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小小的早餐券,叫不醒沉睡的大学生

 我是明珠絮语 2021-01-05

教育·美文·感悟

-1-

有媒体报道说,郑州大学为鼓励学生早起,从2010年开始推出了“阳光早餐卡”。

每周一、三、五早上6:30-7:10到操场晨读或者晨跑者,奖励3元早餐券,每日限量480份。

活动在学生中间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每天领取早餐卡的服务台都会排起长队,上千名学生自发早起,参与其中。

在活动现场,一位几乎每次都参加该活动的同学表示,“不只是为了免费早餐,更是为了找到一个让自己坚持早起的理由”。

也有同学说,“刚开始参加纯属凑热闹,但后来渐渐真的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2-

大学生早上不起床睡懒觉,这确实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但说实话,对于那些真正爱睡懒觉又不缺钱花的大学生来讲,三元早餐券的吸引力并不大。

每天领早餐券的学生肯定有,但因此养成早起习惯的学生肯定不多。

有同学就认为,更多的可能,是本来就早起的人顺手去领了早餐券。

对于那些不想早起的人来说,估计30元早餐券也很难唤醒他们。

而且,用早餐券鼓励大学生早起,就像孩子厌学,家长靠给孩子买糖吃、给零花钱鼓励一样,一次两次也许能立竿见影,但难以收到长效,甚至会收到反面效果。

-3-

不妨讲一个心理学的故事:

一位老人对噪音特别敏感,但是有一群孩子在他的房前踢铁桶,“咣咣咣”的声音令他烦躁不安。

老人想制止孩子们踢铁桶,他对孩子们说:“你们踢的声音很好听,如果你们使劲踢,我每天给你们一块钱!”

孩子们听说踢铁桶还有钱赚,都卖劲地踢了起来。

第二天,老人说:“今天不能给一块了,只能给五角。”

孩子们听说价格减半,踢铁桶的劲头也马上松懈了。

到第三天,老人又说:“今天没有钱给你们了。”

孩子们一听今天没有钱了,纷纷说:“一分钱不给,谁会为你卖力?”

说完一哄而散。

当人做一件事情是靠物质驱动的时候,如果没有了物质的刺激,那么很可能就坚持不下去。

如果有朝一日学校不发早餐券了,会不会有大学生觉得早起“不划算”,从此就不早起了?

-4-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大学生们为什么早上起不来?是因为晚上睡得太晚。为什么总是睡得晚?是因为玩手机打游戏等夜生活没有节制。

而三元早餐券,还不具备让大学生戒掉那些不良习惯的吸引力。

如果戒不掉那些坏习惯,就算咬牙早起,说不定有人领了早餐券之后,还会回宿舍睡回笼觉,甚至,白天在课堂上补觉。

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靠内在的推动力,而不是外在的吸引力。

只有大学生从内心认识到早起的重要性,才会坚持一辈子,把早起当成习惯。

-5-

在生活中,那些生活有规律,坚持晨起锻炼的大多都是“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的中老年人,因为他们对时光的流逝、对身体的健康有着切身的感受。

大学生不吝惜时间、不注意锻炼身体,和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有直接关系。

他们这个年龄,对生命的短暂、对健康的重要性都并不敏感。

想让大学生养成早起的习惯,还得从教育上入手,比如让大学生多去敬老院做一些服务工作,或者做一些社会调查和研究,让他们自己得出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会更健康、年轻时不注意身体将来会疾病缠身的结论,可能对他们的刺激更大。

如果只靠一张小小的早餐券,恐怕还叫不醒沉睡的大学生。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千万级阅读代表作《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最坑老师的教育名言排行榜》。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