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五十)

 远山星际 2021-01-05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五十)



继续说楚国。
应该说,楚人立国之初,还是有诚意极力想融入中原的。熊绎与中原诸侯一样,按时述职进贡,每年都亲自带着桃弧棘矢(桃木弓、棘枝箭)等贡品翻山越岭朝见成王,还有周公,大约也让周公吐了几次哺的。
前面说过,周公在归政前倒很有可能和成王闹僵了,也极有可能跑到丹阳寻求过楚人的庇护(如果没有楚人后方大本营的力量作为保证,周公恐怕不会作出这么弱智的行为),并由此动议召开了大周第三次董事会,完成了王朝权利的和平过渡。
而在周成王主持工作之后,楚人其实是颇有些尴尬的,所以就很有可能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周公旦光荣离休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周成王在岐山之阳召开过一次周王朝的董事会,史称岐阳会盟。在那次会盟上,楚人除贡桃弧棘矢外,还可能是主动示好加贡了苞茅,(所谓苞茅,其实就是包茅,束成捆的菁茅,以裹束着的菁茅置于柙中用来滤去酒中渣滓,这极有可能是一种楚人的先进技术)。也许是年轻气盛的周成王一时口快,也许就是主动试探,成王对熊绎可没有示好,让他亲自管理置茅缩酒(还把苞茅列入楚年度进贡清单,)并和鲜卑族首领一起守燎也就是看管祭天要用的火(那时候的火炬手可不像后来那么风光),而且也没有让参加会议讨论,实实在在的打脸。
这件事情对楚国人影响很大,也决定了后来的楚人从融入中原到力压中原的战略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朝的历史更多是周楚联史,周实际上是被楚整垮的,大部分时间里没秦什么事情,反倒是后来捡便宜的因素更多一些。


所谓成康之治,说到底就是不敢整事。经过武王伐纣和周公东征之后的天下,哪怕东夷问题并没有实际解决,但似乎再也经不起任何的动荡了,周王朝因此被迫休养生息了半个多世纪。而这个期间,楚人可没那么安稳,熊绎和他儿子熊艾依靠武力打通了封地到大本营的水路和陆路连接(当然,他们可能不会以楚国而以楚蛮的名义),征服了无数的荆蛮部落和小邦国,甚至干掉了一些附庸国,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楚人是如何搞定强大的庸人的,但似乎从那时开始,最早跟随周人打天下且被封为三等伯爵的西南第一大国庸就慢慢成了楚人的小弟。
周康王姬钊之后的周昭王姬瑕是个比较奇葩的天子,他执政的前十五年,懦弱无为,致使王道微缺,经常出现政令不通的情况,甚至连鲁魏公发动政变杀死鲁幽公篡位为侯这样的事情出现,周昭王竟然都听而任之,没有兴师问罪,甚至连义正辞严的谴责都没有安排。而从鲁魏公发动政变往后,周昭王居然换了个人似的,强势得一塌糊涂,先派兵威慑东夷,转而全力攻打南蛮,并且死在南征伐楚战争中。
周天子对鲁国的猜忌之心,应该说从其立国之初就一直存在,后来的周宣王甚至还干过力排众议强行连续两次替鲁国立幼的事情,这也是政治地位高标的鲁国一直不够强大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以为鲁魏公实际上是和周昭王一伙的,他的上位十有八九就是周昭王幕后支持的。
雄心勃勃的周昭王雌伏了十几年,终于搞定了头号心腹大患鲁国,威慑了一下邦国众多的二号心腹大患东夷,然后集中火力南征,准备把江汉收归国有。
昭王南征楚地身亡哦标准说法应该是南巡不归的事情在周人和楚人的记载里都讳莫如深,到底打了两次还是三次也不清楚。
从一些出土文物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昭王一开始也没有敢走山水交错的大巴山一线,他带着整六师的人马,从邓州、经随州、孝感到武汉,主要是为了剪除楚的侧翼;而当时的二代楚子熊艾也有可能是三代的熊黵(但不大可能是四代的熊胜)还没有彻底打出不鸟周王的旗号,何况他们本来也没有把整个江汉平原都控制住;所以,在战争初期,正面的系统抵抗极其有限,只有一些没有后援的当地人在拼命。中原王朝的统治者终于看到了更为壮阔的长江和一望无际的云梦泽,并一度占领了江南的大冶铜绿山这个天下最大的青铜产地也就是最大的兵工厂(但很快也就失去了,而我则更倾向于他们根本就没有渡过长江,只是占领了江北的仓库或者只是小股部队过去了),搞了不少青铜分给各路诸侯,而各路诸侯也铸造了不少青铜器铭记周的这件盛事。这可能就是周昭王第一次或者头两次南征的情况,除了赢得了名声和几个号称投降的小国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收获,(或者第二次南征就遭遇楚人的伏击最终兵败),毕竟他们无法应对水战,哪怕对方只是搞搞游击战的小部队。
而不归的那次南巡,昭王显然是要在水面上作一些文章,从随州出发的周昭王和他的六师甚至都有可能途经楚的腹地干到了秭归一带,但最终还是全军覆没。全军覆没的原因,有说是遭遇极端天气比如地震什么的,也有说是因为浮桥垮塌遭遇鳄鱼,还有说是楚人献计致使船队脱胶解体全体淹死。当然,我的意见是感受到威胁、不再袖手的楚熊黵(我倾向于第一次南征的结尾阶段楚人小部队实质上是参与了)通过水战一个不留的包了昭王的饺子,但明面上谁也没有说破,只是从此楚王不再亲自进京了。
至此,周王朝向南发展的计划泡汤,虽然失去了天子和军队的他们貌似进入了当时还没多大的江汉平原,中国历史真正意义上从华北平原走进了长江中下游平原。


