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药基本知识及安全使用

 摘文缘 2021-01-06

 农药是用于防治农、林、牧以及环境卫生的病、虫、草、鼠等灾害的化学药剂的总称。农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误食,就会造成药害、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为了更好地使用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下面对农药的基本知识及常用农药作一些介绍。
  一、农药分类
  农药种类很多,为便于识别和使用,常根据原料来源、用途、作用方式等进行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杀虫剂。防治害虫的药剂,如乐果、敌敌畏、万灵。这类药剂只能用来杀虫,不能用来防病。
  2、杀螨剂。用来防治螨类的药剂,如克螨特、双甲脒等。
  3、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瑞毒霉、百菌清、代森锌、粉锈宁等。
  4、杀线虫剂。用来防治线虫的药剂,如铁灭克、克线磷等。
  5、杀鼠剂。用来防治鼠害的药剂。
  6、除草剂。用来除草的药剂。
  7、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的药剂。
  (二)按作用方式分类
  按作用方式分类,可把杀虫剂(杀螨剂)分为下列几类:
  1、胃毒剂。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百虫、杀鼠剂等。
  2、触杀剂。通过接触表皮或渗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除虫菊等。
  3、熏蒸剂。以气体状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敌畏、溴甲烷等。
  4、内吸杀虫剂。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输导、散布、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害虫在取食植物组织或汁液时,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乐果等。
  5、特异性杀虫剂。对害虫有特殊的作用,但无毒,如拒食剂、不育剂、驱避剂等。
  同样按作用方式分类,可把杀菌剂分为下列几类:
  1、保护剂。在植物感病前,喷布覆盖于植物表面,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侵染危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等。这类药剂应在发病前施用,发病后病源物已侵入植物组织内部,再施药就无效。
  2、治疗剂。在植物感病后,施用药剂能从植物表皮渗入植物组织内部,但不能在植物体内输导、散布,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消除病症的药剂。如代森铵、百菌清等。
  3、内吸杀菌剂。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在体内输导、散布、存留,杀死或抑制病原物的药剂。如瑞毒霉、乙磷铝(克霉灵)、粉锈宁、托布津等。
  4、铲除剂。在植物感病后,施用药剂,在植物表面(或渗入植物组织内)与病原物直接接触,可杀死病原物的药剂。如甲醛、五氯酚等。
  5、防腐剂。不能杀死病原物孢子,但可抑制病原物孢子萌发的药剂。如硼砂、硫酸亚铁等。
  二、使用农药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为安全、准确、有效地使用农药,在工作中应十分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农药的用量及浓度,农药的混合等问题。
  (一)农药的毒性
  一般来说,能杀灭病虫害的药剂都是对人畜及其他动物有害,对作物和环境有一定副作用的化学药剂。因此充分认识农药的毒性对人、畜及其他动物,对作物、对环境的毒害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农药对人、畜的危害分直接毒害和间接毒害。直接毒害 是由于农药与人畜接触而进入人身体内部,产生直接毒害作用;间接毒害则是由于药物通过土壤、流水、植物、食品等中间物体的传递,最终对人、畜产生毒害作用。
  农药对动物的毒害作用,通常分为急性、慢性和亚急性三种毒性类型:
  1、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是指动物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一次摄入大量药物,在短时间内(一般为48小时内)引起的急性病理反应。通常以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表示,单位是毫克/公斤体重或毫克/升。
  2、亚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是指供试动物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三个月左右),连续摄入一定剂量药剂(低于急性中毒的剂量),逐步引起的病理反应。
  3、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是供试动物在长时间内(一年以上)连续摄入一定剂量药物,缓慢表现出的病理过程。
  农药毒性不仅有上述三种反应,而且还可以反映到对其后代的影响(如致畸等)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导致生态失去平衡等严重后果。
  (二)农药的安全使用
  农药对动物都有毒性。因此在使用时就要十分注意对人、畜的安全。在充分认识所使用农药的毒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穿戴好衣服鞋帽,不让皮肤直接接触药剂。
  2、戴好口罩、防毒面具,防止药剂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内。
  3、深埋盛药的包装物和用剩的药液,不能随便丢弃包装物和用剩的药液。
  4、不能在人、畜饮水和鱼塘水源头处清洗施药用具和盛药的包装物等。
  5、避免在高温、烈日下施药,避免迎风喷洒药剂,以免引起操作者中毒。
