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德纲最近几场商演,引起很大争议。他的相声为什么越来越无聊了

 鱼乐深海 2021-01-05

从今年的德云社开箱演出,到郭德纲于谦合作20周年,这两场演出中,郭德纲的相声已经表现得无聊透顶了。一个是拿主流开涮,一个是调侃于谦,再也没有更新鲜的元素了。

当年,郭德纲凭借一段《卖布头》,就征服了桀骜不驯的曹金,马上情愿拜其为师。现在请问郭德纲,近些年中,还有哪段相声,还能够征服一个内行,并对其顶礼膜拜呢?

对于这一点,郭德纲早就放出话来,不是我退步了,而是听众的口味高了。这一批口味高的观众,就理应被淘汰。郭德纲有七千多万粉丝,全国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喜欢听他的相声。因此,他才有这样的口气。淘汰一批难伺候的,换上一批好糊弄的,那多省事。

对于郭德纲来讲,只要能卖出票去,就一切OK。成千上万的迷妹,要比喜欢相声的老听众更舍得花钱,也更容易应付。哪怕演员不说相声,只是上台扯一些闲白,那粉丝也会给你不停的欢呼声。

而当年支持过郭德纲的老听众,他们一路从小剧场,把郭德纲捧上大舞台。他们没有那么激动,没有把郭德纲当成自己的偶像,而是在内心中,把郭德纲当成了神。他们从来不相信,有人能把相声说得如此出神入化,但现在,这尊真神确实降临了。

但大家了解的郭德纲,是在自己心中美颜过无数遍的郭德纲。其实,郭德纲和当初闯荡北京时的郭德纲一样,他只不过是想吃上一顿饱饭的普通人。当年一心想进入体制内,和现在拼命地说相声,其实,都是为了这顿饱饭而已。

郭德纲多次承认,自己不是艺术家。只是很多人都把这句话当成了笑话听。郭德纲没有骗人,他确实不是,也不想成为艺术家。在他的内心中,他从来不想能挽救相声,更不用说将其发扬光大了。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就是相声界一个看坟的。能通过看坟挣点钱,就足够了。至于能不能把坟里的相声起死回生,那不是一个看坟人的责任。

因此,郭德纲和千千万万讨生活的人一样,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没有那么无私的奉献。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就会有普通人具有的一切缺点。比如,惰性。

此时的郭德纲,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为了一个综艺节目副咖主持,而在橱窗里生活48小时,被路人参观取笑的郭德纲了。他已经功成名就,从靠打工来补贴相声,到了视频平台拿着钱袋子,上门请求做节目。

从一个攻城略地的悍将,到守城自给的老将。郭德纲明白,自己已经无需再用拼命的方式,获得吃食了。因此,郭德纲的作品,越来越少。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从一介为衣食打拼的素人,迅速成长为身价过亿的娱乐大咖,郭德纲还没有得意忘形,已经算是修养到位了。试想,如果换成我等,能够经历如此变故,难免上窜下跳,甚至胡作非为吧。

但郭德纲虽然依旧能够守身如玉,但要让他再有接地气的创作,也就困难多了。比如,他在《西征梦》中,洋娘们和他谈完生意,要回美国大使馆,坐300路公交,还是区间的。在《我是黑社会》中,他的手机落公交车上了,他跟着819跑了一大圈。

象这样的包袱,已经越来越少了,最终几乎绝迹。因为老郭早就坐上了侯震开的专车,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今生恐怕都和他绝缘了。象《我要幸福》中,对着镜子说自己,一定会幸福,一定能成功的情节,早已经是过去式了,要让郭德纲回到从前,已经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了。

郭德纲的身份和地位和从前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他也就失去了创作的动力和创作的源泉。这才是导致他的相声水平急剧下降的根源。

很多老相声演员,他们是真心爱相声,离不开舞台。比如马三立先生,从对口到单口,从中年到耄耋,持续为我们展现了太多的相声精品。

虽然马三立是郭德纲极为佩服的人,但他自己并不是马三立这样,为相声而活的人了。郭德纲只是一个在相声方面,极具特长的普通人。是我们把他当成神了,才对他一直抱有更高的要求。大家说,是这样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