说到这里,我们得系统的梳理一下中国的地形及地势特征了。
就目前的中国土地面积来说,三分之二以上为山地、高原和丘陵,平原和盆地大体接近三分之一。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也就是传说的喜马拉雅运动这一重大地壳运动造成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中国的地势格局是西高东低,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习惯上分为四个阶梯。
由古地中海演变而来、平均海拔四千公尺以上、地球上最为高大、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自然是中国地势中的第一阶梯,它大体包括面积第二的西藏全部、面积第四的青海大部、以及新疆、甘肃、四川和云南的部分。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山脉体系,昆仑、喀喇昆仑、唐古拉、念青唐古拉、横断、祁连、阿尔金、冈底斯、巴颜喀拉、喜马拉雅等多个山脉纵横其间,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怒江、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等河流从这里发源,山脉间还分布着数量不小的宽谷、盆地和湖泊,包括著名的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整体来说,第一阶梯生存环境恶劣,最多也就是可以放放牧,根本不具备农业经济的条件,所以这里实际上一直不在传统的中国历史范围以内(却是中小学地理考试的重点),直到吐蕃的出现,而纳入中国版图则是宋亡以后的事情了。当然,它的边缘地带和中原文化的交集要更早一些,比如羌人很早就和中原有些互动,丝绸之路上著名的葱岭就是喀喇昆仑山的一个山口,何况青藏高原上还有中原文明传说中的祖地—昆仑山(实际上有可能不是那一座)。


