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方:【诗经】小雅小明注译

 远山星际 2021-01-05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十方:【诗经】小雅小明注译




小雅小明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
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怀顾!岂不怀归?畏此谴怒。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复。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榖以女。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注释:


艽:音求,荒远。
离:即罹,遭受。
毒:荼毒。
大:太。
共人:恭人,尽忠职守的人。
罪罟:法网。
除:辞旧。
聿:乃。
惮:即瘅,病苦。
奥:即燠,温暖。
蹙:急迫。
自诒伊戚:自致其戚。
兴言:起焉。
出宿:不家宿。
靖:敬。
神之听之:神其听闻之。
式榖以女:将致善与汝。
介:即匄,给予。

今译:


明朗的上天,照耀着俯视着下方的土地。我向西方行路,来到荒远的野外。从二月的吉日出发,到现在历尽了寒暑。
我心中忧虑,这种荼毒太辛苦。思忖那些尽忠职守的人,眼泪落下如雨。怎么能不想着回家,只是畏惧这法律的网罗。
昔时我离开的时候,日月刚刚转到新年。现在说起什么时候回家,一年又到了尽头。思忖唯独我一个人,我的公务竟这么多。
心中忧虑,身体劳苦而没有闲暇。思忖那些尽忠职守的人,心中眷念回头望。怎么能不想着回家,只是畏惧遭到谴责和发怒。
昔时我离开的时候,日月刚刚转暖。现在说起什么时候回家,政事又越来越催得紧迫。一年又到了尽头,人们也开始采蒿收获豆子。
心中忧虑,这是我自己找的这些烦恼。思忖那些尽忠职守的人,有起来工作风餐露宿。怎么能不想着回家,只是畏惧我做好的事情出现反复。
叹息你们这些卿士大夫,不要总是安然而处。要恭敬谨慎对待你们的职事,跟正直的人交往。神如果听到这一切,将赐善福给你们。
叹息你们这些卿士大夫,不要总是安然歇息。要恭敬谨慎对待你们的职事,交好这些正直的人。神如果听到这一切,将赐给你们大福。



赏析:


诗中的共人,即恭人,尽忠职守的人,是作者自称。作者在诗中,描述自己二月徂西,至于艽野,离寒暑、事孔庶、采萧菽,直到岁莫而不得归。而末二章则劝诫那些卿士大夫们不要太安逸。诗很浅显,但反复咏叹,来表达心中的忧虑。这与《四月》、《北山》所表达的感情是类似的。而诗中以共人和君子相对比,突出君子们恒安处安息,在京城享清福。而告诫君子们要靖共尔位,正直是与,则表明当下的君子门不共于位,不与正直,与《四月》、《北山》所表达的同样一致,即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当然,这仅仅是作者一个人在外面奔波,感觉所有人都亏欠了他而已,并不能说明当时的政治混乱。而从作者“畏此罪罟”、“畏此谴怒”、“畏此反复”来看,这是个文官政治成熟的时期,或许如《北山》中“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是作者受到不公正对待,但从国家治理角度,应当是个完善而成熟的执政机构所为。
本诗与本什其它篇一样,都是以“我”来叙事,而表达的感情也是自己的强烈的忧虑与不满之情,属于宏大叙事之类的作品消逝,个性开始彰显的时期,这应当是在国家和政府的权威遭到过破坏,人性复苏之后的结果。参照《采薇》、《出车》,可见本什的作品在个人感情的表达上更加浓郁,因此其创作年代,也应当在《采薇》、《出车》之后。而本诗又是政治成熟时期的作品,因此应当属于宣王中后期。至于《毛诗序》称此诗的主题为“大夫悔仕于乱世也”,纯属臆测,不足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