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稚丨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印件

 鲁稚的阳台 2021-01-05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与孩子一起炼爱》《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又看到那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深感不妥。

即使是基因遗传——人类繁衍方式中最可靠、最稳定的一种——它也不是简单地复制。一个孩子身上,来自父体和来自母体的基因会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嵌合在一起,这种嵌合是随机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所以世上绝没有与父母长得完全一样的子女,亲生的兄弟姐妹间也绝不会完全相同(同卵双胞胎例外),人类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让孩子按你希望的那样,只继承母亲的眼睛或父亲的鼻子,而避开长得欠佳的部位。

人类还没有办法完全按设计来制造人,一个孩子,只有当他降生的那一刻,你亲眼看见了他的长相,才知道他继承的到底是你的优点还是缺点。所以,真正的大美人确实是“天生丽质”,一半靠父母,一半靠运气。

生理的继承尚且如此,比生理变数更多的精神的形成,就更是难以捉摸了。无论现在教育的条件有多么先进,也无论父母多么重视教育,多么勤于实践,但要想孩子完全按我们的设计成长,让孩子完全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人,那也是痴心妄想。

我们不可能制造孩子的灵魂,他就是他,他的独特和复杂是你永远想不到的。所以孩子身上总会有你惊讶的东西,有的令你惊喜,有的令你惊叹,有的令你惊惧。你因为不能完全预料和控制孩子,也会时时失望和难过。也正因为此,家长永远不会对孩子放心,也永远不会对孩子满意,因为他不知道孩子身上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意味着什么。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他自己生命的密码,你不可能按自己的样子,或者自己的希望去复制一个孩子。无论他身上的优点还是缺点,都不是你能完全控制的。他的生命与你有关,但绝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你只有真正明白这点,接纳这点,才能够真正做到克服焦虑,尊重孩子,静待花开。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全部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