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履霜:飞龙湖赋

 远山星际 2021-01-05
飞龙湖赋


履 霜




有北客自南归,主问牂牁[2]事,客曰:“甚矣,其在山水焉。”曰:“天下山水,柔失吴山之眉[3],汹无四渎[4]之右,况今营生之世,各为苟苟,沴疠[5]蔽天,鸟禽奔走,南荒亦有胜迹乎?”曰“然。其水则导源江渎,其山则分野华阳[6],景纯之赋[7]不及,谢公之屐[8]不至,世未知其险且奇也。兹有飞龙湖,可窥一斑,请为辞。”于是移子尹之笔力[9],援康乐之幽思[10],发覆鸿蒙,敷衍藻缛云:

 

曰若稽古[11]大禹,受命重瞳[12],浚别江河,敷土岳嵩。奠贡大荒之始,潜泄龙门[13]之冲,山耸崔巍之势,水逼漭泱之雄。乃有百穴导夫绝域,乌江发乎乌蒙,南汇三岔之漫,北汲六冲之洪,东走荆梁之境[14],西别幽壑之丛,横断积善之家[15],趻踔凌厉之风,并吞派浍,总括溪潼,腾浪赴势,灌注汲冲,涓号拍沙,激涨逞雄,洪波澹澹,瀺灂漴漴[16]。仰则巉岩错岸,乱木横襟,重岩叠嶂,寒林湿阴,横峰竖锷,削天割云,唳猿哀鸿,攫兽鸣禽,骑托生死[17],念断身心。于时鼎革俱起,官长进业,移驾雷师,合成电力,截断巨流,联姻云水。使彼汹汹山水,尽变绿影柔波,其为湖也,号曰飞龙,其为山之貌也,其为水之状也,其为湖之秀也,宜其为人之祥和也。




[1]飞龙湖,在黔余庆县境,系贵州高原第一人工湖,乃国家西电东送工程构皮滩水电站建成蓄水形成,其坝高系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是湖主景区在水口,湖连三县,有司建飞龙雕像(天下第一飞龙长廊)于此,又有飞龙寨云云。
[2]古称贵州为牂牁,见《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地理志》。
[3]东南之山以小巧胜。唐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4]《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班固《汉书》赞曰:“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
[5]沴疠,此借指雾霾。《庄子·大宗师》:“阴阳之气有沴。”
[6]华阳,即华山之阳。即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南、贵州一带,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有述其史。
[7]郭璞(276~324),字景纯,东晋学者,有《江赋》,为江河类大赋之翘楚。
[8]谢公(385~433),即谢运灵,封康乐公,南朝山水诗人。《宋书》本传载谢灵运好着木屐游山水。
[9]子尹(1806~1864),即郑珍,贵州遵义人,晚清诗人,被尊为“西南巨儒”。近人钱仲联评其诗“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诗艺宗法韩昌黎、黄山谷,善于摹写黔中山水,极尽细腻之笔触。
[10]谢康乐爱好终日游玩山水,有《山居赋》,系现存南朝少见之山水大赋。
[11]曰若乃古语辞,用于句首以引发文意,《尚书》多以“曰若稽古”连用,表溯诸上古之源。
[12]《史记·项羽本纪》载,舜帝乃“重瞳子”,此以之借指舜帝。以下两句皆指禹受命于舜而治水事,事见《尚书.禹贡》。
[13]木华《海赋》:“群山既略,百川潜渫。”《尚书·璇玑钤》曰:“禹开龙门,导积石。”郑玄注曰:“龙门,山门也。”
[14]乌江有二源,其南为贵州之三岔河,其北为贵州之六冲河,最终经思南而流入长江。贵阳古称梁州,而思南则属荆州之制。
[15]《周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处正以积善之家代指余庆县。余庆县位于贵州省中部。
[16]瀺灂(chán zhuó),石在水中出没貌。宋玉《高唐赋》:“巨石溺溺之瀺灂,沫潼潼而高厉。”漴漴,指水声。
[17]《徐霞客游记》记其黔游,有观黔山而作“此骑真堪托死生也”之语。


