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调的背后必有隐情

 介子平 2021-01-05
离去的是风景,留下的是人生,人只能意识到意识里留下的意识,心有期,必有成,当意识里只有美好信念时,美好才会被觉察。但凡事务,一果多因,复杂问题简单化后,便成一果一因。

老年大学里的习画者,眼中只有吴昌硕、齐白石,学舞蹈者,眼中只有戴爱莲,白淑湘;鼓着孩子学钢琴的家长,眼中只有郎朗,鼓着学网球的家长,眼中只有李娜。殊不知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那是一个人以实力撑起了整个领域,巅峰之下,积土成山,而你自己十有八九会成为积土。尽管谁也不知自己能走多远,谁也没有把握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别开来,未分胜负的赌局,存在输多赢少的概率。那些临了回不去故乡的人,灰头土脸,黯然无光,自不会引人注目,成为话题,沉没成本之高,不忍细算。

书店醒目处,畅销书摆放,作者风光签售,遂有潮流错觉,对写作成功产生乐观想法。然出书热,读书冷,每位畅销书作家的背后,躲着无数个自费出书的作家,还躲着无数个买不起书号的作家。免费创作,免费阅读,免费分享,即便低成本赚个流量,无人问津。只有伟大的学生,没有伟大的老师,别人的故事再好,无以复制。

大成者谦逊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年纪轻轻,体重不轻,无心专业,只想出名。学术研讨会,学术最不重要,串会归来,三更半夜不下网,晒出一堆会标下与人的合影。非时作息,阳不归根,一身的疲倦;物欲难止,壮火难抑,一脸的茫然。

大众传播对人的影响,是一次二级传播过程,来自大众媒体的影响,首先到达舆论领袖处,再将其内容转述,在不对称的平衡中,矫诏般传递给下游的粉丝。误导的风潮,洋洋洒洒,蜂拥而至,再巨大的谎言,都能拐弯抹角冠冕堂皇表达,再卑劣的残忍,都能在历史的元词中找到概念。然内中只有一个真实之核,艰涩到可以理解,但无法接受。要么接受,要么改变,而有能力改变者,正是有意误导之人。

许多人抵触忠告,对充满暖意的陪伴、体恤的附和,太过依赖。意见一致,且有共鸣,相互理解中,先是个性隐藏,后是主见放弃,由此,清醒者学会了糊涂,勇敢者习惯于懦弱,其高明之处,飞絮乱心,令人迷魂。懵然无识者,遇到长袖善舞之人,越发如坐云雾,如坠烟海。强调的背后,必有隐情,自生活中得到一切,多数人却不愿接受常识。抱团从众,本性使然,《乌合之众》归纳原因:“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为此阿伦特提示,“思想的外在表现不是知识,而是分辨是非和美丑的能力”,正是无声思考、自我对话,赋予预防绑架的警觉。即便醒悟,时光怎会倒流,重回歧路的节点,自我救赎,也就亡羊补牢,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没有挤不出时间,所有托词,皆内心的犹豫,决断的迟疑。想睡,处处是床,找理由求安慰,处处是事后的附会。阴晴不定,逢事皆双标,有些话可慰人,不可慰己。感染时疫,汗出病减,真相虽曰残酷,终有直面之时。睁只眼闭只眼,揣着明白装糊涂,乃达观之人;随遇而嫁,只涉有奈与无奈,随遇而安,无关积极与消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