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苏州】归隐田园先造园

 晓风霁月 2022-11-27 发布于湖北

2018年2月7号 江苏省苏州市拙政园 

  

来苏州之前,江淮地区刚下过一场规模较大的雪;我们离开武汉时雪已融尽,没想到在苏州却积雪犹存,尤其是拙政园各种亭台楼阁的屋顶,还像戴着白帽子,突出的乌黑的屋脊反成了白帽子的镶边。

  

已经分不清拍到的分别是拙政园的哪个亭哪个馆,干脆不向大家介绍具体名字了,以免张冠李戴贻笑大方。眼前出现了一条长廊,蜿蜒曲折,依水而建。

  

  

拙政园号称“天下园林之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不过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是典型的北方园林、皇家园林;拙政园和留园是南方园林、私家园林。北方园林有不同于南方园林的规模和气势。而南方园林中,拙政园的知名度在留园之上。

  

江南一带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其园林设计以繁复和细腻为主,大多依水而建,修筑亭台楼阁,遍布花草奇石,建筑清新淡雅,散发着如江南美女的婉约气质。

  

中国历史上发展到明代时,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已富甲全国,人口密集;南方园林大多为私家园林,规模偏小,以人造景观为主,所谓“螺丝壳里做道场”,在有限的面积中尽可能布局更多的景点和房屋。

  

为什么告老还乡的高官、腰缠万贯的巨贾选择在苏州定居造园?我想一是苏州在明朝时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业商业等发达,经济富庶;二是江南地区的地形、气候环境等优于北方,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畅通,交通便利,定居苏州南来北往当时堪称便捷。

  

  

江南士大夫文人园林体现了老庄思想和佛禅哲理混杂融合的哲学思想,他们信奉“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一信条。在当时中国最繁华发达的工商业城市,筑一方如小家碧玉的私家园林,徜徉其中,写诗作画,表达士大夫对现状不满的心情,同时隐逸遁世的精神理想得以寄托。

  

漫步在这庭院错落,曲径通幽的园林,收回穿越到明朝的思绪,陡然发现自己已从东部走到园子的西端;随意走进一处古色古香的馆舍,原来它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卅六鸳鸯馆。

  

  

卅六鸳鸯馆是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就是山茶花,想必过去曾经满栽山茶花;北部称“卅六鸳鸯馆”,因北厅临池曾养三十六只鸳鸯而得名。鸳鸯馆其实也是一种鸳鸯厅形式,有南北两厅,好比鸳鸯成双成对不可分离。

  

鸳鸯馆中的明代桌椅。

  

   

浑厚端庄的太师椅。

  

  

  

类似于炕的家具,两人面对盘腿而坐,中间隔一张小几。

  

摆满名贵瓷器的博物架。



一间镶满蓝色玻璃的耳室。  


据说过去达官贵人在这里举行演出,耳室是演员化好妆等待上台的地方。  


蓝色玻璃不透光,无色玻璃透光,外面的风景若隐若现。  

  


在这里逗留了很久,觉得这些玻璃图案很有特色,虽然色彩造型上不及欧式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多姿多彩,在中式建筑上确实罕见。  


走出卅六鸳鸯馆,重回暖阳斜照的室外,处处可见的太湖石,处处有不同的造型和规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