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临碑帖字,以什么为准?——田蕴章“每日一字”

 北京老伍 2021-01-05

尽管前辈书家当中,不经常见这样写,但是我觉得这样字形比较美,比较稳定,看起来也比较精巧...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51集:“《书谱》精要六”与“添”字。

最近有些个朋友们在网上发了一些帖子,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之下,一一作答复。

但是有些内容是因为在我的书籍上都讲过的东西,也希望朋友们看书以后,发现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谈。不然有些个问题,就是和书上谈的问题就重复了,这一点和网友们务必交代清楚。

再有一点就是有些网友提出来一些个字,就是有些字写不好,和我共同探讨。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也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讲授的都是一些个常用字,常用字一个是古人在这些字的字例上贡献比较多,再有就是说,常用字注入的法则也最多,因此讲这些常用字就会给我们在学习书法方面,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

但是有些朋友们提出来一些生僻的字,或者不经常用的这些字,因此古人们在这方面留下的字迹很少。一旦由我来讲解的时候,这就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因为只能靠着我自己的感觉和个人的水平来向大家来交流的话,有的时候就是我一家之见或者是一个人的一种写法,这些东西就只能仅供参考,或者说尽量地不写这些生僻的字。

但是有些网友已经提出来了,那么我们就写一写这方面的字。但是我们确实查阅资料当中,前人对这些字例贡献比较少,因此我们试着和朋友们用商榷的态度来研究这些字例。

比如说有的朋友提到一个“掘”字,“掘井”的“掘”,“临渴而掘井”,提手,一个“屈”字,这个字就经常在我们在生活当中使用的时候,比较少。所以一般的来说,在我准备的字例当中,不准备这样的字。但是有网友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尽量地满足一下。

但是说清楚了,这些字在写法上出了什么问题,只能说我个人水平问题,因为我介绍其他的一些个常用字的时候,是依据前人碑帖当中的一些个写法,介绍给大家,我只起个桥梁作用。如果这些生僻字,前人贡献比较少,那么只能根据我个人的水平,向大家介绍,难免有些个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加批评。

网友提出来几个字,其中有“增添”的“添”字,有“美丽”的“丽”字,还有“掘井”的“掘”字,还有一个“洲”字,这个“洲”字就是“四海五洲”的“洲”。就这些字,我们尽量地满足。

今天先给大家讲一个“添”字,“添”就是“增添”的“添”,我们先用楷书来写一下这个字的基本写法。

这是这个“添”字的基本写法,应该说是规范的写法,这个“添”字,三点水的写法以前我介绍过多少次了,右边单念念个“忝”,我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字,“忝”。这个单写这个“忝”字,我们再详细地说一下。

上边这个撇,可以写成一横,也就是说,上边本来是个“夭”字,但是直接写个“天”字也不影响认读,所以在前辈书家的碑帖当中,经常写成一个“天”字。是这样写的。

这是要向大家说明的一个,可以写成一个“天”字,因为它不影响认读,就不必要非得写成一个“夭”字。当然写成一个“夭”字就更规范一些个,岂不更好吗?但是直接写个“天”字,前人也不少见。

还有一种写法,就是见前人写的时候,直接下边写个“心”字。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上边写的这个字,下边就是个“心”字,本来竖式写的,当竖心写的,所以下边基本就是个“心”字,所以有的前人就直接这样写,但这样写的话,从文字学角度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却给我们感觉着,这样写这个字形不美,什么原因呢?

大家看这块很空,这个地方很空散。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这两个字形搁在一起,它不美,即使你把上边再写宽放一点,心字再往里藏,总觉得委屈了一个方面。因为“天”字必须要放出来,那么这个“心”字也必须要写宽放一点,所以这两个都是宽放加在一起,就觉得并不舒服,比如这样写,你还要怎么写呢?就这个“心”字在这里很拥挤,所以这样写并不太美观,因此前人大部分是我写的第一种。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这个下边的这一部分,大家看一下,就是竖式写的这个竖心,写这个地方的时候,这一笔靠左一点,它没取正中,靠左一点。

然后在这儿提个钩,左点一点,因为右边是两点,让出个部位,所以这个竖笔是基本靠左的。如果取中之后,右边这两个点就太拥挤了,它没有地步了,是这样一个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说,下边等于四个间距,也似乎感觉拥挤一点,因此又见到明清一些个书法家们,曾经用这个办法写,就是直接把这个点点在了竖笔的中间。

注意,这笔写中,很取中,然后左边一点,中间一点,右边一点。我提倡这样写,尽管前辈书家当中,一些非常有名的大家们,不经常见这样写,但是我偶尔见到一些个书法家这样写的时候,我觉得这样字形比较美,比较稳定,看起来也比较精巧,所以我觉得这样写比较好。

于是我们就把这个字再加上三点水,完整地写成一个“添”字给大家看。

我觉得这样写比较好看,向网友朋友们推荐这种写法。

【未完待续,接下来讲解“添”字行书技法 】

【歡迎轉載,转载请注明来源】

说明:本系列书法讲座,已获田蕴章先生首肯。

我们标注“原创”标签仅针对于文字、动图,并已设置为“可转载”。

原讲座视频归版权方所有。

临习参考

唐褚遂良楷书《雁塔聖教序》之“添”字

唐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之“忝”字

讲座视频



文字编辑/彭澎

动图制作/大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