延着第一阶梯向外延展,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则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它的东部边界在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大巴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第二阶梯平均海拔在一两千公尺之间,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之外的构成四大情结的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和盆地(四川、塔里木、准格尔)都在这个区域,是四个阶梯里面积最大的,包括:面积第一和第三的新疆、内蒙古大部和宁夏、甘肃、青海等西北广袤大地;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湖南等西南地区;还包括陕西、山西全境以及湖北、河南、河北和北京局部。
很多时候,我总觉得这个分法有一些问题,特别是用东部快靠近大海的太行山脉(太行山东端是北京西山)作为区分边界总是觉得怪怪的,颇有些把第三阶梯剪断的感觉。实际上,我是认为黄土高原的边界划分出了些问题,毕竟把山西高原、关中平原(或者渭河盆地)、尤其是伊洛河平原及周边地区都纳入黄土高原之后,也只能动用和喜马拉雅运动相关性并不是那么密切的太行山作为边界了。实际上,我经常把吕梁山以东、五台山以南一带和西边的关中平原甚至汉中盆地都从黄土高原剪出强行拉入中原范畴,自然也可以一并转入第三阶梯了。
如果按照我的分法,第二阶梯实际上也不是中国历史的核心地区了:西域只有两汉、隋唐可能还有西周的部分阶段臣服于中国,纳入版图是清王朝的事情;河西走廊一直是犬戎、羌或月氏人的地盘,汉武帝之后才称为西凉,唐朝后期曾被吐蕃占领又再次回归,宋则被西夏李元昊夺走,直到明朝回归中国;河套地区一直是匈奴人的地盘,直到战国后期才由中原人占领,而成为云中郡或者河间府则是汉武帝才有的事情,而宋朝则从来没有控制过那里;而更北的大漠属于中原王朝的时间则更短;四川盆地或者说巴蜀算是比较早投入中原文明怀抱的,但云贵高原同样也是汉武帝搞定的,但唐以后这里更多土地归大理国所有,也是到宋亡以后才重新回归。
说到第二阶梯,有一座山脉就不得不提,很多时候说起来显得有些乱多半也是因为它,这就是秦岭。广义上的秦岭长达三千里,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从甘肃南部走进陕西南部,并于此与四川北部擦肩而过,一直向东进入河南,南部掠过湖北。实际上,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在地形上,中原几乎就是一个比较整的平原,而且向西有个豁口,一直深入到陇西甚至接近四川盆地。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两大文明之源的第一大支流渭河和汉水(还有另一只重要支流嘉陵江)分布两侧;因其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所以它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因为它的存在,中国核心地带的地形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从某种意义上说,秦岭就是中华的龙脉。
秦岭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南部。
陕西境内的秦岭是其主体部分,大体就是狭义意义上的秦岭,它位于大巴山和陕北高原之间,和黄土高原南部也就是陕北高原之间便是号称八百里秦川、从宝鸡经西安到潼关的关中平原也叫渭河平原,(根据四大情结,这个便是中国的第四大平原了);和大巴山之间则是另外一个龙兴之地—汉中盆地。陕西境内的秦岭主脊偏居北侧,北坡陡而短,南坡缓而长。呈蜂腰状分布,东、西两翼各分出数支山脉,西翼的三支为大散岭、凤岭和紫柏山;东翼分支自北向南依次为西岳华山、蟒岭山、流岭和新开岭;山岭与盆地相间排列,有许多深切山岭的河流发育。秦岭中段主体为海拔三千七百六十七公尺的主峰太白山、鳌山、首阳山、冰晶顶(又名静峪脑)、终南山、草链岭。陕西境内高山多在海拔两三千公尺。
秦岭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函谷关一带),隔黄河与山西省的中条山相望,共同构成一段岩石峡谷,其中有著名的三门峡,没完,其余脉邙山(广义)继续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途经洛阳北部进入郑州界;中支为传说大禹治水“导洛自熊耳”的熊耳山,从三门峡卢氏直抵洛阳南部洛宁;南支则为更为重要的八百里伏牛山系,不少海拔一两千公尺以上的山峰位列其中,它的北部依伴熊耳山延至中岳嵩山,南部通过著名的方城缺口(华北平原与南阳盆地、江汉平原之间,六十里长、最窄十余里宽的天然交通要道)和桐柏山连接,并与大巴山等一起构成南阳盆地,其最东部抵达许昌的襄城,为黄帝采铜铸鼎的首山(因为伏牛山之首而得名)。


