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过鸭绿江:从内河到界河,隋唐两代远征高丽,盛世方如斯

 昭烈名臣 2021-01-05

所谓大国战略,就是要保障自己周边的安全,而且是要未雨绸缪的保障自己的周边安全,这样的国家才能叫做大国。
一个四处受敌的国家,是不可能称为大国的,战国时代的韩国就是典型的例子,四战之地,不管国君如何励精图治,也不可能成为大国。
秦国更是奉行这条原则,一定要肃清周边,才能安心发展,为此秦昭襄王时代的宣太后(电视剧里的芈月),不惜用色相相诱,和义渠王生下孩子,并最终诱杀了义渠王,彻底平定了秦国西部的边患,秦国得以专心向东发展,秦人不再担心自己的领土被进攻。


秦国消灭六国之后,那更是秉承一种大国心态和策略,全力保障自己周边安全,分别向南消灭百越,统一了包括越南在内的广大岭南地区。
向北则是让蒙恬率领大军,北却匈奴,设置九原郡,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连接和修筑长城,作为防御北方边患的永备工事。
这些都是一个大国所要考虑的,必须要肃清周边,保障自己内部的安全,让自己的人民没有被侵略的风险,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做过这样的事情,唯一的遗憾就是宋太祖做的实在有点差劲。
而中国的东北方向,一直都是历代王朝关注的重点区域,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凡是大王朝都是铁了心要平定这一块,今天昭烈君就大家看一看隋唐时期,两代王朝是如何平定朝鲜地区的。


  • (01)早期记录

朝鲜这个地方,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中国最早的文献《山海经》就记载: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说明早期的华夏文明,已经到达这片区域,并且有着明确的记录,《尚书》里面也记载:
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为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武王因其朝问《洪范》
这段话清楚无误的记载了,武王伐纣之后,商朝的箕子不愿意投降周朝,于是到了朝鲜,周天子本着宽大的原则,就册封了箕子为诸侯国,也就是说,在周代朝鲜这个地方就已经是我们的一个诸侯国了。


只不过是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纷纷扰扰,朝鲜地处偏僻,没有参与到逐鹿中原的各种争斗中去,所以对于这个诸侯国记录很少。
《汉书》里记载了箕子在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并制定了“犯禁八条”,由于后世中华文化与儒家思想在朝鲜半岛的广泛传播,箕子长期受到朝鲜半岛的崇拜,朝鲜早期的历史就表明这片土地从来都是跟华夏大地有着紧密的关系。
到了西汉初期,因为楚汉相争无暇顾及朝鲜,朝鲜遂与西汉交恶,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遣派杨仆、荀彘进攻朝鲜,朝鲜王右渠被杀,都城王险城被汉军攻克,卫满朝鲜灭亡,汉朝在这里设置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是为汉四郡。
此后朝鲜一直都属于大汉领土,但随着汉末的农民起义,之后便是长达几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时期,中原王朝自顾不暇,朝鲜也就少有记载,这种几百年的混乱局面,终于到了隋朝,中华大地再次实现统一,一个强大的王朝就此建立。
当华夏大地再次崛起一个强大王朝的时候,抬头看看自己的故地朝鲜,早已是换了人间,当时的朝鲜是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鼎立,“海东三国”的说法就此产生。
当时“海东三国”均向隋称臣,但高句丽势力过于庞大,占据了辽东地区,这中原王朝可忍不了,既然讲道理以德服人不行,那就打到你服为止,于是轰轰烈烈的隋炀帝远征高丽的战争开始了。


