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了,顺义我可爱的家乡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别了,顺义我可爱的家乡

作者:李广生

《顺义——我可爱的家乡》是依然在顺义区小学使用的地方教材。上个世纪90年代初,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序幕。此次改革在课程管理和设置领域的两个最明显变化是,三级课程的确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三级课程体系中的地方课程在很多地区是空白,而综合实践课程是个新生事物,一没教材,二没课标,但课时不少。地方课程开什么、综合实践怎么搞,成为摆在区域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顺义——我可爱的家乡》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一方面它填补了区域教育地方课程的空白,另一方面它为一线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抓手。

教材的主编是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的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研员——张景林。

与景林老师相识已有七年。七年前,我加入这个团队,与景林老师成为同事,后来成为朋友。七年的时间里,他给了我很多鼓励、支持和帮助,他给我的忠告,至今记忆犹新。

三年前,我想深入一个学科,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打算和他一起承担小学综合实践的教研工作。他不怪我冒昧,也不认为我不自量力,反而给我送来一大堆资料,让我先熟悉熟悉、学习学习,并提醒我:教研员不容易,承担一个学科的教研工作,面对全区的一线教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明白他的潜台词,心里充满感激。作为长我几岁的老兄,他的这份胸怀和热情,让我感动。

景林老师是个沉稳的人,不急不躁,烟酒不沾,跟个老大哥是的。七年的相处,没有见他急赤白脸过,唯有说起他研究成果,才表现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待人热情自不必多言,为人坦荡,做事严谨,就连着装都是一丝不苟。生病期间我曾去探望他一次,西服笔挺,衬衣整洁,裤线笔直,连个褶都没有。头发整整齐齐,脸刮得干干净净,坐在沙发上,腰板挺直,精神饱满,底气十足,谈笑风生,既不见倦容,更不见病态。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心里很乐观。“或许是误诊。”我心里想。得知他病情加剧,我竟然不信,怎么会呢,怎么会呢,怎么会呢?!

“三阶段六课型”是景林老师的得意之作,也是多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的成果,更是他指导全区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思路。综合实践课程提出并进入到中小学课程体系后,各级各类专家对它寄予厚望,赋予它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对于这些一线教师并不买账,宏大的理论背景和高远的教育价值他们并非不关心,他们更关心的是具体工作如何开展。《顺义——我可爱的家乡》填补了课程和教材的空白,但课怎么上、活动怎么搞,教师还是迷迷糊糊。于是,景林老师带领他的教研团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六课型”的操作策略。

“三阶段六课型”简而言之即是:一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和活动总结阶段。在每个阶段要上好两种课,共有六种课型。活动准备阶段包括选题指导课和方案交流课,前者的任务是提出问题,确定小组主题,后者的任务是交流计划,明确活动方案。活动实施阶段包括方法指导课和中期交流课,前者的任务是指导活动方法,后者的任务是解决活动困难。活动总结阶段包括展示指导课和展示交流课,前者的任务是整理资料,做好展示准备,后者的任务是展示交流,总结评价反思。

不仅如此,景林老师还提出综合实践的四个“制宜”:1.因地制宜——依托身边资源,2.因校制宜——抓住学校特色,3.因人制宜——走进学生生活,4.因时制宜——关注社会热点。选择主题活动的四个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2.面向学生生活,3.关注亲身体验,4. 强调活动综合。

几年前,我曾在一次教研会上建议教研员开展主题研究,选准一个方向,持之以恒的研究下去,必然能修得正果。就是在那次会上,景林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他的研究。这么多年来,他和他的研究团队,还有一线教师,一直在“三阶段六课型”这条路上执着探索。这个扎根于顺义本土的草根研究,不仅在实践上取得丰硕成果,在理论上也日渐丰满、渐成气候。也是在那个会上,景林老师讲完他的研究成果,动情的说:我认准了这条路,这辈子就搞“三阶段六课型”了。

一语成谶,景林老师走了,带着他的“三阶段六课型”。病假期间,听说他还参与一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还跟教师强调“三阶段六课型”。

景林老师给我的那些资料,大致看了一下,还给了他。还资料的那天,在中心旧址他的办公室,我们聊了一会。他鼓励我加入这个学科,也谈了对这个学科师资的担忧,言之谆谆,情之切切,音容笑貌,如在昨日。

从平谷回来的路上,接到景林老师爱人的电话,语气很平缓,她说:景林,走了。

课改进行到现在,上级主管部门加强了对教材和课程的管理,曾经是空白的地方课程北京市已经出版较为规范的教材,留给区县一级的空间越来越小。《顺义——我可爱的家乡》这本由景林老师主编的教材尚未通过终审,作为实验本使用。

怎么走了,景林老兄,教材还没有通过终审呢!您就这样和它告别了吗,《顺义我可爱的家乡》,那可是您的家乡啊?

今天有会,不能再送景林老师一程,老兄,一路走好。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