若夫飞龙之山,在昔诡奇。矗矗峨峨,磊磊碌碌[1],鳃髭状戮,逆鳞[2]半伏,上刺崖穹,下吐飞瀑,左隐孤舍,右合幽谷。或巨石两分,跃马溺飞绝壁[3];或梅萼五朵,脊梁势起龙脉[4];或凹化鱼仓,鲋夺相濡之沫[5];或横断骓路,将指天问之戟[6]。樵夫愦忧,黧民悚惕,王孙弃游,骚客失魄,太极锁雅雀之口[7],活佛印苍鹰之额[8],开少移他山之记[9],升庵叹箐口之谪[10]。尔其教化为用,僚濮[11]所薰,尚纪开庠,树存志文[12]。又其代易新纪,绍政殷勤,于时坝高岸迤,石没水氲,潜龙跃渊[13],蜇龙献芹[14]
若夫飞龙之水,源流迅激。涡旋蒸雷,湍涌鸣镝[15],湃卷石沙,溃穿穴壁,滂沛湟渤,漫涌瀹涤,汛涟澹澄,沦浃漩溺,总夏穴之潺湲,汇秋水之渚涘[16],鼓赑屃[17]之洪波,奋鼋鼍以泫汩。尔其两山锁谷,渌水消融八派;一江落涧,怒涛直拍千尺。乌江兽猛,当辞白帝之舟[18];袁家渡险,可扬赤旗之役[19]。况乎平江一渡,欸乃渌遍秋水[20];渔子三滩[21],噌吰吼破磬石。尔来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2],积渊成湖,雷师移焉,积湖成功,福泽被焉,积功成德,飞龙见焉,德止至善[23],群龙无首[24]焉。



[1]碌碌,石多貌。
[2]《韩非子》:“夫龙之为虫可狎而骑也;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婴之则必杀人。”
[3]溺,即尿。构皮滩流域袁家渡有绝壁两分,中流飞瀑,民称其地“马屙尿”。传南明楚子荥阳印主人王祥曾战于此,跃马过峡,马惊而溺,遂成此景。今此景于飞龙湖水口处可见之。
[4]构皮滩流域之赵溪河支流,平江南岸有五山,其形皆一,似如梅花五朵齿列,乡人称“五朵梅花”。
[5]飞龙湖未蓄水前,中段河南岸有巨石,称鱼仓石,石有凹坑,形方四五米,同深。遇洪水,鱼游入坑。水退,则鱼困于坑。相濡之沫,《庄子·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6]域内石家洞破岩处有悬崖石,似剑斜刺,指苍穹,挟风雨。传翼王石达开兵败经此,乃举剑问天,时来霹雳,震其剑,乃飞入山崖,遂成此景。既而石隐于此洞,未几遂殁。
[7]自电站大坝逆行百米,乃乌江水之最为凶险者,称金城峡,其地乱石嶙峋,悬崖百丈,刀削斧劈。远眺之,则两岸悬崖渐收,形如鸦雀之口,故名鸦雀口。氓传张三丰曾运神功而锁猛兽于此峡。
[8]鹰嘴岩,峭壁有巨石突出,似老鹰之喙。传有大户,苛其苦力。适济公云游来,闻之则团坐青石,施法惩戒。为绝后患,公点化对岸青崖为瞠目之雄鹰,并印记其额,成其奋喙之状,以监大户。
[9]钱邦芑(?~1673),字开少,号大错和尚,南明儒士,曾因不事孙可望,十三次拒其授官而削发为僧,归隐于余庆县他山,高气节,建晓湖,并作《他山记》。传钱开少归隐余庆,初至乌江流域,叹此地山势之险,后方移隐于松烟他山。
[10]杨慎(1488~1559),字升庵,明状元,曾因谪途经乌江流域菁口,叹其天险作《箐口关》诗,诗今见《余庆县志》。
[11]“百濮”、 “三苗”、 “牂牁僚”,皆汉以来典籍所载黔境之民。
[12]袁尚纪,生卒不详,明四川江油人,选贡生。明万历二十九年任余庆县首任知县。袁知县即分等田,组建学宫,大兴教育。蒋深(1668~1737),字树存,尝任余庆知县,任内首编《余庆县志》。
[13]《周易·乾卦象》:“初九,潜龙勿用。”又,“九四,或跃于渊,无咎。”
[14]献芹,意出《列子·杨朱》,原指乡鄙之献芹菜而自以为是,后用为谦辞。杜甫《槐叶冷淘》:“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15]鸣镝,喻响箭。《慎子》:“西河下龙门,其流駃竹箭。”吴淑《河赋》:“若夫倾竹箭之流。”
[16]《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海,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17]赑屃,音闭戏,龙生九子之第六子。
[18]李白曾因李麟反事而流放夜郎,乌江境内之民盛传,白之船行至白帝城,闻逆流而进,夜郎之乌江有大熊罴食豹,凶猛无比,遂徘徊不前。适逢玄宗大赦天下,旋还,即作《早发白帝城》。
[19]此指袁家渡,其地为北上遵义、南下广西之咽喉,乃兵家必争。西历1935年1月,中央红军六军团以杨德志将兵,自瓮安猴场发遵义,经袁家渡,与王家烈阻军对战,计8时乃克,终渡江。
[20]平江,平缓江流,为乌江水域少见,在余庆花山乡河江村与龙家镇平桃村交界处,故自古为渡口,两岩有村寨。唐柳宗元《渔翁》:“欸乃一声山水绿。”
[21]渔子三滩,在余庆坝上村与湄潭县新寨村交界处。三滩,谓其多也,此处滩滩相连,江水猛恶,旋涡急烈,力可吞石,故每多大声。
[22]语出《荀子·劝学》。
[23]《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24]《周易.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文言》释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又曰:“乾元用九,乃见天则。”“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十三经注疏》疏曰:“天德刚健,当以柔和接待于下,不可更怀尊刚,为物之首,故云,天德不可为首也。”


