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阮宪镇 | 窗前的洋槐花

 高山仙人掌 2021-01-04

没有到过北京前,我没有见过洋槐花。 

那是2015年9月初,我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住在中关村科源小区五号楼二楼。对于北京这个大都市来说,科源小区显然是很破旧的了。大几十栋的楼房,每座四层或五层,楼距很宽,从格局和规模来看,在七十年代应是很超前的了,这是中国科学院的住房,不难想象昔日的气派和繁华。但如今大多科学家已搬迁高就,或空房或出租,已是人烟稀少。深灰色砖瓦,半光秃的大树,遍地枯枝落叶,在布满雾霾的秋阳下,显得几分的落寞。

转眼冬天到了,对于初到北方的南方人来说,北京四季特别分明。一场大雪整个小区便是银装素裹,雪树银花,把冬天打扮得分外妖娆,到处充满了雪的纯情写意。我在南方山区见多了树木,对窗前的那些高大的树,并不在意,也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寒假结束,春季返校,我依然住在这个小区。之前的萧杀已经不见了,满眼看去是春的气息。干枯的龙爪树、柳树、银杏等全都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春天的北京简直成了一片花海:迎春花、杏花、山桃花、 探春、榆叶梅、 白玉兰、樱花、桃花、杜鹃、牡丹、芍药以及泡桐等等,数不胜数的花,随地铺展着春天绚烂的奢侈,这是我从未感觉到的 。但在这花海之中,我最喜欢的让我感动的还是窗前的洋槐花。

洋槐花是一种不常见的花。或许是枝上有刺的缘故,洋槐学名叫刺槐。她原产北美,十九世纪末才被被引入淮河以北栽培。洋槐开花大约在每年的四月至五月,因为各地气候不同而有先后。洋槐是喜欢太阳的树,对土壤要求不高,或酸或碱一样适应。她长得很快,科源小区的洋槐应该是六十年代与小区楼房同时成长起的吧,但现在已远远地高出屋顶一大截,放肆地施展她那长长的枝丫。细椭圆而浓密的叶子铺天盖地,夏虫的长鸣声中,她挡去了窗前的炎热;冬日里木叶尽脱,无数个冰冷彻骨的早晨,橘红色的阳光穿过黑黢黢的树枝,正好照在刚我睡醒的脸上,温暖了几多羁旅的沧桑。

在洋槐花开花之前,也许你不觉得洋槐的存在,她和别的树并没有什么不同,她是低调的树。洋槐花开得很不经意,昨天还是满树浅黄的小花米,或在一夜之间,或是一阵细雨之后,或许就是你无意的一个注视,洋槐花就开了。层层簇簇,串串如珠;疏影横斜,千姿漫舞;轻若蝉翼,飘若浮云。一眼望去 ,碧蓝的天空下,一片绿海中簇拥着一串串洁白的花絮,有如云霞之灿烂,高高着耸在屋顶之上,或枝丫低垂盘旋而下,触手可及,那些沉甸甸的花穗,明显地抢了树枝上新发出来的嫩叶的风头。把枝头嫩绿严严掩护着,痛快着施展着妖艳的身姿,彷佛凌波仙子,洁白无瑕。满树繁花,远近的空气中也随之清香弥漫,每当微风吹过,那种甜甜的花香就一层一层地扑面而来,沁人心脾。那种香味很特别,或许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只有真正闻过的人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清香。原来春天是可以这样的妖艳,也可以这样的高洁!    

洋槐花开放的时候,也是小区热闹的时候。  

高高的洋槐树下有卖菜的,有在器械场地锻炼身体的,有小孩玩耍游戏的,还有一对一对老人悠闲下棋对弈的,应有尽有。这时候也有不少大人提着篮子,手执着长长的竹竿,小孩也跟着提着小篮子,纷纷采洋槐花来了。原来洋槐花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花!而且有多种吃法,药用价值高功能多,美味稽食。我出于好奇,也采摘了一袋子的洋槐花,那可是一串一串洁白的洋槐花,每串大约筷子那么长,清香扑鼻,满屋生香。我用面粉鸡蛋搅拌,煎了满满一盘,夹上一口,一股淡淡素雅的清香,果然清脆可口。这令我忽然想起屈原《离骚》句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似乎与古人多了一种契合。

据说在那饥荒的年代,洋槐花还是人们重要的食物。可以想象在那些缺少粮食的年代,有多少饥肠辘辘的人们,在树底下等待。他们把槐花穗子摘下来,慢慢地捋下花朵,拌点玉米面或者杂豆面,上锅一蒸,等到蒸熟了再拌上各种自制的酱,既是主食又是菜肴,哪一个饥饿的人不得欢畅地吃上几碗啊?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是大自然的一场盛宴。 

洋槐树高可达二十五米,树冠十九米,她是高大的树,她的气质与京城恢弘的气象是相匹配的。她开起花来自然动人壮观,花卉市场的那些花花草草又如何与之是比拟呢。马路边、屋檐下,只要有阳光雨露她就能茁壮成长,只要春天到来,她就能盛情开花。洋槐花花期一般只有十多天,其开灿烂,遮天蔽日;其落也悲壮,蓝天下片片洁白的花瓣漫天飞舞,几次大风过后,整个小区一片雪白,有如深冬的大雪,所谓花雨还有比这更壮观的吗?! 

这是一种博大的花,她是春天的深爱。

离开北京两年了,眼前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那些窗前的洋槐将要开花了吧。但又听说科源小区要重新建设,隆隆的机器声中那些洋槐树会不会被连根拔起呢?我不免有些忧虑,那些高大的洋槐树,还依然高高地耸立在那里吗,还依然花开满树,花香弥漫吗?

2018年3月于宁德师范学院求知楼

作者简介: 

阮宪镇,宁德师范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宁德市政协书画院院长,宁德市文联副主席,宁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大型专业展览并获奖,著有《大道之行----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学术论著,出版《阮宪镇书法集》等,多次在北京、福州和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