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义之顺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顺义之顺
作者:李广生

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名为《消失在顺义地区的契丹人》。短短的不足两千字的文章,从唐开始,直至现代,用白描手法,为顺义的历史沿革、权属变迁,以及顺义地区汉民族与契丹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勾画出一幅清晰的简笔画。虽不是顺义人,但工作生活在这里已六年有余,感情日深,便对这里的历史和文化,还有风土民情,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篇文章,给我补了一课,让我对这块土地,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了一份更为深挚的情感。

看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顺义之顺,乃是归顺之顺。一个名字的背后,是大唐王朝对契丹部落的统治和分化,这其中,既有战争又有和平,既有臣服又有反叛,既有契丹部落的瓦解,又有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大致了解这些之后,再看顺义这个名字,便有种沉甸甸的沧桑感。带着好奇,查阅了很多资料,看得头晕脑胀,却理不出一条清晰的线索。

唐朝末年,中央政权失去对各地军阀的控制,割据势力蜂起,天下大乱,在一片杀戮和征战声中,大唐王朝落下历史帷幕,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长达53年的大分裂时期,直至宋朝建立,史称“五代十国”。而正是在此背景下,契丹人走上历史舞台,在中国北方建立契丹帝国,先定国号契丹,后改大辽。大辽在中国北方盘踞了210年,一直与统治中原地区的大宋王朝对峙,双方围绕“燕云十六州”多次发生争战,著名杨家将的故事便发生在这个时期。直到“澶渊之盟”签订,宋辽边境才换来百余年的和平。

本是辽国臣属的女真族异军突起,在白山黑水建立金国,并迅速壮大,不断向辽发起进攻。辽国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宋朝看到机会,背弃与辽的“澶渊之盟”, 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国,借机收复“燕云十六州”。辽国灭亡,宋的目的虽然部分的实现,但引狼入室、养虎成患,金国壮大后,觊觎中原,于是便有“靖康之耻”,宋朝偏安江南一隅,史称南宋。

在这期间,中国的西北部,还存在一个政权,是党项人创立的西夏政权,大宋王朝在西夏和大辽的夹击之下,日子相当难过。金灭辽之后,继续向宋施压,屡屡进犯中原。而与此同时,大漠深处的蒙古族快速崛起,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大江南北,宋、金、西夏,先后灭国,元朝建立。

曾经显赫一时的契丹民族,被金消灭后四处逃亡,已经从世界族谱中消失。有国二百余年,曾在中国北方纵横叱咤风云的一个民族,竟然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他们的后人去了哪里、现在何方、是被敌人绞杀殆尽、还是与其他民族融为一体,恐怕是一个谜。

朋友的这篇文章,追溯了这段历史,让我想到,顺义的很多地名、风俗,与这段历史有着很深的渊源。顺义之顺,并非顺风顺水、顺心顺意之顺,而是归顺、顺服之顺。不过这无所谓。明朝建立后,汉族人重新掌握政权,顺义降州为县,名为顺义。在顺的后面加了义字,寓意和境界全然不同。何为义,义谓天下合宜之理,所以才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执言,君子寓于义。顺义所顺之义,乃为此义。我甚至猜测,顺义人的血脉中,还残留着契丹的基因——金戈铁马的剽悍、无所畏惧的骁勇、敢爱敢恨的性格。

朋友跟我谈论作文之法,这是我的弱项,虽然写了不少东西,但于作文之法,确无心得,更不敢说指导别人。只提了一点建议,即:融入更多的情感。写事、记人、状物、摹景,甚至叙史、说理,若是不寄予某种情愫,写出的文字便会失魂落魄。套用一句网络语:哥写的不是文章,是情。