若乃飞龙之湖,人力所系,天籁合就,健劲峥嵘,瑰奇俊秀。规划十五[1],工程百千,西电东送,南岭北连,费时九载,耗资兆钱[2],一旦功就,万物位焉。坝高无两,湖阔当先,高山作岸,尾闾泄川[3],仰接霄汉,俯冲溅烟,乃有胸怀超迈,浮想联翩,曾哂井底之观,特发登高之望,复知自然之造,别有南荒之巅。方其湖循五县,流控万里[4],淹没崎岖,分流蜿蜒,各随体势,极衍蚩妍。又其星岛棋布,天低月悬,湖心喧嚣,隈隩寂阗,禽兽窥饮,鳞甲戏渊。乃揽观其荟蔚[5],复骋思于太玄[6],递移心乎外物[7],遂涤志于龙渊。
绿树叠嶂,碧湖映峰,高丘啸虎,碧渊吟龙[8],龙吟凤和,景兴云从[9]。至其龙尾摆荡,湖派消溶,过眼青崖,迭见丹峰[10],迴合洲岛[11],攒簇茂松,水落石出,渚湿汀封,藤萝翠滴,岩麓泉淙,石门出岫,柔条映彤。若乃四水合脉,百舸通漕[12],溪接敖、赵,河汇仙、桃,前峡截水,后湖化涛,没茶马之古道[13],沉柏森之凉桥[14],遗晒羞之静女[15],邻掌印之石槽[16],漫乎龙虎狮象,浮其蝶象鲤[17]。乃各随自性,率舞游遨,或如五龙穿江,出逆鳞之脊[18],或似六潭伏兽,起罹难之号,或似古林漫衍,脱木叶之茂[19],或如巨象吸饮,入鲸吞之醪[20]




