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芳华》背后的女人,莫言说她是懂得小说技术的人

 阿年282 2021-01-06

原标题:《芳华》背后的女人,莫言说她是懂得小说技术的人

电影《芳华》正在影院热映,它唤起了一代人的热血青春记忆,一些当年的老兵更是组团观影,在观影中几度哽咽落泪。谈起这部电影,有一个女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电影的编剧严歌苓,电影《芳华》算是严歌苓的自传体电影。莫言说她是懂得小说技术的人,人又长得漂亮,称她为美女作家。可她对“美女作家”这个称谓并不喜欢,她说:“人们叫某某为女作家或是美女作家,但他们从来不称一个人为男作家。”(来源:伍佰艺书画网)

她更愿意称自己为文字佬,这是香港对于作家的称谓。确实,她的文字产量也是惊人的,30多年间,她基本每年写一本书。可称为最勤奋的作家。同时,由于受到美国专业的作家训练,她笔下的文字很有画面感。让很多导演一眼就看中,认为适合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她1958年出生在一个文艺家庭,爷爷严恩春是留美博士,他是托马斯 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首位中译者。电影《归来》便有他的影子。电影《归来》,张艺谋导演,巩俐、陈道明主演

她的父亲是著名作家萧马,我们熟悉的电视剧《铁梨花》便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

她的童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和我们如今小朋友的童年是没法比的,她从小就看到了人性中的恶。1967年文革开始,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因为不堪忍受运动的折磨,而服用安眠药自尽。幼小的严歌苓看见“原来一个很高很细长的人抽筋抽成了很短”。可想而知这给她的童年带来的阴影。严凤英的丈夫苦苦哀求要救救她,造反派却要她先坦白。严歌苓没有看到后来更可怕的事情。图为:严凤英

那时候严凤英被认为是国民党的特务,死后,尸体被开膛,造反派要在里面找到“发报机”、“照相机”等特务的证明,结果一无所获。严歌苓12岁的时候考入成都的部队文工团,小小年纪就被派往去西藏当文艺兵。那里生活条件很艰苦。在情窦初开的15岁年纪,她毅然爱上了一位青年军官,给这位年轻军官写情书。

没想到的是这位年轻军官却背叛了她,把她给供了出来。严歌苓被要求一次又一次的写检讨交代自己的事情,并当众念出来。她感到受尽了屈辱。还好她挺了过来,后来她为了忘记这段感情,主动要求去对越南战争前线,她看到一个个年轻的活生生的生命,被从前线抬回来成了残缺的身体,战地医院的走廊里都充满了血腥味。她从这时起就深深感到和平的珍贵。图为:电影《芳华》

88年赶上当年的出国热,她也去美国读书,他的第一任丈夫李克威申请去了澳大利亚,过着夫妻两地分居的生活,不久李克威提出了离婚的要求,这让她备受打击。她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给人端盘子,做保姆。做保姆的那家小孩淘气,经常戏弄她,让她误以为是自己把天花板弄裂了。让她心中忐忑,“一个月挣的钱不够赔的”,后来才得知,天花板在这家人搬进来的时候就是坏的。

在美国的留学生活,既忙碌又紧张,她学习很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作品《少女小渔》投稿到台湾文学杂志便获奖了,导演李安买下了这部小说的剧本改编权,她获得了1.4万美金。这对当时的她可谓是雪中送炭,这次合作之后,台湾导演朱延平、香港导演李翰祥纷纷购买了她别的小说的改编权。图为:电影《少女小渔》

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劳伦斯,一位当时的美国外交官,在当时的年代,她被美国FBI认为是中国派来的间谍,要求接受调查,他的丈夫也被要求要么离开严歌苓,要么放弃外交官的身份。他毅然选择了爱情。这时候严歌苓心里是温暖的,有这么一个男人深深爱着她,她很知足。过了些年,中美关系松动,劳伦斯又被作为外交官派到非洲。她便全力支持自己丈夫的事业,跟着去了非洲,做起了专职的外交官夫人。图为严歌苓与丈夫劳伦斯

她对自己的写作事业全力以赴,为了写《小姨多鹤》,三次赴日本考察,住在当地村民的家里,了解日本人的心理;为了写《归来》,远赴大西北,组织当时的劳改干部召开座谈会;为了写《妈阁是座城》,她去澳门的赌场亲自下注,感受赌徒的心理;为了写《第九个寡妇》,深入到河南的农村去体验生活......她,就是严歌苓,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