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家具该怎么鉴定?

 新用户99079681 2021-01-04

  明式家具品类齐全,数量繁多,其中有粗细之分、文野之别。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家具来加以考察,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非常注意使用功能。可以看到,各种明式家具的尺寸,用今天的设计眼光来看,不少也是很科学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尺寸,是根据人体尺度,经过认真推敲,仔细确定的。当人们使用这些家具时,能感到舒适、惬意。明式家具的这一突出成就,是我国家具设计制作上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清代到了乾隆皇帝时,因国力强盛,乾隆皇帝以盛世天子自居,有闲情逸致工于画醉于诗。家具虽为起居之物,为了配合这种盛世的繁荣富足,其造型也就慢慢地从明的简明扼要的明快转向了稳重、豪华、富丽堂皇的风格。但好景不长,清中期以后,连年战争使工匠失去了艺术创新的那份安逸的心境。

  明式家具多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其中色泽淡雅、纹样优美的花梨木成为制作高 档家具的首 选材料。国产的木材,如南方的与黄花梨接近的铁力木、榉木,用于装饰的黄杨木和瘿木,以及专做箱柜的樟木等都被广泛使用。

  家具与建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陈设和使用中相互协调,从概念上讲,建筑是表,家具是里,只有表里如一,才是完 美的整体。

  大多出自工匠之手,用来记录家具制作的年代。在明清家具中,木制家具有纪年款的极少,一般都出现在漆木家具上面,王世襄先生的书中有提过,故宫博物院藏品中,便有漆木家具上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等刻款或者是写款。

  明代家具的结构科学严谨,作工,精细,造型简洁流畅,纯朴大方。中国自古以席地坐为习俗,由于佛教和城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人,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垂足坐,高型坐具开始出现。到了唐朝,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由唐而宋,垂足坐完全替代了席地坐,高型坐具十分普遍,家具品种齐全,表明了汉民族家具风格基本成熟定型。

  明式家具与 清式家具的区分主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形式和水平。一般以清代乾隆为界。明代和盛清以前大致皆可纳入为明式。清式则指乾隆以后直到清末民初。明式与清式相比,水平更高。明式家具之造型完 美、格调典雅、装饰得体、工艺技术精良,是历史上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明式家具继承了宋元的优 秀成果。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 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空 前繁荣,市民文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家具艺术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清初国家尚未大定,无暇顾及艺术,经济也有待恢复。到了康熙时期,军事上、政治上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百业待兴,焦点已转移到经济的发展。随着政权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文化方面明显出现了满汉合流的趋势,家具艺术也才能够在明代已取得的高度成就上继续发展。清初家具带有浓厚的明式家具特点,仍具有很高的水平和 美学价值,精品众多。乾隆时,家具得到了上层的推动而加速发展,一方面根据统治阶 层的趣味而创新,同时渗入了西方的某些因素,大大丰富了中国 家具史的内容。 现代北京宫殿和皇 家园林中还保存不少这时期的作品,可谓佳作纷呈,目不暇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