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大巴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海拔五百到一千公尺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区。
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的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我有不同看法)也是最整的平原,它的主体是分布在铁岭所处的松辽分水岭(海拔不过两百公尺左右)两侧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端沿松花江谷地与三江平原也就是著名的北大荒相通,整体海拔在百公尺以下,地跨东三省和内蒙古局部地区,是地球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地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是最重要的产粮基地和畜牧区,故其早在周朝甚至更早时期就臣服于中原王朝。
而通常意义上的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则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区域,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都拥挤在这片面积仅仅三十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它北到燕山、南接大别,西倚太行、伏牛(还是觉得别扭),东临渤海、黄海以及以东岳泰山为首的山东丘陵,大部分海拔在五十公尺以下,地跨京津冀、河南、山东和安徽、江苏北部(根本就有把徐州、淮北一带错划进这两省范围的嫌疑),如果按照我的分类方法把并州和秦岭关中平原及以下部分计入泛华北平原,那么这根本就是文化意义上的整个中原,即使不考虑并州,也是妥妥的第一大。
所谓的第三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伪概念,云梦平原(包括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包括江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也有说皖中平原、里下河平原和长三角的)之间都有很长的大山隔离,只有长江相连,唯一有些联系的,就是那些山除外,其余平处海拔高度都在五十公尺左右向低走,也就是说它们其实基本就不相连,反而是长江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几乎连为一体。
大体概念是这样的:长江从三峡喷薄而出,水势迅速平缓,山不再高,水不再汹涌,所谓“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是为夷陵”,江面进入海拔五十公尺以下地带;然后是一望无际的云梦泽故地也就是逐步发展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长江在其间百折千回艰难行走,先是整体向东南在城陵矶和洞庭湖相接,完成荆江段的行程,为躲开江南丘陵西部的幕连九山脉(幕阜山脉、连云山脉、九岭山脉的合称),在洞庭湖平原的东端转而整体向东北在武汉三镇和汉江会师,完成了古云梦泽的行程;吸纳了汉水的长江在接近大别山之际转头向东南,在鄂州华容强行一折后持续向南偏东方向辗转黄州、黄石、武穴之后,算是完成了躲避幕连九山脉的任务,进入江西经庐山抵达鄱阳湖平原;鄱阳湖以下的长江则是整体向东基础上一路向北,但幅度显然比鄱阳湖以前小很多,途经江北的安庆和江南的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之后抵达江苏南京;进入安徽以后,江面逐渐开阔,皖西丘陵山地、江淮丘陵台地和皖南丘陵山地间的沿江两岸也出现有相当山地和丘陵散布的平地,往往也称之为沿江平原,其西狭东阔,铜陵以西由于受皖西、皖南两山地约束,宽度一般只有数十里,实际只能称为谷地,铜陵以东,则突见开阔,大体才进入真正的平原地带;南京以后的长江向东南发展,在江南镇江、江阴和江北扬州和南通之后从上海崇明岛入海。
换个角度说,长江冲出三峡以后,其南面经武陵山尾部跨洞庭湖平原进入江南丘陵地带,然后是幕连九山脉、庐山、九华、黄山直到南京到镇江的宁镇山脉才无山地;其北面经过大巴山余脉、大洪山后沿大别山进入相对较低的江淮丘陵地区,最后的山地隐于滁州、扬州一带。
不管怎么说,长江流域的平原一带大体是中国最适宜人居的所在,也是我经常鼓吹的长江文明起源说的重要依据。当然,中原人最早盯上的也是这一带。
东南丘陵是指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东部海域,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其海拔多在两到六百公尺之间,其中主要的山峰超过一千公尺。东南丘陵地形上的特点是山岭成列、盆地及谷地成串,山岭葱茏峻峭,盆地谷地青岩红壤,相嵌分布,大抵一派祥和富足景致。其组成又可细分为以下部分:南岭以北,长江以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丘陵(湖南和江西两省以及安徽南部到江苏的丘陵)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广东、广西的丘陵称为华南丘陵或者两广丘陵;另外,在浙闽边境的仙霞岭和闽赣边界的武夷山,是长江与东南沿海独流入海水系的分水岭,浙江和福建境内的丘陵,则称为浙闽丘陵。


