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翡翠收藏

 新用户99808155 2021-01-05

  在经历过军阀混战、国共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反复激烈洗礼之后,在中华大地上遗 留下来的高 档老翡翠已经十分稀 少了。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西方经济封锁,外汇十分短缺,收购民间老翡翠也是出口创汇的一种方法。当时收购就是按照老翡翠能够改制成什么样新式首饰来估价的。

  翡翠”这一名称目前最早出现在清宫《杂录档》中,文中记载乾隆三十六年赵文璧进翡翠屏一件。这一名称在同时期的御诗中也经常出现,如弘历《山庄灯夕锡宴联句》中的“翡翠翎垂文士帽,麒麟锦制外臣裳”和《玉枕》中的“漫作邯郸想,诚堪翡翠焚”。

  清代产于缅甸的翠玉大量输入中国,成为首饰艺术的主要玉石,成为清代贵妇后妃争相显耀身份的高 档玉宝石。翡翠玉石器始自清早期,兴于乾隆年间,盛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清代晚期。当时曾用大量的中国白银换回了上等缅甸翠玉,属高 档的翠玉,几乎被清政 府所垄断。此翡翠观音佛像制作精美、细腻,体现了宫廷审美趣味。

  老翡翠是没有A、B、C之分的,因为只要是老翡翠就一定是天然的A货,但是在民间流传的时间太久,现今存在的都比较少,虽然目前来说价格还可以,但是后续的升值潜力还是很大的。

  我们知道翡翠的属性是珠宝类,但是人类使用珠宝的历史相当悠久,所以珠宝中又分为“古董珠宝”和新的“实用珠宝”。因此明清老翡翠的一般“属性”属于珠宝,“本质属性”则属于“古董”珠宝,如果能够具体确定哪件明清老翡翠是历史上的某位重要人物使用过的,它的本质属性就变成了“历史文物”。

  从清代到民国年间开采,并加工制作的翡翠,被称为老工翡翠。和新工 翡翠相比,这种老工艺更有味道,古韵悠悠,因此有不少 收藏家热衷于收藏。

  翡翠的制作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玉雕师在前期时,注重选择翡翠原料,而后由于开采条件的改善,优质翡翠的数量有所增加,所以,清代翡翠中有许多珍贵的艺术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