[1]此处谓构皮滩电站工程为国家“十五”规划工程之一。
[2]构皮滩工程总施工九年二个月(不含工程筹建期),电站总投资138.42亿元。
[3]尾闾,传海水所归之处。《庄子·秋水》“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
[4]自构皮滩电站截流成,飞龙湖水域延至余庆县、瓮安县、湄潭县、开阳县、息烽县、遵义县等5个县,计97.6平方公里。
[5]谢灵运《山居赋》:“徒行域之荟蔚,惜事异于西盘。”
[6]玄,本天之高远也;太者,大之谓。魏晋之际老庄之学兴,旁涉山水自然,旨归天道乘化,世称“玄学”。又,汉扬雄有《太玄赋》。
[7]语出《庄子·外物》。
[8]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深丘。”
[9]宋吴淑《事类赋·龙赋》引《疏》:“雕虎啸而谷风生,应龙吟而景云起。”
[10]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11]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12]飞龙湖主体属余庆县境,计支流四:敖溪河、赵溪河、平桃河、仙峰河。
[13]茶马古道在仙锋河流域,本半山开凿之隧道,长计八九里,通乌江南北岸。今没于湖水下200米。
[14]赵溪河两岸系凉桥相连,桥建于公元民国初,岸隔15米,墩高10余米,桥身以松及原木支立,计直径约1米。上有凉亭,以供行人休憩。后湖起桥被毁,今存桥址在湖水下十余米处。
[15]赵溪河北岸有山,甚奇特,似“太”字,形似美人舒张,两股间有柏树若干,故俗称“美女晒羞”。
[16]掌印石槽,即手印岩,在仙锋河景区,其壁有五指印于石槽,此印传为张三丰所留,张修道西南,修桥济民于袁家渡,仍以掌印罚山神。
[17]敖溪河景区有“六潭十八湾”,“六潭”即恐龙潭、老虎潭、狮子潭、鳌龙潭、象鼻潭、蝴蝶潭;龙潭河左为龙潭湾,右为大象山,前为鲤鱼塘,皆一地之胜景。
[18]赵溪河谷,山梁甚夥,中有五梁甚伟,如逼前山后退,旋使河道成“几”字形,民称“五龙穿江”。今五龙皆没水下,略可窥其鳞脊之石,以作遐想尔。
[19]古林,即平桃河之原始森林,毗邻龙家镇、大乌江大桥、江界河大桥,林地总面积2425亩,最高海拔820米,最低海拔450米,属典型砂页岩和石灰岩地形。古林郁茂,苍苍莽莽,树木丛生,本草繁衍。
[20]大象山,敖溪河“六潭十八湾”之别景,此地有一山脊梁自上延伸而下,直插彼岸。故河水至此迂行,远观似奔饮之象,故得名。


