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迟子建:一位当了作家的中师生

 阿年282 2021-01-06
迟子建:一位当了作家的中师生

今天,智能的网络给我推荐一篇文章《迟子建:一位中师毕业的副部级作家》。

对于这位作家,我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没有读过她的作品,也不了解她的人生经历。因为看到中师生字样,我点开 了这则2020年6月份的文章。

文章说,2020年5月,著名作家迟子建当选为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成为了一位副部级领导干部。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3年就发表了处女作《沉睡的大固其固》。

迟子建的创作成就很大。她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雾月牛栏》第一届,《清水洗尘》第二届,《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第四届)。她还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茅盾文学奖,并入选新中国建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新作短篇小说《炖马靴》在文坛反响很大。

文章透露了迟子建的近况。她独自居住写作。她的丈夫在2002年春天,也就是她38岁的时候因车祸逝世。

这是一位被作家“耽误”的老师。

我专门去查询了一下“大兴安岭师范学校”,网上已很难找到这所学校的信息。

迟子建:一位当了作家的中师生

在一篇介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文章中看到,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所公办专科学校,是由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学院(资源)、大兴安岭林业学校、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大兴安岭林业师范学校、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卫生学校、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大兴安岭分校)合并组建而成。

这所“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在一个美丽的名字, 有一个和其它师范学校共同的命运,被升格或合并。

1964年,迟子建出生于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市。

迟子建的父亲爱喝酒,爱写字,会拉小提琴和手风琴,是一位豁达又浪漫的小学校长,她的名字是父亲取的,因为很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父亲给自己的二女儿取了「子建」的名字。

高考时,迟子建写了一个女学生高考不中,受不了压力而自杀的故事,她认为写得荡气回肠,结果作文因“跑题”,只得了8分,所以她只考到了大兴安岭师范学校。 1981年,进入大兴安岭师范学校中文专业学习。1983年,开始写作。

迟子建:一位当了作家的中师生

1984年,在黑龙江省塔河县第二中学担任教师;同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85年,在大兴安岭师范学校担任教师。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

34岁那年,迟子建与黄世君结婚。当时,黄世君是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委书记,尽职尽责,工作非常忙。2002年5月3日,黄世君奔赴塔河途中突遭车祸.

2006年,北京十月出版社推出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致答谢词时,迟子建说:“一个人也许不该记住荣誉的瞬间,但我要坦诚地说:这个时刻、这个夜晚会留在我的记忆当中。因为我觉得来到这个颁奖台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我的故乡,有森林、河流、清风、明月,是那一片土地给我的文学世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要感谢大兴安岭的亲人对我的关爱,还要感激一个远去的人——我的爱人,感激他离世后在我的梦境中仍然送来亲切的嘱托,使我获得别样的温暖。”

“我想把脸上涂满厚厚的泥巴,不让任何人看出我的悲伤”

爽朗与忧伤兼具,温暖和苍凉并存,从冰天雪地走来,出入烟火人间的作家。迟子建,看上去生活遇冷,但是笔触细腻温暖,把点点信念存在心尖。于朴实的文字间透出深深的震撼。

苏童写他眼中的迟子建,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每年春天,我们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

迟子建:一位当了作家的中师生

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首位)、一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的作家,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今后,我们的《中师生》公众号,将更多的寻找、关注有中师生经历的各界人物,以纪念一段逝去的芳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