 第三阶梯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两百公尺。一般来说大体就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海岛以及海陆架一带了,也有人把三大半岛都归为第三阶梯,我也没什么大的意见。
四个阶梯似乎等级森严实际却有些模糊,这个其实很符合我们文化的特征,虽然在周昭王之前,周王朝的势力也仅限于我所提到的泛华北平原,甚至还比不上《山海经》,人家的《中山经》早就已经奋勇打过长江去了。


我在这个“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夷陵也就是宜昌住了不少人,自然是经常要打过长江去的。实际上,我打到长江中间的机会更多,因为我在相当长时间里,上班或者住宿就在长江中间的西坝上。当然,由于葛洲坝水电站大坝的存在,现在的西坝那一带,很少能感受到长江从峡口喷薄而出的样子。
西坝之所以称之为西坝,主要是因为长江从长江三峡东边峡口出来并接收黄柏河之后,整体上转了大致九十度左右的弯,方向基本上转为从正北向正南,从江左的宜昌市区看来,江中的西坝确实在城市的西边。
西坝和已经和葛洲坝大坝融为一体的原葛洲坝,把长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之为大江、二江和三江。而大江二江已经合流,和三江分别沿着西坝两侧流出葛洲坝电站,汇集在西坝的下坝头。长江在此向东面转了一个大约三十度以上的角流向东南,直到枝江和松滋一带江心的关洲才形成一个巨大的发卡弯,转向东北,进而向东走向荆州,随后一路东南走向抵达洞庭湖区的岳阳。
宜昌城区和下西坝头对应的江边,也就是长江向东面弯角的地方,有一座仿古建筑叫做镇江阁。这个自诩天下第四楼的建筑传说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实际上重建于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七年也就是我去宜昌的前一年,更有意思的是它那集字牌匾居然出现错字,镇字少了一横。
建筑精美的镇江阁由于位于两江交汇处,地势陡然开阔,入阁内登高远眺,凭槛临风,别有一番景致。我在宜昌的时候,有时晚上会登上最高的第四层坐上一坐,喝一杯茶,似乎很龝装的样子。自然,某次是写了诗的:
七绝—镇江阁
阁上风清夜听涛。
涛声隐约似吟猱。
山浮千古欺灯暗,
影带三江过北皋。


而打过长江、穿过洞庭湖平原的慧思对文化的理解显然和那个时代不在同一个层阶上,他的文化建设独辟蹊径。
般若寺开业不久之后,准确的讲,是慧思和七大族建立合作关系之后,再有新人加入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考核的。
由于慧思的声望和背景,几个月之间报名加入般若寺的人数高达两万多,都收下肯定不可能。经过和长沙府协商并报南陈朝廷,同意在报名者中通过考试(笔试和口试)择优录取两百名(分若干等级)加入般若寺成为和尚,并且发放由南陈尚书省下的祠部委托长沙府制作的度牒。
长沙府制作(实际是由般若寺和七大族的下属企业制作,长沙府拿的干股)的度牒极其精美,用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其形质制式与纶诰也就是官吏的任命状差不多。度牒上写明和尚的法名,俗名 、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级别)、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署名等。
和尚资格考试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尤其是最后几个高职衔的争夺,每个候选者都着书立说、公开巡讲,并形成了自己的后援团队和赞助商,动静丝毫不亚于后世的长沙搞的什么超女、超男活动。
当时的衡阳、长沙、金陵乃至整个南朝,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件事情,北朝佛教界也受到极大震动,造成大量人才流失,甚至还有所谓的北风南渐在那时第二次达到顶点的说法。


人们说到北风南渐,更多时候只想到五胡乱华形成南北朝那一次。殊不知,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北风南渐的历史。


 
图片提供: 姜福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