下面是朋友的文章。

消失在顺义地区的契丹人

北京顺义 王润

京郊顺义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西汉初期(公元前202——前195年),汉高祖就在这里设立了狐奴和安乐两个县,属渔阳郡管辖。现在的顺义城兴建于唐朝初期,用以安置从东北内迁而来的契丹部落。“归顺州、归化郡,本弹汗州。贞观二十二年,以内属契丹别帅,析纥便部置。”(出自:《新唐书·地理志》。按:别帅,副统帅。析……置,将某个行政区域分开,重新划分归属。)公元648年,有八个契丹部落,因仰慕大唐帝国的威仪,在部落联盟首领的带领下,风风光光地归顺唐朝。唐太宗在对这些契丹部落大加封赏的同时,又担心契丹人难以管理,将来会联合起来造反,便以部落为单位,分别将他们安置在不同的地方。其中,纥便部落的首领率众内迁,在如今顺义老城区的位置筑城安居,设立弹汗州。

    弹汗州虽是大唐帝国的领土,但由契丹人按照本民族的习俗治理,并享受朝庭的优待。这一点,类似于现在的民族自治地方。武则天时期,因不满汉族地方官员的压迫,边境的契丹部落暴发大规模叛乱。武则天一方面沉着应对,派兵镇压,另一方面不断安抚已逐渐汉化的弹汗州契丹人。令她欣慰的是,心血没有白费,安抚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弹汗州契丹人没有加入这场持续四年多的叛乱之中。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皇帝为了嘉奖这些有功的契丹人,将弹汗州赐名为归顺州,意即真心诚意归顺大唐帝国,同时给地方官员加官进爵,并破格提拔世袭的州刺使做归顺郡王,官居从一品。唐朝中期推行过短暂的“改州为郡”政策,归顺州因此又改名为归化郡。但十六年之后,又恢复了归顺州的名称。到了唐朝末期,归顺州开始被人们简称为顺州。

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顺州因为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所以一直处在各路人马你争我抢的蹂躏中,饱受战争的苦痛。石敬瑭为了消灭敌人,坐上皇帝的宝座,不惜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做干爹,并将连同顺州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公元938年)。从此,顺州脱离汉族政权的统治,成为了辽国的领土。顺义地区与契丹民族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起来。在顺义地区已发掘的辽代墓葬中,出土了很多契丹民族风格的随葬品。

辽国凭借燕云十六州雄踞北方,在北京地区设立析津府,统辖包括顺州在内的广大平原地区。迫于强大的军事压力,位于中原地区的北宋王朝不得不每年向辽国进贡。

据说,在顺义牛栏山上,建有一座辽代的墩台。当年萧太后常站在此台上,眺望沿潮白河北上,满载北宋进贡来的粮食及物资的船队。彼时,辽国兵强马壮,四方宾服,萧太后的心情该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后来,人们称这座墩台为萧太后望粮墩。

转眼过了一百八十多年,伴随辽国的国运由盛转衰,一直想要收复北方地区的北宋王朝,趁机与逐渐强大的金国联合夹击并打败辽国。根据宋、金两国的事先约定,顺州于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被划归北宋的版图。宋徽宗给顺州赐名顺兴郡,还命人撰写《复燕云碑》来歌功颂德。但好景不长,就在宋徽宗仍然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时,金国分兵两路对北宋发起了进攻。昔日的战场盟友转变成了相互厮杀的仇敌。两国刀兵相向,结果北宋军队一击即溃,甚至望风而逃。顺兴郡由此被纳入金国的版图,并恢复顺州的旧称。后来,金国定都北京,顺州则成为金国的京畿重地。

从唐到金的数百年间,顺州始终处于契丹人与汉人杂处地区。这段时期,契丹人不断向汉人学习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汉人在衣食、起居等方面也在向契丹风俗靠拢,两个民族不断趋于融合。金国统治时期,更是自上而下推行汉族教化。顺州地区的契丹和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加快了汉化过程。

到了元朝,契丹人都被划入汉人之列,契丹人及契丹文化就已经基本消失。换一个角度讲,现在顺义地区的汉族是由古代汉族、契丹、女真等多民族融合形成的。

契丹民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顺州的名称和行政区划在元朝依然存在。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重新划分了全国的行政区域。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顺州被降州为县,改称顺义县。这是顺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典籍里。顺义县的名称和行政区划历经明清两代,并一直延用到解放后。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制,设立顺义区。顺义区经济发展迅速,是北京市重点发展新城之一。远离了历史硝烟,如今顺义地区的各个民族和睦、融洽地生活在祖祖辈辈耕耘过的土地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