  6、施过药的作物和被药液污染的植物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食用,以免引起人、畜、禽、鱼等中毒。
  7、若发现人出现中毒症状,应尽快离开施药现场,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8、农药保管要专人、专库,并防止泄漏和为灾。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要发生药害,污染环境等。
  (三)农药的浓度和稀释浓度表示方法
  农药的有效成分,即含量和具体使用中稀释倍数的表示方法,是农药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表示方法:
  1、百分浓度法。百分浓度即表示100份药剂中,所含农药有效成分的份数,用符号“%”表示。如40%的乐果乳剂,即表示1公斤乐果乳剂中含有0.4公斤的乐果有效成分。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表示商品药中药剂的有效成分含量。
  2、百万分浓度(ppm)法。百万分浓度表示100万份药剂中含农药的份数,符号是“ppm”(或微克/毫升,克/立方米等)也有称为“单位”的。如施用100ppm(或1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即表示取100克农用链霉素,加入1000千克的水,兑成药液进行施用。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表示田间施用农药时的稀释浓度。
  3、倍数法。倍数法表示药剂中稀释的数量是原农药数量的多少倍。如用40%的乐果乳油剂1500倍液喷雾,即表示取1份乐果要加入1500份的水兑成药液进行喷施。倍数法用来表示田间施药时稀释农药的浓度。
  4农药常用浓度各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为了准确地掌握农药的浓度,掌握好农药浓度各种表示法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浓度表示法主要是百分数、百万分数和倍数三种,这三种浓度表示法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例子说明。
  假如用含千分之一40%的乐果乳剂来杀灭蚜虫,当用百分数来表示时就写成1/1000的药液;如果用倍数法来表示时,就可写成用40%的乐果乳剂1000倍液来杀灭蚜虫;若用百万分浓度来表示,就可写成用1000ppm的40%的乐果乳剂来杀灭蚜虫。简单表示三种药液浓度的关系可写成:
  1/1000药剂=1000倍药剂=1000ppm药剂
  (四)农药的混合使用
  在农业生产中,一种作物,一丘田,往往同时发生几种病、几种虫害,或既要防治病虫,又要追肥。这时,为了达到同时兼治几种病、虫或促进作物健壮生长的目的,往往就把几种农药或化肥混合使用,这样既扩大了防治对象,节省了劳动力,还能使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1、农药混用的几种方法
  (1)杀虫剂与杀虫剂混用。胃毒剂与触杀剂、熏蒸剂混用;触杀剂与内吸剂、胃毒剂混用。如敌敌畏与乐果的混用。
  (2)杀菌剂与杀菌剂的混用。如代森锌与代森铵的混用。
  (3)杀虫剂与杀菌剂的混用。如乐果与代森锌混用。
 另外还有杀虫剂、杀菌剂与化肥混用,杀虫剂、杀菌剂与除草剂混用等多种混合使用方法。
  2、农药混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认识农药的化学性质。农药几乎都是化学药品,就其化学性质来讲可简单地分为中性、酸性、碱性三大类。
  中性药剂:各种合成、植物性农药、不含钙的各种化肥及一部分无机农药。
  酸性药剂:主要有硫酸铜、氟硅酸钠、白砒、过磷酸钼等。
  碱性药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硫酸钙、代森铵、肥皂、石灰等。
  (2)各种化学性质农药之间的混配原则。中性药剂与中性药剂,酸性药剂与酸性药剂、中性药剂与酸性药剂之间不产生化学和物理变化,可以互相混用。而酸性药剂与碱性药剂之间,碱性强的药剂,如石硫合剂、松脂合剂与碱性药剂之间不能混合使用。
  (3)出现下列几种情况不能混用。
  乳剂兑水混合后出现上有漂浮油层,下有沉淀现象;
  可湿性粉剂、乳粉、浓可溶剂兑水混合后出现絮结和大量沉淀现象;
  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不能与杀虫剂、杀菌剂混用。
  农药混合后使用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在具体操作应用时,要注意试验和观察,以免造成药害和不必要的损失。
  (五)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1、全面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的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铵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
  2、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23种) 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久效磷、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杀虫脒、除草脒、二溴氯丙烷、二溴乙烷 、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甘氟、毒鼠强、毒鼠硅。

3、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的农药(19种):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  

4、限制使用的农药(2种):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限制使用的作物是茶树;氧乐果限制使用的作物是甘蓝;特丁硫磷限制使用的作物是甘蔗;丁酰肼限制使用的作物是花生;外,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氟虫腈自2009年10月1日起,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在我国境内停止销售和使用用于其它方面的含氟虫腈成分的农药制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