又其腹背莽莽,靴纹茫茫[1],水阔天低,山幽馥香,岑远岸纡,谷狭湖长,翠微映渌,白石蔽苍,野马[2]驻足,地衣[3]理妆。方其临水观揽,赡博殊方,朝映曦日,夕熠霞光,左拍泛滥,右击汪洋,前程泓澹,后继涟湟,时睹幽溆,延纳滥觞,始疑穷水[4],但见浃航。乃有山阿薜荔[5],涯渚萍藻,绝巘葛蔓,悬磴露霜,椿樗杜柘,梗楠梓桑,春萼烂漫,秋色琳琅;动类腾走,载嘻载惶,豵獾窜隐,豺麇走亡;鸟禽竞羽,载栖载翔,鲲鹄拍翼,鹤凫比航;鱼鳞弄渊,憩游相忘,鲂鲤湍跃,龟鳖潜藏,凡众类之族聚,衍浩瀚之未央,藉一水之辉映,织万象之华章。物覩类别[6],郁郁苍苍,水漫殊方,浩浩湟湟。石泉荫兮丛林薄,流波漫兮杜若芳,葛石磊兮长容与[7],帝子来兮沐兰汤[8],憺忘归兮开明镜,扫峨眉兮翔云冈。
尔乃龙首[9]高亢,碧波泓泓,静纳无量,动极未央。滟滟漫漫,浩浩汤汤,澹澹肃肃,汗汗洋洋,浅浅翩翩,渺渺茫茫,流兮离兮,浩兮漾兮,眇兮冥兮,倜兮傥兮,涟漪洪澜,潋滪沧浪,遥岑山海,漭瀁津梁。一自御野,爰显龙骧,水接湄瓮,地坼夜郎,北亘遵义,南走右广[10]。于时龙须连蜷,美髯三绺,水口辽阔,仪态万方,延溪傍沼,抱阜襟冈,萦汀纡岛,见龙引凰。河汉冥际,烟涛微茫,青黛碧鉴,赤壁[11]赭湘。其或峡连偃蹇,岸延舒张,蓊荟群籁,壁图羲皇,隰樊芊蔚,蚀渍鸿荒,蜷缭参差,蓊渤莽苍,古拙恍惚,狰狞彷徨,或闻九龙之啸[12],或正一帆之扬[13],或睹飞瀑之坠,或登蓬珠之乡[14],或赏戏鸥之鹭,或慕比鸳之鸯,或舒东皋之望,或赋清流之章,五色眦裂[15],万籁气涌,八音齐奏,一念意动。彼昼晦兮绮丽,方阴晴兮何所不同?彼四时兮代序,惟晦朔兮静燥其中,彼烟物兮浩淼,应云雨兮鳞甲[16]御风,列缺霹雳,天复鸿蒙,云青青兮形有无,水潺潺兮出碧泓,灵皇皇兮猋远举,览夜郎兮四海穷[17],运精攫爪,振鳞睨穹,赫飞霆动,擘波掣洪,时亢阊阖[18],复饮涧虹,倏然藏曜,乍现湖冲,合散昆冈,潜见渊洪,六龙施雨[19],九子[20]旁通,狴犴震电,囚牛运瞳,睚眦拍水,蒲牢附峒,负屃盘石,螭吻鼓洪,赑屃舒体,骖首蜷弓,狻猊汩波,嘲风举东,或嘘紫气,或鼓渌潼,或翻白雨,或戏苍穹,或欲高举,或欲俯冲,或驶极浦,或逞蟒雄。方其魂悸魄动[21],风定湖澄,嗟叹摛采,怔乎河清,寰宇溟涬,群龙遁形,涪江[22]驻足,水口遗聆。



[1]苏轼《游金山寺》:“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2]《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乃佛经之谓“阳焰”,即太阳光的幻影,古亦称为“海市蜃楼”。
[3]飞龙湖两岸之山皆覆盖藤蕨类植物若干,旧称地衣。
[4]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里。”陆游《游山西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楚辞·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荔苈兮带女萝。”
[6]《周易·乾卦》:“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7]飞龙湖电站堤坝处有一山,葛石磊磊,形似鳄鱼入水,其名曰“鳄鱼吞食”。
[8]主湖区有胜景曰“美女洗头”,盖两岸山峰对峙,一路低延至湖。此景具于湖成前,稗史载,此为夜郎王女踏青郊沐之景。旧有诗曰:“日月相随星作伴,苍桑岁月难入眠。不与情郎身相许,龙女洗头为哪般?”故曰“帝子来兮沐兰汤”。
[9]龙首,乃飞龙湖主景点,湖面最阔,其地处花山乡水口。
[10]水口即旧袁家渡口,湖水脉派两分,一分瓮安,一分湄潭,故其水跨瓮、湄、余三县,下文“美髯三绺”亦指此。又,此地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盖其北走遵义,南走广西。古人以右为西,故称“右广”,此犹“江左”、“江右”之谓。
[11]水口阔远处有一陡直赤壁,当地号为“九龙赤壁”。
[12]旧传,登水口祭龙台,观彼岸九龙赤壁,见龙显而知天命,谓能见一龙者将聚财,能见五龙者必显贵,能见九龙者当为天子。
[13]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潮来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4]水口湖区中有小岛,上立骊珠,为飞龙之用,得海外仙山之势,故称蓬珠岛。
[15]《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16]《家语》:“鳞虫三百六十,龙为长。”吴淑《龙赋》:“既为东方之宿,亦号鳞虫之长。”
[17]《楚辞·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18]阊阖,天门,《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19]《周易·乾卦》:“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又云:“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20]李东阳《怀麓堂集》称龙所生九子为狴犴、囚牛、睚眦、蒲牢、负屃、螭吻、赑屃、狻猊、嘲风;以下所引十龙袭此,其中螭首系另一说之子龙。
[2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枕席。”
[22]乌江古称涪江、黔江等。


