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老师”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小老师”

作者:李广生

很多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习惯以“小老师”自谓,无论年龄大小;社会上的一些人也常这样称呼中小学教师,但不是当面。仔细琢磨一下,这个称谓挺有意思的。“小”和“老”是一对反义词,却同时出现在对“师”的称呼中,到底是小还是老,让人一头雾水。

“老师”明显是个尊称,这个“老”字不仅仅指年龄,还代表人们对教师学识、人品、性情的期许,希望教师具有长者的风范、智者的通达、仁者的胸怀,所以用上这个“老”字。“老”体现了敬意。然而前面又加了个“小”字,则反映出人们对教师的真实态度,敬意之外有些许的轻视,就像在“老百姓”前面加个“小”而成为“小老百姓”一样,“老板”前面加个“小”字变成“小老板”,大致也是这样的效果。

常年和小孩子打交道,干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教的也都是些加减乘除等基础性知识,中小学教师难免不被人视之为“小”。大学教师因为带的是大孩子,教的是高深的知识,通常情况下不会被称为“小老师”。如果你曾和中小学教师有过密切接触,就会发现他们真的很小。比如:1.他们的视野小。大多数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甚至对国家大事都不甚关心了解。2.他们的事业小。每天都忙里忙外起早贪黑,但主要精力都用于处理这些琐碎的事务:上课捣乱、下课淘气、教室卫生、同学矛盾、作业不按时完成等等。3.他们的心眼小。着急、上火、生气,是教师的家常便饭,但是在外人看来,让他们忧心忡忡或是火急火燎的事,根本不值得较真儿,更没必要为此大动肝火,简直是小题大做。4.他们的学问小。虽然很多人不承认这一点,但大多数教师的知识水平都局限于自己所教的学科和学段。5.他们的心愿小。很少有人想通过教师这个职业实现多么伟大的人生目标,一个学生的进步、一节课的成功、一次考试取得理想成绩,就让他们心满意足。

一方面人们不吝溢美之词夸赞教师伟大崇高,另一方面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如此之多的客观上的小,所以,“小老师”这一称谓可以说是中小学教师作为一个矛盾体的真实写照。

自从本学期把主要精力用于关注教师以来,我发现身边的很多教师经常性的陷于矛盾之中,就像“小老师”这个称谓一样,在两个极端之间纠结。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识到教育要立足长远、面向未来,但大部分教师都更为关注眼前的得失成败,甚至不惜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发展;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理解教育是个慢功夫,但大部分教师都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让孩子发生质的飞跃;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清楚地知道教育需要安静,但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身不由己的投身到对热闹的追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明白考试成绩真的不能证明什么,但还是有那么多的教师一门心思的抓考试成绩;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但依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热衷于整齐划一的管理……一方面是伟大崇高的使命,一方面是繁琐细碎的工作,处于中间地带的教师不仅矛盾纠结,而且迷茫困惑。

我希望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有误,因为我发现有些教师,可以说是数量不少的教师,渐渐地适应了“小”,而把“老”的含义淡忘了。仅就教学方面来说,很多教师钟情于小策略、小技巧,对那些一抓就灵的方法情有独钟,并美其名曰“真招”。数学课上,带着学生一步一步的解题;语文课上,带着学生一句一句的分析,英语课上,带着学生一个词一个词的朗读;科学课上,带着学生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完成实验……从知识的传授方面来看,确实扎实有效的完成了任务,但如果从思维的培养和长远发展来看,这些小妙招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不仅如此,它们还会阻碍学生真正的智慧的形成,因为青睐小聪明而扼杀了大智慧。所以古人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从小事做起,从小处入手,对于做事来说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逻辑,但对育人来说就可能存在巨大的局限性。因为教师对“小”的过于关注,必然会引导并造成孩子也热衷于对“小”的追求,从而影响他们的格局的发展和思维的拓展。

我经常和教师就课堂教学进行交流,很多时候我会问教师一个问题:能不能干点大事、用一些大问题引导孩子。有的教师表示反对,因为他们担心知识目标得不到有效落实,有不扎实的嫌疑。有的教师表示支持,但他们最大的难题是打不开思路,想不出大问题,规划不出大事,他们通常的回答是:我们这些小老师,能干什么大事?老师被“小”束缚住了。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在我看来已经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小学教师确实是“小老师”,我们面对的学生和工作都以小著称,但也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想一些大问题、谋划一些大事情,涵养自己的大胸怀、大智慧和大境界,因为我们做的是基础性工作,需要我们用几块大石头为孩子的人生奠基。我不反对从小处入手,但我更倡导从大处着眼,也因此更反对用小恩小惠诱惑教师。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