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季:读《从此生涯事,无人仔细听》有感

 远山星际 2021-01-05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读《从此生涯事,无人仔细听》有感


 作者:雨季


看周达先生跑步的照片,很乐观开朗的样子,他的诗多以抒写生活的感动为主,视角独特,想像丰富,这样的他当是至真至纯的性情中人。见他发在朋友圈的工作照,对他的认识又添了豁达大度和眼光。总觉得这样的人,生活应当是相当完美的。然而离家求学的游子,这在诗人的性情中便多了刻骨的乡思,思山水、思家、思母。有诗作《从此生涯事,无人仔细听》写对阴阳两隔母亲的思念,更是血泪的交织,这组怀念母亲的诗,第一首【母亲节用鲁颂兄韵】便打动了我,不忍卒读。


【母亲节用鲁颂兄韵】
北上凯风吹棘薪,
岭南萱草几冬春?
寒泉出涧声如泣,
悲泪鲠喉心自陈。
箱底毛衣千万结,
碑前至爱二三人。
天增一个清明节,
专与痴儿思母亲。




《诗经》中凯风是温暖和畅的南风,北上的凯风当是春天来了,在我们眼中呈现一幅万物复苏的春天画面,草萌芽,花含苞。可是作者说那和畅的南风吹的是棘薪,他的眼中依然是严寒后的萧瑟、苍凉,作者春天渴望的眼神,没有寻找丝丝的绿意,悲凉的看向了春风拂过的棘薪,凄然的发问:“岭南萱草几冬春。”岭南自古是流放地,一块"化外之地"、"瘴疠之乡"此一句让人想起那是遥远的地方,人们常将萱引深到萱堂,那是母亲的居所,与“几冬春”连读方知,此沉痛之语焉!


从诗中可知,那化不开的寒,如泉出涧,声声如泣泪,呜咽于喉,磅礴于心,人间至痛莫过于此。儿子对母亲的爱,诗笔寥寥数语岂可陈,作者用诗语的表达陈诉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爱和痛。

站在这草莽荆棘中,最爱的母亲长眠于此,眼见春回人不见,纵有千般思绪,生老病死不由人的红尘凡夫,亦是无力回天。人终究是渺小的,生命终究是脆弱的,但这并不妨碍,爱穿越所有的时间、空间与我们同在,无论生老病死我们在同一片星空下,纵然阴阳两隔,依然相依相念又相牵挂。


从诗看,箱底的毛衣作者母亲亲手编织,那是慈母手中的线,游子身上的衣,此时静静的摇曳在作者的记忆中,多少个灯下的背影,多少个日夜遥望的车站、街道、窗前,都在这千万结中再也化不开了,心有千千结,结在这碑前的至爱二三人。

“天增一个清明节”,父母健在的清明节是没有感觉的,作者母亲过逝,好像老天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突然发现这个节是专门给他的标配,这让人情何以堪。这无奈的慨叹打动了天下所有痴儿的心。

诗技法不必多说,真情就够了。若细说技法也玷污了这神圣的人间至爱赤子之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