于是耆宿惊愕,稚子坐听,一县图骥,万民造灵,名勒飞龙之寨,雕延飞龙之型[1]。方其功就,爰著声名,苗濮击壤,骚客来亭,水车灌溉,溪桥通行,阶柱浮龙,篱槛旗旌,蒲荪芹稗,藻蘩菱萍,芙渠华鲜[2],芰荷丰盈,田田叠叠,漫漫菁菁。于时转阁登高,收视显敞,蟠龙虬踞西岭,烟雨杳入东瀛,骊珠赫煌孤岛,石鳞嵯峨蒙溟[3]。观摩蜃爪,遂叹邹奭之技[4];极目态势,等闲卧龙之身[5];陟升高台,俯冲飞龙之野;敬祈帝佑,导夫玉虬之征[6]。尔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健之人,必居龙岗,飞龙引亢,群龙[7]呈祥,龙溪熙攘,龙家琳琅,大龙作息,二龙稼墙,小龙橘柚,魁龙扬场,龙洞饶沃,龙塘贮粮,龙背繁侈,龙林康庄。方其县廓而政通兮,遐迩其名扬[8],风雅而人和兮,淳朴而礼彰,幽远而深邃兮,峡高其湖长,比踵而趋骛兮,自强其贞刚,城廓简洁[9],农耕小康,迭纪进业,擢工抉商[10],五心四在[11],两司一堂[12],绍述懿德,宪章汉唐。
黄龙踊跃,潜龙进阳,群龙逞势,飞龙见湘,故其为人之祥和也,为龙,为群龙,为飞龙,可垂任公之钓[13],可棹渔父之歌[14],可作散怀之憩,可扬翰墨之波。方其架轻舟,荡中流,呼号子,作壮游,或挟江风,或越舸舰,或挂云席,或立梢头,或青云扶翼,或踌躇离忧[15],或进退维谷,或宏图远谋。尔来巨轮鼓浪,洪波泛流,飞廉呼啸,舟子沉浮,混汨汨兮,怳忽忽兮,聊慄慄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前路,通望乎渡头,澒洞[16]乎天涯,极滤乎沙洲,过眼历历,侧目啾啾,放怀冽冽,驻足溲溲。及乎楚子遗印,南明国倾维柱[17];翼王不进,天朝梦断贵州;杨公落寞,乌江阻隔故土;大错耿介,晓湖见说楚囚[18]。延睹求凤之台,振乎醒龙之骝[19],遂生破浪之勇,诞发踔历之谋。又其驻舟渺淼,风物尽收,陉岘沙渚,烟云丹丘,罗网鲫尾,南风良畴[20],风帆沙鸟,竹树羊牛[21],花草霜露,楼阁槛旒,千岛郁郁,千帆悠悠,双龙戏珠,两崖唱酬。遂有人文肇兴,先民胞之忧乐[22];阳气运动,发物与之劲遒[23];志虑忠纯,期勒石以显赫[24];精神疏瀹,启事业于运筹。斟酌乎动静,经纶乎春秋,神思于魏阙[25],志契于公侯,龙跃于渊,变化其咎,龙战于野,嘉会其尤[26],饵缁夥巨,海湖谬悠,旦旦而钓,期年吞钩[27]



