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是教师不自觉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最是教师不自觉
作者:李广生

今天上午,受朋友之邀,前往北师大,与来自全国20余个省的县级教育局局长、科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交流教师培训机制创新的话题。每次去北师大上课,心里都会惶恐,“北京师范大学”,仅仅这个名字,就让我满怀敬畏。 此生不幸,未能置身其间,接受其浸润,此生有幸,居然能够走上他的讲台,难免会惴惴不安、诚惶诚恐。

教师需不需要培训?这似乎是个毋庸回答的问题,世界各国均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也许是对这一答案的无比确信,遮蔽了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培训的前生今世》,讲述教师培训从福利到奖励、从奖励到任务、从任务到负担,这一颇为吊诡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一篇文章《让我安安静静的教书》,引发众多教师的共鸣。培训已然成为影响教师“安安静静的教书”的罪魁祸首,让很多教师“痛恨不已”。岂不是吊诡?——培训的目的是让教师好好的教书、把书教好,培训的结果却是让教师不能“安静的教书”。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这一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用“教育人生”和“生命课堂”的相关理念建构本次交流。有人说教师是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事业,职业论受到批评,事业论受到追捧,于是,又一个事实被大家齐心协力地掩盖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把教育视为事业呢?用以谋生的手段,这一定义未免低俗,确实难以承担教育本身的伟大使命;可是,毕生奋斗的事业,这一定义是否有些过于高不可攀呢,让教师不由自主的望而生畏,甚至望而止步?在我看来,教育对教师而言,就是一种生活,或曰一种人生,选择教师作为职业,便是选择了教育人生。正因为如此,教师真正需要的培训,就不仅仅是专业的培训,就不仅仅是理念、方法和技术,而是如何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我们为教师提供的培训,如若不能与教师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的内在需求产生共鸣的话,培训则会成为负担,甚至是干扰和阻力。

何谓人生,说到底就是生命价值的实现。人最可宝贵的便是生命。人的一生,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不懈追求的,便是让自己的生命更加饱满、精彩。除此之外,其他的好像都是附属。“生命课堂”的立意即在与此。课堂的生命意义、知识的生命价值,都需要教师来实现,但不能以牺牲教师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为代价。若是不能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人们就不能指望教师把生命的种子带进课堂、播散在孩子心田。我们给教师的培训,是否关注了他们的生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培训就是帮助教师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中国教师可以说是最不自觉地一个群体,这样说可能会让教师反感,但我认为这是事实。教育改革为何这么难、转变教学方式为何这么难、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难题,固然有现实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认的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中国教师最为缺乏的是自觉意识,积极的、主动的、理性的创新意识。在《这是为什么》一文中,我曾写道:明知道学生不感兴趣,却还要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明知道讲台下的孩子心不在焉,或根本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却依然津津有味的喋喋不休。这是为什么呢?兴趣是最后的老师,这几乎是被公认的真理,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都信奉的教育原则。但是,为了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不少教师宁愿牺牲孩子的兴趣,并宁愿为兴趣消失后,后续学习所带来的巨大困难和痛苦买单。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教师是不是天生的缺乏自觉意识?不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教师最不自由。正因为最不自由,所以才最不自觉。教什么,有教材替教师做主,教到什么程度有课标替教师做主,怎么教有教参替教师做主,自身怎么发展,又有培训替教师做主。如此看来,教师自己能做主的少之又少,就像是一部教书的机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既然没有自由,何谈自觉?所以,我不希望培训,再次成为束缚教师成长的枷锁。也正因为如此,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通过培训解放教师,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让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