盘算着下个礼拜给带回啥好吃的。

  这样又维持了一礼拜,再后来老爷子就忘了吞咽这件事,基本在睡觉,有意思的,三弟偶尔会给他一个烟卷给他点燃后他会熟练的抽两下,这让我们稍稍的有些欣慰。

  那天,我们要走了,我又背着包去屋里跟他说再见,我进屋时,他的脸正看着门口,见我进来,微笑的看着我。

  我说:“爸,我们去上班了,下周回来给你带好吃的,你要好好吃饭。”

  老爷子微微的点下头后,他竟然慢慢的伸出了手,我赶迎上去紧握住老爷子那骨瘦如柴的手,顷刻模糊了视线。他有点含糊的说着话,我听不太清楚,感觉像是在嘱托, 最后他说:走吧。

   我走到门口我回头看见他依然微笑着目送着我。我心中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回来后赶紧安排好本周的事情,周末好早点快回去!

   当周五一大早接到大哥的电话我们再回来时,和老爷子已是阴阳相隔!原来老爷子握住我的手那一刻他在跟我说再见!

  我经常听见有人说,老年痴呆的人啥都不懂,就是傻子。

  其实,我不这样想,我每次跟老爷子说话,都先叫他:爸,然后认真的跟他说话,我能感觉到他在听,他在努力的在脑海中寻找关于我的记忆,他总是定定的看着我,有好几次都能认出我。

  这种病好多时候是糊涂的,但灵光一现的时候也不少,我们都要尽量抓住他能认出我们的那一难得的一刻,我把那一刻视为:久别重逢!

  我一直以为,他的病可能会强迫他被清空这一生所有的苦难与美好,清除世上所有的记忆,不再负重前行。但最后我发现,他微笑着和每个儿女告别,在临走的那一刻,他用强大的信念支撑着恢复了对我们的记忆,他舍不得他的这一帮儿女和他的子子孙孙们!

   再次走进老爷子的屋里,看到那辆孤零零停在一角的轮椅、那奶瓶里半瓶还没来得及喝完的牛奶、还有屋外那一大包还没有用完的尿不湿,这使我们的心里难过至极,想起那首歌:如果有一天,我忘了怎样爱你,那一定是失忆昏迷,如果我突然离去,那一定是不想拖累你..........


作者简介:

张筱菲,承德宽城人,满族,擅长钢笔画,专栏女作家。毕业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文学学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艺术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承德市双桥区政协委员。

承德:须弥福寿建成240周年之际,扎什伦布寺又一次遇上避暑山庄

大口落子《琢悦村》主人公张文丽的故事,宽城老百姓都知道

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为什么连续两年在避暑山庄写检查?

承德有座“花木兰城”,花木兰和承德的关系有多深?

张筱菲的散文:开在深秋的牵牛花

张筱菲的亲情散文:家有老叔

张筱菲的散文:想念父亲

张筱菲的散文:那个装满豆腐干的竹篮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