[1]水口因飞龙湖之形成及此飞龙现世之传说,改为飞龙寨;有司乃于此处建 “天下第一龙形长廊”,龙形头东尾西,总长999米,宽4.5米,宽7.8米,龙头高度12米。
[2]谢灵运《山居赋》:“虽备物之偕美,独扶渠之华鲜。”
[3]与人造飞龙相对应,彼岸山势蜿蜒嶙峨,呈石龙之形,湖中有蓬珠岛,岛上立骊珠,应二龙夺珠之象。
[4]《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引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5]飞龙湖有卧龙庄,长龙所居之岗则为卧龙岗。
[6]龙首有祭龙台,设香火以祀。又,《楚辞·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7]群龙,此处虚指,启下文之龙溪、龙家、大龙、二龙、小龙、魁龙、龙洞、龙塘、龙背、龙林,此等皆为余庆县境内以龙命名之村镇。
[8]余庆为农业小邑,然其自给自足,政绩颇佳,屡获全国先进,邸报称为西部之“谜”。
[9]余庆曾获全国卫生文明县城、优秀小城镇建设之表彰。
[10]近年余庆开始发展工业与商业,其中以轻工业为要。
[11]余庆县府之功绩近年闻名遐迩者有“五心教育”、“四在农家”,皆当世滥觞之业。
[12]据《余庆县志》,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合白泥、余庆二长官司为余庆县,自此余庆之名延续之。今政通于一,文化亦相融合,故两司无隙。
[13]《庄子·外物》有寓言“任公子钓鱼”,后世常以任公子寓经世纶纬之大才。详见本段最后一条注释。
[14]《楚辞·渔父》有渔父鼓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世以渔父形容与世沉浮之隐者。
[15]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离忧也。”
[16]澒洞,绵延弥漫之谓。贾谊《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17]南明总兵印,据《余庆县志》,该印背有阴刻宋体铭文一行:“永字一百五十五号”,印把左右则阴刻“署总后标总兵官防”、“永历二年(1648年)十一月礼部日造”;印面竖刻阳文篆字二行,每行四字,即“署总后标总兵官防”。飞龙湖石家洞石壁有字曰:“楚子荥阳弘林永历元年(1647年)”,据考此印当为楚子荥阳弘林而遗留,印之主人系南明总兵王祥,故乃南明抗争兴亡史之见证。
[18]翼王石达开、杨公杨升庵、大错钱邦芑,事见上文“或斜断骓路,将指天问之戟,……开少移他山之记,升庵叹箐口之谪”诸条注释。
[19]卧龙岗今有求凤台,醒龙台。前者承姻缘之祀,后者则承望子成龙之祀。骝,良马,喻人才。
[20]陶渊明《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又《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21]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22]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3]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4]古有勒石记功以垂后世之说。汉司马相如《封禅文》:“勒功中岳,以章至尊。”
[25]《文心雕龙·神思》:“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间,神思之谓也。”
[26]《周易·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文言》释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
[27]《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介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悬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世亦远矣。”



