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万米高空上演“生死营救” 南京这名乘客果断救了男孩一命

 夜鹰急救训练营 2021-01-06

红框图片为原文

夜鹰解读:

航班上,如果儿童突发气道问题,不是异物吸入梗阻,就是诸如过敏喉头水肿,哮喘之类的疾病发作,确实危急,如果是呼吸问题引发意识丧失,可不是晕厥这么简单,而是昏迷,是非常危重症表现。

夜鹰解读:

无论什么疾病导致的意识丧失,掐人中都没有急救作用。晕厥的不掐也醒,昏迷的掐不醒,心脏骤停的掐着等死。

夜鹰解读:

6岁左右孩子发烧,上飞机前状态稳定,突发意识丧失,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有呼吸杂音,伴有全身抽搐,这是一个典型的热性惊厥的表现。谈不上面临生命危险,也并非呼吸不畅缺氧导致昏迷。而是热性惊厥发作导致的意识丧失,在全身抽搐时呼吸表现为不规律、急促、口鼻可以有唾液泡沫溢出。

夜鹰解读:

没有吃东西可以基本排除异物吸入,没有癫痫却不排除此次不是癫痫。而对于感冒发烧的幼儿,突发全身抽搐,热性惊厥的诊断很容易得出。无论是热性惊厥还是癫痫,现场处置的原则基本一致。绝大部分癫痫和热性惊厥抽搐,都会在5分钟之内终止,也很少会有窒息风险(除非是癫痫持续大发作),你所要做的就是让他安全(保护,避免二次损伤)、安静(不掐、不按、不塞)的抽一会儿,在抽搐结束之后观察呼吸状态,再相应继续下一步处理。

夜鹰解读:

癫痫和热性惊厥发作时产生的口鼻泡沫,不需要吸出来,只需要擦拭掉溢出的即可,并不会造成窒息。如果现场急救需要如此“献身”,那我们做现场急救科普就完全没有价值了。吸入他人体液到嘴里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任何急救现场都不需要这样做,用嘴吸不具备急救价值,也不具备普及价值。所谓“浓痰被吸出后,孩子的呼吸立即变得顺畅了许多”实际应该是,抽搐自行缓解,呼吸自然变顺畅好多。

夜鹰解读:

热性惊厥(癫痫)在抽搐结束的即刻,患者会仍不清醒,再过一段时间,才会睁眼,但仍疲倦和茫然,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交流。所以在抽搐结束之后,让孩子自然休息,要睡就睡,并不会出现再次痰液阻塞气道的情况。

夜鹰解读:

很敬佩王医生这种担当,这是医护人员职业素养的体现。夜鹰也是南航机上医生志愿者,每次乘坐南航飞机,乘务员都会过来聊几句,问如果在机上出现紧急情况,我是否能提供帮助,每次我都欣然同意。

夜鹰解读:

急救不是靠“舍己救人”,而是靠更高效安全的手段。就算是痰液堵塞气管,靠施救者的嘴(孩子吸奶的方式)是吸不出来的,能吸出来的,都是在嘴里的。而如果施救者开放声门全力去吸,施救者本身就陷入误吸风险,更不值得提倡。

在国内,医护人员的急救训练仍存在很多不足,很多时候其急救措施处在“想当然”“本能”的一种非常“朴素”的阶段。

所谓文中“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多医务人员在那种情况下都会做的。”,第一,并没有很多。第二,如果有很多,这是很糟糕的,急需改变,需要急救能力的提升。

再次强调,这个孩子并非痰液梗阻造成窒息昏迷,而仅仅是惊厥抽搐呼吸不正常,看起来像痰液阻塞。在抽搐的时候,施救者无法判断气道情况,应该在抽搐结束之后再评估。实际上,如果真正的浓痰或者固体异物造成的梗阻窒息昏迷,在专业急救到达前,使用胸外按压冲击,是更安全和更高效的急救方式。

夜鹰解读:

非常敬佩前辈们这种精神,他们如同神一般,无所畏惧,拯救病患于水火。如果是夜鹰遇到扁桃体术后出血,血凝块堵塞气道,我会第一时间将患者俯身或侧卧,拍打其背部,同时启动科室急救,取来负压吸引装置。不要说来不及,所有的来不及都是没有准备,而作为耳鼻喉科室,不能没有准备。

文中“这种危急的情况非常多,甚至由此形成了一种职业的本能反应。” 看到这句,我莫名感觉恐怖,频繁用嘴吸痰,为何不能未雨绸缪,为何不做系统流程优化?所以我宁愿这是记者使用夸张的手法。最后规劝,每个记者都需要学点急救术,否则这样的传播为祸甚大。我看到这消息都上央视新闻了。

夜鹰,好好的一个正能量,你为什么这么“残忍的”撕开?

因为夜鹰担心有一天,我们的同道会因为去拿吸引器没有用嘴吸而被患者家属告上法庭,说我们耽搁了急救;也担心同道们沾沾自喜于正能量而忽视了自身专业和系统的优化改进;也担心如此“舍己救人”“奋不顾身”的急救方式会吓退那些想学习急救的公众。而实际上,我们可以有更高效、更安全的急救方式,这需要大家放下固有思维,一起学习、推动正确急救的普及,而不要单纯沉溺于正能量。

关于热性惊厥急救的详细解读,看视频

关于更多急救主题学习,扫码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