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挑战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挑战

作者:李广生

《拐杖》是京版语文教材小学五年级的一篇课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我”带着为丈夫购买的拐杖乘坐公交,拄着拐杖站在车厢里。一个小姑娘以为“我”是残疾人,几次要把座位让给“我”。“我”怕伤害小姑娘的爱心,就隐瞒了自己不是残疾人的事实,但没有坐到座位上。就在这时,一个小伙子坐到了让出的位子上,小姑娘很气愤,想去阻止那个小伙子。“我”安慰小姑娘,谎称自己马上就要下车。车到站后,“我”装作一瘸一拐走下车,下一辆车来后迅速登上。上车后“我”收起拐杖,以免爱心再次受到伤害。

在两所学校听了这节课后,我和教师探讨了以下问题:

1.文中主要涉及几个人物?

2.用一个词或简要的一句话,概括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大家给出的共同答案是:三个人,“我”、小姑娘、小伙子。

“我”是善解人意的人,理由是:1.隐瞒实情,保护爱心,2.提前下车,避免冲突;

小姑娘是乐于助人的人,理由是:1.主动让座,热心助人,2.敢于制止不良行为;

小伙子是自私自利的人,理由是:1.抢占座位,2.不听劝阻。

“对于这三个人,大家还有其他评价吗?”我问参与研讨的教师,大家摇了摇头,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

教师阅读文本后得出的结论,将成为引导孩子思考的方向。教师总是刻意的或无意的把自己的结论作为学生思考的终点,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自己已经设计好的路径上。所以,教师没有质疑的意识,很难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教师没有多元化的理解,学生只能异口同声。教师研修的最大价值在引发思考,而不是传递观念或方法。如何唤醒教师的质疑意识?

于是,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我'善解人意,小姑娘乐于助人,他们身上有缺点吗?小伙子自私自利,他的做法有可以理解的可能吗?”

大家陷入了深思,有人开始提出不同观点……

“'我'是善解人意的人,为什么没有意识到,拿着拐杖登车并拄着拐杖,一定会引起别人的误会,仅仅是粗心吗?”

“小姑娘是乐于助人的人,为什么当别人拒绝帮助时,还要反复要求对方接受帮助,强迫别人接受帮助是乐于助人吗?直接去拉扯抢座的小伙子,是鲁莽还是勇敢?”

“小伙子是自私自利的人,但是,他抢座是否有难言之隐,比如:加了一宿班,极度疲惫;突然身体不适,需要座位休息。如果这样,是否可以理解?”

“车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座、不坐、抢座、下车,是怎么引发的?谁是肇事者,什么是导火索?”

……

我把这些问题摆在大家面前,引发大家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新观点、新想法不断出现。

有人说:要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的影响,不要成为别人的麻烦。盲人走夜路提着灯笼,不是为自己照亮,而是为别人提供方便。

有人说:出于好心而掩盖真相,不一定得到好的结果,直言相告不一定造成伤害。

有人说:帮助别人之前要先征得对方同意,这才是尊重。

有人说:要引导孩子勇敢,但不要鼓励孩子鲁莽。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

……

如此丰富的观点、如此多元的理解,如果出现在课堂,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属于语文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但是,因为教师已经形成固定的认识,就把这些都忽视了、遮蔽了。挺遗憾的。教师是质疑的开启者,也是质疑的终结者。课堂也许是思想的摇篮,也许是思想的墓地。“有质疑”的课堂,通常从教师的质疑开始。

几天前,我亲身经历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登上3路公交,我站在车厢中部。时间不长,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老爷爷,您坐这里。”转过身,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五六岁的样子,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小姑娘的旁边坐着一位老人,也不是很老,估计是孩子的奶奶或姥姥。她慈爱的看着孩子,目光中满是赞许。但看到转过身来的我,略显尴尬。她把孩子抱到座位上,想把这件事打发过去,没想到孩子很执着,又从座位上溜下来,拽着我的包说:“老爷爷,您坐这里。”坐还是不坐,我很犹豫。坐吧,不合适,不坐吧,小姑娘会不会失落?

我把自己的“窘遇”发到朋友圈,请大家讨论。绝大多数朋友给出的建议是:坐。不要辜负孩子的好心。

当时我没坐,我的想法是不能骗孩子。于是,我笑着对小姑娘说:“谢谢你,小姑娘。可是,你看我是老爷爷吗?”小家伙看着我,有些迷糊。老人拉过孩子,想要告诉她,我暗示老人不要干预。小姑娘看了一会儿我,突然说:“你好胖啊。”没想到孩子这么说,把我逗笑了,又追问:“胖就是老爷爷吗?”小姑娘又端详一下我,转过头小声对老人:“肚子好大。”老人提醒她要有礼貌。我又追问:“肚子大就是老爷爷吗?”小姑娘没回答,看着我。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发问有问题,孩子可能不理解,于是换个问法:“你好好看看,应该叫我什么?”“胖叔叔。”小姑娘笑了,我也笑了,对她说:“叔叔不累,你坐吧。以后我们把座位让给年纪大的爷爷。”

有人问我,为什么把一件小事搞得这么复杂。我的回答是:我把这次与孩子的交流当成一个教育事件,教育不能简单化处理。通俗的讲,简约而不简单。

一篇课文,可以教的简约,但不可以想的简单,哪怕是一篇小学生的课文。这就需要教师向自己发出挑战,挑战自己的观念、挑战自己的思维方式、挑战自以为正确的认识、挑战想当然的习惯、挑战盲目服从的意识……挑战的过程就是向自己发出质疑的过程,教师学会了质疑,自然会把质疑带进课堂;课堂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育人生也会发生变化。

从事教学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特别是感觉到自己成熟了之后,教师往往会陷入到发展的“危险之地”。停滞不前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隐患:

1.对思考越来越冷漠:不就这点玩意儿嘛,有啥值得思考的,再说了,前人都研究透了,咱还研究啥!

2.对教材越来越依赖:听说教材调整,哪怕是具体内容和篇目的微调,也满心的不乐意,心里想,旧教材刚熟悉,新教材又来了,这不瞎折腾吗!

3.思维方式越来越固定:就应该这么想呀,不这么想还能怎么想,大家不是都这么想嘛!

4.创新意识越来越淡漠:教材是国家编的、教参是专家写的、方法是教研员指导的,照着做就行了呗,还有啥可创新的,瞎创新!

这四种不经意间形成的意识,它们综合作用,把教师困在一个“危险之地 ”。在这里,他们感受不到教学的乐趣,逐渐滋生对工作的厌倦,刻意放大困难,牢骚满腹,逃避责任,内心充斥着苦闷,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对教师而言,成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让教师快速成熟,也许会让教师步入倦怠。

教学是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无限可能蕴含其中。但是,教师可以轻易地把它变成一件毫无挑战的事情,可以把它简单到只需要记忆和背诵,可以把它变成机械的训练和枯燥的重复。

挑战,请向自己发出质疑!

开学的这几天,一直在讨论“有质疑”的课堂,这是“生命课堂”的第四大特征。下面一周,我打算完成对第五大特征“有生成”的论述。为便于大家阅读,我把相关文章的链接列在下面,欢迎批评,欢迎转发分享。个人认为,《质疑的悖论》和《质疑的困境》这两篇文章最有价值,但阅读量出奇的少,也许是我的判断有问题。

1.异口同声——课堂上最可怕的事情

2.如何唤醒装睡的人

3.教师有主张,课堂有质疑

4.质疑的悖论

5.质疑的困境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