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头春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两头春

作者:李广生

今天是大年三十,农历狗年的最后一天,恰逢立春节气。这就是意味着即将过去的狗年有两个立春,俗称“两头春”。也意味着即将到来的猪年,是没有立春的一年,俗称“无春年”。

“两头春”的年份又叫“孤鸾年”,因为“两头春”有第二春、二度春的意思,预示婚姻不稳定,所以民间有“孤鸾年”不宜结婚的说法。“无春年”又叫“寡妇年”,也有不宜结婚的说法。都是迷信,而且信的人不多。

造成“两头春”的原因是闰月的设置,这一年就变成13个月。闰月的设计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一方面弥补了朔望月纪年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另一方面平衡了寒暑和节气。农历被使用了几千年,直到今天依然沿用,就是因为有闰月的存在。历法的发明我一直觉得是个谜,若是没有天启神喻,古人是如何发现岁月的规律的,并又把它计算的如此精确?

十九年七闰。也就是说十九年中有七年是“两头春”,有七年是“无春年”,剩下五年才是单立春的年份。十九年中只有五年适合结婚,那还不把少男少女急死。这类民俗,包括本命年的禁忌,适合你的可以讲究一下,不适合你的就可以弃之不顾。属猪的人猪年就不能结婚吗,就会不顺利吗?信它干嘛!你以为自己真的是一头猪吗?

信则有,不信则无。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为我们找好了出路:如果你担心那些坏的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不信;如果你希望那些好的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信。信啥有啥,怕啥来啥。心理学上的“墨菲定律”与此有相近之处。老人们常说:倒霉的事哪来的?都是你自己想来的,想着想着,它就来了。心中若是有鬼,则会半夜敲门。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大年三十,辞旧迎新,春回大地,岂不两全其美?但正赶上值班,这让老母亲很不爽。她多次问我:“你们学校咋不雇个人看着?”跟她解释不清。如果我告诉她我工作的地方不是学校、没有学生,我是教师但不教书,她会不安的,一定觉得我不务正业。“老小孩儿”需要哄着。我告诉她今天值班可以给一大笔钱,是平时值班的好几倍,她才勉强认可。经历过匮乏年代,她对钱非常看重,舍不得乱花一分钱。白天不懂夜的黑,没有过过苦日子的人,是决不能理解的。

人们总是倡导相互理解,说实话,这很难。每个人的性格包括他的思维方式,都是他的经历所塑造的。我曾说过,那个真实的你不是藏在你的心底,而是孕育于你的经历和选择之中。你可以尝试去理解一个在爷爷书房和奶奶的背上长大的孩子,但你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这段经历在她的生命中打下什么烙印。你没有体验过就不会知道,爷爷的书房发生了什么,奶奶的后背什么感觉。你不会理解为什么鸽子在人群熙攘的广场上自由踱步,流浪歌手的脸上为什么没有悲戚,他们在街头快乐的歌唱,那么好的猪下水居然扔掉,牛排却冒着血津……所以,更重要的是包容。

年轻时曾以为理解是包容的基础,先有理解才有包容。岁数越来越大,见过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多了,便渐渐地明白,哪怕不理解,也可以或是也应该包容。

理解是包容的基础,但不理解不是不包容的理由。

今晚是除夕,多少人不远千里万里赶回来,为的是和家人一起守岁;家的概念在中国人心中至高无上,牢不可破。过年,回家,一声令下,几亿人同时行动,南来北往,东奔西走,蔚为大观。人类规模最大的迁徙,每年都在这片土地上演。假如真有外星人,俯视地球看到这一幕,该会作何感想?

“爆竹声中一岁除”。温良敦厚的中国人用如此激烈的方式辞旧迎新。新年到来的那一刻,上千万吨火药同时点燃,花炮齐鸣,光焰冲天,流光溢彩,惊天动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此壮观,多么神奇的民族。

戊戌年的最后一天,人们再次迎来立春。好吧,让我们拥抱春天,像春天出发!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