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熊猫君刘女士。
我遇到过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少女,在十几岁的时候被母亲用药迷晕,然后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关进了特殊教育中心。原因是女孩在经历了父母的离异,不愿意再上学,每天和家人吵架。女孩远离家乡,被毒打和虐待。
她每天都过的战战兢兢,怕自己因为一个不小心就被拖进小黑屋。她的手上伤痕累累,每天都被关在高墙之下。
这种被剥夺自由的痛苦,侵蚀着她。她犯法了么?没有。
她只是一个不听话的小孩子而已。
我们问起这个母亲的时候,母亲泪流满面,说自己也是没有办法,她唯一的夙愿就是孩子能听话,付出什么代价都可以。
我问她,万一孩子被打残了怎么办,那些人不知轻重的把孩子打出了问题怎么办?
流着泪的母亲,想了一下。说出了我至今为止都觉得很震惊的话。
她说“只要我的孩子变得和以前一样听话,哪怕她成了残疾,我以后也养着她……”
后来女孩离开了那个机构。那位母亲,拉着满是伤痕面无表情的女儿的手回归了他们原本的生活。结果,不到半年。我得知这个女孩又被送了回去。这女孩后来出了国,再也没有回来。
我们几年以前断了联系,再没有断联之前,她告诉我她经常会在噩梦中惊醒。然后一点点的熬着,不知道噩梦什么时候才会从她心理消失。
她说的恨她的父母。
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
看起来是多么讽刺的一个故事,却真实的发生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个心理有障碍的孩子们最后一生都背上枷锁,哪怕最后回归了社会。
哪怕他们最后自己找心理咨询师去医院吃药,每一天都告诉自己会好起来。但是曾经被家人背叛的伤疤,永远都划拉在胸前。
一生无法痊愈的人有很多。
我想问的是,作为父母是想让子女停掉对你的责难,还是真正想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假以“我爱你”之名,但却实实在在是为了自己。
很多人都不是合格的父母,我们总是渴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某种姿态。
总是有家长弄巧成拙。
无论初心再怎么善,无论再怎么希望孩子好,最后因为错误的方式错误的态度。
耽误了孩子的人生。

我们必须承认,这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可能,父母伤害孩子,而孩子无法释怀。
我们往往会告诉别人,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父母,无论再大的伤害子女都不该带着恨意。
但我们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
是否有点慷他人之慨的嫌疑?
很多父母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很多父母只想让孩子的恨意消失。只是因为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自尊,受不了日日活在责难里。
而很多父母对造成的伤害并不想弥合。
所以他们想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想要按钮,按下去过去父母做过的错误的决策错误的教育就可以一笔勾销了。
可这世上没有这种记忆清楚按钮。
为人父母比我们想象的难多的多。

————————————————
子女记恨父母,能到恨的地步。
可以说是严重的亲子裂痕了。
其一:父母的问题。曾经错误教育方式,给子女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父母和孩子因为血缘,天然会形成信任的纽带,这种纽带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这是孩子心灵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子女被父母所伤害。甚至产生恨意,那么对孩子的心灵打击是巨大的。
而这种伤害持续性是很长的。
每一次,当孩子想起过去不愉快的记忆,会在以后每次不痛快的时候给在心灵的伤口上狂妄的撒盐……
所以有的孩子放不下这个恨。
不是他们不想放下。是太痛苦了。

其二:双放的问题。产生恨意说明亲子关系经历过无数次的矛盾激化。
从不喜欢→讨厌→反感→恨。
这种感觉是有一个进阶的过程的。
往往这个时候,子女和父母都必须要承担责任,因为没有及时的沟通。如果能够坦诚的交流而不是火上浇油的愤怒。一切可能都不会发生。

其三,子女的问题。孩子没有学会担当,也没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人的成长,面对的每一次痛苦,都有自己的责任,父母不是原罪,也不该成为罪魁祸首。
很多心智不成熟的人,当遇到失败的时候,总会把问题推向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有各影响,但是终究,自己人生滑铁卢,很大因素是因为自己的不成熟。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情绪的承担者,我们需要对自己负责。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面对痛苦的时候,不能忽略掉自己的问题然后全部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家人。
这是一种不成熟的体现。

综上这三个点,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了子女和父母关系的恶化。
在这场痛苦家庭矛盾漩涡中。
每一个人都错了。
————————————————
如果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已经破裂,事已至此,谁都没办法再逃避了,一切回不到从前,但生活还要过去。
我对于那些正在经历孩子恨自己家人的父母有如下建议:
首先,父母需要和孩子,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
父母孩子,是一个家。这个家要幸福,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
家庭的向心力重建太重要了。
父母需要和孩子相互理解。一家人只有真正的坦诚,才能再度拥有信任。
其次,父母要学会科学教育方式,积极的处理和减少对孩子造成的心理负面影响。
当孩子已经很痛苦的时候,父母不能针尖对麦芒的吼上去,你要知道,孩子内心的爱恨交织,会让其情绪越激动反复,甚至会造成抑郁焦虑,对身心健康都有伤害。
给孩子一点时间,一家人在一起,出去散散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每一种恨,都需要时间去释怀。
最后,亲子关系破碎的家庭,最好一起参与到心理咨询和辅助治疗中去。
家庭关系的危机往往需要心理干预。如果简单的沟通弥合已经无法有效,那么就需要家庭的每个成员一起合作,通过科学的心理咨询,来重建家庭的纽带。
如果还来得及的话。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不要把自己的爱,变成了孩子对自己恨。不要把亲情的温柔变成了痛苦的梦魇。

————————————————
这个世界上存在记恨父母的子女。
也存在不理解子女的父母。
亲子关系是一门学问。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幸福。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