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市精神,重在人文|张智敏·早茶夜读660

 早茶夜读 2021-01-05
  

660 |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都市精神,重在人文


文/ 张智敏
51岁,产业智库负责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读完《中国都市史》掩卷思考,头脑中首先蹦出来的是这首中学时代就背熟的诗,回想起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都市,没有不是因为那里对人文的重视而吸引了一个个超牛的人而成名的。
前几年开封花了好多的钱钱,修了一个比杭州西湖大几倍的开封西湖,到现在,也就是开封的一湖水地,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到那感受西湖的美的都没有多少人,只能算是开封一个有超大水景的市民公园,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知名的杭州西湖,就是因为杭州西湖,不仅仅是景美,更在人文。
开封西湖
这十年,我走过的城市有800多个,其中县级600多;深入到乡镇的数量远远低于县的数量,是因为乡镇没有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去做工作,就忽视了那里。如果去,一定是因为那个乡镇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今天继续有发展力,哪怕衰退,也有其衰退的道理让人有研究的愿望,否则,这样的乡镇根本就抽不出时间去看的。
这二十多年,我自己一个人或者约朋友一起去过的名人故居比较多,对出现这样名人的城市的关注往往就会因为这里有这个人物。比如到文山,就一定会去楚图南故居去看看。
到广东中山市的中山公园,就对孙逸仙的认识多了一些质的改变。
记得2007年11月,跟随北大哲学系的同学一起去安庆,参加由安庆市佛教协会举办的纪念朴老百年诞辰佛教音乐会。那天晚上的主持人是我陕西乡党、同学释宽容,我们去前,已经在他任主持多年的三祖寺受教一周,感受颇深,这就为参加赵朴初先生百年诞辰佛教音乐会打下了一定基础。对于安庆,我现在的认识就是赵朴初的家乡,别的概念性的东西就很少。
去年因为工作关系,去了高密,对莫言的认识就不仅仅是他的作品上的了,再看他的作品,往往会联想到他的家乡。
这几天在商州老家,又带人去了贾平凹故乡棣花感受先生浓浓的创作气息,受益匪浅。那里正在从乡村振兴上做文章,未来能否有贾平凹博物馆的建设计划,我想一定会有。
前几天关注到木心博物馆定位是以“梦想抵抗现实”的博物馆,对乌镇的关注就不仅仅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了,正好上月7号在嘉兴,听说距离乌镇已经很近了,要不是急着飞海口,就会去那看看了。那样的话,这篇文章也就能真实的描述出对乌镇及木心纪念馆的感受了。
当然,近期对高邮的关注,是基于汪曾祺纪念馆的设计问题。想当年我在清华主编《建造师》杂志的时候,与设计院、施工单位的头头脑脑探讨设计与施工问题,就涉及到知名建筑物的同质化的问题。比如这两座名人纪念馆在清水混凝土材料与技术上的表现就是这样容易引起争议。
这几年,我还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两个地方,一个叫哀牢山,一个叫门头沟。前面那座山严格意义说,与都市很远;后面那个沟,也仅仅是北京六环边的一个小区域,但在我的眼里,它们都是这个时代特有的都市代表。这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分别出现了其代表人物,并且因为这两个代表人物的出现,密切了这两个地方与大都市人们的关系,比如哀牢山就好像是昆明的一个飞地,有多少名人雅士到那里拜会褚时健,不拉近他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与这里的距离?比如门头沟,自从2016年10月牟其中先生的到来,积极地组织了多次南德智慧文明生产方式研讨会,把这里变成了新生产力的研究场,就引起了很多追随者的关注。所以,当每次我驱车前往牟老那里的时候,就有一种朝拜的感觉,在南德食堂吃饭,就跟多年前到柏林禅寺,到三祖寺吃斋饭一样,“食不言,寝不语”的智慧都在这里了。
与牟其中先生(中)在一起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又想起了郭沫若先生所作的那首抒情诗——《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亮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星空,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就让我们带着祝福,多多关注一些与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体验相关的都市吧。无论是从那里的人、景、生活氛围,还是故事、经历和精神,只要关注了,就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棣花水庄泥沟山顶劳作的老人

今晚二条

金鸡巷,汪曾祺第一次密接老舍

遇见将来自己的直属领导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去同质化与求异质性| 收获了不该有的安慰| 身在异乡非异客|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去同质化与求异质性|杨早·早茶夜读657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