  • (02)秦始皇第二的隋炀帝

说起来隋炀帝,那简直就是秦始皇第二,干的都是统一华夏的大功业,最终却被人说成是暴君,而且目的和手段几乎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中华千秋万代造福的事业。
当年统一全国,灭陈国之战,隋炀帝是总指挥,并长期驻扎在扬州,这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隐患,他跟秦始皇一样,也是一个不满足,心里想着更宏大目标的人。
修建京杭大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很明显这条大运河直接开创了唐朝盛事,更是为此后总过南北经济大连通,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件事却一直别人诟病说成是隋炀帝纯粹是为了个人取乐。
跟秦始皇一样的是,隋炀帝的眼光同样放的长远,他的目标同样是替帝国肃清边患,而当时最大的边患就是占据着辽东地区的高句丽,于是征伐辽东跟当年北拒匈奴一样,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需要做的事情。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水军集中于东莱(今山东莱州)。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历来大军出征后勤保障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隋炀帝另征发民夫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
但高句丽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不与隋军主力决战,隋朝军队一度到达平壤附近,但最终还是惨败而归,三十万五千隋朝陆军渡辽攻高句丽,也遭到惨败,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也丢失殆尽。
第一次远征以失败告终,原因有很多,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讲,胜败乃兵家常事,小国往往依托地形气候等优势,能够击败大国也是常有的事情,征辽失败也不能全部归罪于隋炀帝一个人。
作为帝国外部环境,作为有理想有追求的帝王,隋炀帝是不允许帝国外部有如此巨大的边患的,于是在大业九年(613年),在充分吸取了第一次战败的教训上,隋朝第二次进攻高句丽。


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这是真正的国运之战,祸起萧墙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被攻破,作为帝国高级官员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隋,关键时刻隋炀帝只能仓促撤军,处理叛军事宜。
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第三次进攻高句丽,这个时候帝国内部已经狼烟四起了,但隋炀帝坚持征辽,为的就是要保持边境的安定,最终高句丽遣使请降,隋炀帝杨广三次征辽,算是划上了句号,但此时的隋帝国已经是千疮百孔,很快灭亡。


  • (03)唐太宗亲征高丽

远征高句丽,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跟秦始皇一样,隋朝速亡肯定有他的原因,但是远征高句丽这个战略是肯定没错的,一个大国怎么可能坐视自己的周边有边患而不管呢。
很快杨广的表弟李渊取而代之做了皇帝,天下经过多年征伐,进入了李唐王朝的天下,曾经请降的高句丽又不老实了,毫无疑问,哪怕是有隋朝覆灭的先例,中原王朝为了保境安民,只要有实力,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贞观年间,唐朝攻灭东突厥国、吐谷浑国、西域诸国,打败薛延陀国、吐蕃,四夷臣服,这个时候李世民抬头一看,怎么还有个小兄弟在哪里叫嚣,这种喜欢叫嚣的传统在那个地方似乎一直延续至今。


高句丽不但与百济联兵,进攻新罗,还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大有要抗衡唐朝之势。
李世民天可汗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高句丽与百济联兵,进攻新罗,还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大有要抗衡唐朝之势。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叔能忍婶儿也不能忍呀,于是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
又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以及兰、河二州归降的胡人,向辽东进军,两路大军齐发,教训不听话的高句丽同时也算是为隋炀帝报仇,让他们知道一下中原王朝的厉害。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最终战果丰厚,攻克十座城,占领了辽东大片土地。之前,辽东被高句丽占据了二百余年,而且辽东是高句丽的战略要地及重要经济支撑点。
自此,唐朝在辽东地区打入了一个厚重的楔子,为以后对高句丽的军事征伐建立起了牢固的前哨阵地,此后唐太宗又多次对高句丽进行打击。


唐朝对高句丽连续不断的发动军事进攻,不断瓦解着高句丽的基础,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二月,薛仁贵率三千人大破高句丽军,杀获一万多人,攻占扶余城(今辽宁四平),扶余川中40余城都望风归降。
唐军最终推进至平壤城下,包围平壤一个多月,九月,高句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持白幡投降于唐军,高句丽从此灭亡。
在唐朝的不断打击下,高句丽终于彻底灭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人以镇抚之。
唐灭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统一直接管理,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
南部的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并且对唐朝称臣,俯首帖耳安定边疆,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隋唐两代不断攻打高句丽,为的就是保境安民,只有平定了边患这才叫大国,秦皇汉武唐太宗,都是大国的典范,在他们的治下,四周臣服,外无强敌之扰,泱泱大国当如是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