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刊 | 《南水北调》:渠成,水到

 昵称535749 2021-01-05

Science_北京

不惧过往,不畏将来!昨天 09:24

原创 彭扬 500

50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6年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优质的“南水”奔流北上,京津冀鲁豫多地居民逐渐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供水格局也从此开始改变。

南水是怎样北调的?水质水量如何保障?南水北调对沿途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我国还有哪些跨流域调水工程?

500

“水碱少了,泡的茶更香了。”自打6年前喝上南水北调的水,北京、河北、河南等多地居民都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

然而,很多居民不知道的是,从1952年10月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到2014年12月汩汩南水正式奔流北上,这中间已走过了62个年头。

500

南水北调工程,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涉及主体及配套工程建设、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征地移民、文物挖掘保护等多方面工作,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分析比较了50多种方案后,2000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确定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并于2002年12月开工。

500

其中,东线,自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沿京杭大运河及平行河道逐级翻水北送,以世界最大规模泵站群实现“水往高处流”;中线,自丹江口水库出陶岔、穿黄河、过渡槽、钻暗涵,进入京津冀豫;西线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中游的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区)及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

三条调水线路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其复杂性、挑战性都大大超过以往的水利工程。

500

一渠架南北,天河通水来。

如果说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穿黄工程顺利建成,是我国科技实力的展现,那么通水后的调水安全、工程安全平稳运行,更离不开科技力量的保驾护航。

天上无人机应急取样,水下机器人工程维护,地面多功能车边坡除藻……为的就是能一江清水安全北送。

500

通水6年来,东、中线累计调水394亿立方米,惠及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山东七省市,1.2亿多群众直接受益。

南水流经之地,百姓用水有了保障,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河湖生态得到有效恢复。

500

治水筑安澜,兴水润民生。改善民生,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话题。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用水困难问题,但是,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北缺南丰”的情况仍将长期存在。

如何让宝贵的南来之水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新生活力,除了政府监管上要守住环境安全的底线,严查严办超量排污、过度开发等不法行为外,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也应拧紧跑冒滴漏的水龙头,让这来之不易的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

500

如此,这长途奔波而来的南水,才可永续润泽北方大地。 500

《科学大观园》杂志编辑部

※ ※ ※

《科学大观园》2021年1月上

(总第60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