若夫形寄山水,归去桃源,理棹孤舟,攀搴纷繁[1]。眄澄湖于缥缈,目澹波而盘桓,纳清辉以流憩,滋浥露而在樊,望阳崖之云气,默阴峰之鸟喧[2],邈东壑以结念,见南山而忘言[3]。尔其停策泗滨,舍枻拂萌,披云跻险,扪葛援荆[4],入林薄惟意惬兮,迷不知其所行,深林杳以幽晦兮,下多雨而昧明,苔滑难进,胁息以听,猿狖攀条戏,天鸡和风鸣,云岫拂身畔,野渡舟自横。方其结茅屋,就条茎,淹留幽远,栖息峥嵘[5],弄月潺湲,荷锄阴晴,春陟苍莽,秋慕落英,夏逐湖派,冬钓长鲸,或饮流瀑之飞溅,或食玉央之晶莹,或赏菡萏之映蔚,或应颉颃之嘤鸣[6],乃悟首阳之高洁[7],啸襄阳之风流[8],临大湖以洗耳[9],傍西岩以放钩[10],振褐衣于岗阜,濯长足于清流[11],耀皓天之白日,移姑射于长洲[12],钱刀意气[13],一归沉浮,功利名相,悉散龙丘,参差群籁,适我行休[14],烂漫物理,乘化远游[15]
若乃碧揽万倾,桡纵一苇[16],旦发极浦,夕舣石矶,漫漫清水,冉冉霞霏,款款蝶蜒[17],簇簇翠微,岸窈窕兮连光景,石嵯峨兮出水围,船容与兮驰宿莽,人犹夷兮散余晖,浮光耀兮泛金紫,锦鳞泳兮翻黄肥,沙鸥翔兮来翩跹,杂花烂兮染芳菲。斯乃适意造化,荡舟心许,或送夕阳,或迎素月,或歇茶烟,或消酒力,或奋鸣筝,或弄箫笛,或采文风,或受荡涤。尔来左饮雄黄,右赋离骚,遥望美人,惟抚琴操,凛兮有高洁之性,淡兮散名士之醪[18],踌躇兮若烟云之渺渺,潇洒兮若雨雪之瀌瀌[19]。其或金乌渐炽,憩者时增,俊男倩女,商贾尼僧,舟舻衔接,车马相承,乃有妖童倾船,媛女敛绫[20],少年戏水,闺秀却矜,舰竞甲第,舻发湖亭,乘风兮御电,激浪兮泛泾,歌发兮巅狂,嗃叫兮沧溟;呼白兮调笑,临水兮安宁,孩童兮袒惕[21],良侣兮温馨。于时青春激荡,情性遄兴,初缓衣带,复褪罗绫,或偃仰于湖表,或坐卧于渚磳,或摇曳于浅渚,或舒张于碧澄[22],沐兮浴兮,虚畅畅兮,遨兮戏兮,乐陶陶兮,泳兮荡兮,眇曼曼兮,浮兮沉兮,意适适兮;观兮望兮,目盈盈兮,呼兮应兮,嚷扰扰兮,戏兮调兮,情款款兮,歌兮吟兮,声喧喧兮。雅怀举,情性张,琴棋博,诗酒香,峡谷偃,山水苍,白昼短,高会长,如梦如幻,亦舒亦张,如痴如醉,亦沸亦狂,落落穆穆,漫漫洋洋,惚惚恍恍,迷迷茫茫,浩浩瀚瀚兮其乐未央!
造化如何?飞龙荡波。北客未已,主人赋歌,歌曰:
飞龙汤汤兮,大块[23]茫茫,
大樽大瓠兮[24],何以两行[25]
耽安乐以无极兮,遂蹶痿[26]以腐肠,
孰与用九于群龙兮[27]?散鸱夷[28]而徜徉。



[1]谢灵运《初去郡》:“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垧。遡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2]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3]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
[5]谢灵运《归涂赋》:“停余舟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又《山居赋》:“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意得。”
[6]张衡《归田赋》:“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7]首阳,即首阳山,在洛阳东北。古隐士伯夷、叔齐二兄弟曾隐于此。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8]孟浩然,唐代诗人,终生隐于襄阳未仕,故亦称孟襄阳。张祜《题孟处士宅》:“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9]临湖洗耳,晋皇甫谧《高士传》:“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庄子》中也有类似记载。
[10]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11]左思《咏史》其五:“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12]《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餐风饮露。”
[13]汉乐府民歌《白头吟》:“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古人入世质言之分此“意气”、“钱刀”二类。
[14]王羲之《兰亭诗》:“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又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理,试用此道推。”《楚辞》有《远游》篇。
[16]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

[17]杜甫《曲江对酒》:“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

[18]《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曰:“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19]踌躇,自得貌。《庄子·养生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瀌瀌,雨雪很大的样子。《诗·小雅》:“雨雪瀌瀌。”
[20]萧绎《采莲赋》:“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21]袒惕,脱衣袒身。
[22]易闻晓《海口赋》:“于是青春激荡,血气冲扬。畅纵无碍,恣肆其狂。……偃仰坐卧,摇曳伸张。”
[23]大块,古指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
[24]大瓠,大樽,《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25]两行,这里指不执着于用与不用的偏执度,而保持天道的自然均衡。《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郭象注:“任天下之是非。”
[26]蹶痿,指脚痿缩。枚乘《七发》:“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
[27]意出《周易·乾卦》,参见本赋第三段“德止至善,群龙无首焉”条注释。
[28]鸱夷,指船。


作者

唐定坤,字履霜,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南雅诗社社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