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刷题,有效管用还不伤娃!

 jcycc 2021-01-06

ID:haidianpangbaba

昨天的文章,引发了一些争议,我却不准备回应了。在这条舆情面前,我本可以假装当裁判,左右各打50大板,却非要下场当一次反方辩手,而且措辞激烈。个中的苦衷,不知几人能懂。

有的读者说:胖爸,你也不是普通人啊!如果读者中确实还有很多人觉得连我都不是普通人,那这篇文章就写对了,而且呐喊声还可以再响亮一点。认知是可以辩证的,但是方向却必须坚定。先过程努力,再结果佛系,这是基本逻辑,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和稀泥。

不管怎样,翻篇了翻篇了,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想把握命运,靠嘴是没用的,还得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去。

01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史上最难的开学竟然已经都过去三个多月了。再过一个多月,又该期末考试放寒假了。

这一个多月,夜长昼短,出行受限,正是鸡娃的大好时间。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鸡娃的一个重要方式——刷题

当然,这个话题,也可能会面临一些质疑。

“我们是素质教育,才不搞题海战术呢”

“我们爱孩子,才不想让他这么受虐”

“刷题的那是做题机器,才不要孩子当小镇做题家呢”

说实话,跟不相关的人我也懒得费什么口舌,但如果是咱们公号的读者,我发自肺腑的劝你一句:不要犹豫,该刷题就刷题!

那些劝你不要刷题的人,就跟劝你不要那么早给孩子听英语的人一样,让他们哪儿凉快上哪儿呆着去。

为什么?

数学的计算能力,不刷题能练出来?应用题,尤其是压轴的大题,不多刷点题,思路能自动蹦出来?

别逗了。

我很早就说过:刷题不一定成为学霸,但是,学霸确实都在刷题,尤其是那些准备各种比赛的,刷题更几乎是必修课。

带娃十二年,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刷题未必是学知识的最好途径,但却是应试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虽然这么说可能会被一些读者误解,甚至被专家质疑,但是,我必须先把这个理念旗帜鲜明地灌给大家。然后,再往回找拨。只要方向定了,路线怎么都好说。

解释两点:

第一,我说的刷题,不是在启蒙阶段实施的,启蒙阶段的刷题,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兴趣,得不偿失。比较理想的时间,是开始系统学习之后,或者是升入小学,或者是没上学,但已经开始超前系统学习了。

第二,我说的刷题,不是上来就刷,而是在打好基础的基础上再刷。就像之前我给大家比喻过的,刷题像刷墙(参考阅读:怎样刷题效果好?像刷墙那样),你得往刮了大白的墙上刷,不能往生墙上瞎刷,否则没找平,必定坑坑洼洼。

在我看来,刷题对应的不是“学”,而是“习”。学有学的方法,但是学会之后,往深里走,往厚里求,刷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02

怎么刷题

我估计有些家长读到这儿,可能就准备打开某当某宝某东,然后嗖嗖嗖下单一堆练习册了。

且慢!

咱这都是亲孩子,可不能这么任性。如果只是扔给孩子一堆题,让他刷,那真的成了别人鄙视的做题家了。

带娃多年,我总结出了普娃刷题的几个原则:

第一,少量多次。

少量是指每天每科的量不要太大,否则孩子会被伤到。

多次是指每天都要有,也就是需要坚持,享受时间的复利。

这个量怎么确定呢?两个维度,可以指定题量,也可以指定时间,优先前者但不排斥后者。

拿数学举个例子,比如,每天做5-10道数学题,或者说,每天做20分钟题。这个没有一定之规。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量少点、时间短点,速度上来之后,可以多点、长点,再往后还可以引入“准确率”指标校正。

比如,一共10道题,如果前8道都对了,后两道就可以不用做了。或者,如果能啃下一道大题,当天的任务就完成了,等等。

方法很多,关键词就两个字:灵活。

第二,钉钉子。

少量多次,适用于基础能力培养;钉钉子,适合查漏补缺。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知识点薄弱、易错,那么就要准备钉钉子了。

但是,不能上来就钉,哪个错了,就猛刷哪个,结果越刷越错,越错越刷……

这样低水平的重复练习,在鸡娃时是尤为不可取的,也是刷题时格外要回避的!

查漏补缺,必须先把漏堵上,就像刷墙一样,先把墙刮平。这个时候,就要把这道题对应的知识点拎出来,问问老师怎么讲的,想不起来就请教老师或者家长辅导,或者就问度娘和app。

总而言之,一定要先学懂,再刷题。学懂了,也尽量不要上来就猛灌,而是先小剂量做几道题,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信心了,再开始系统刷,然后基本上就进正轨了。

第三,挑肥拣瘦。

首先必须明确,刷题需要一定的量,否则就算不上刷题。

但是,刷到了一定的量之后,未必是越多越好。因为题是无限的,但是,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比起刷不刷题,更重要的是刷什么题,怎么刷

拿数学举例,我有两个选题原则:

1.计算题太“硬”的不选

如果有可能,建议家长可以提前做一下计算题,一来看一看和知识点的匹配性,二来看看题目的质量。

有些计算题,计算过程很麻烦,通篇都是大疙瘩大数字,而且纯粹就是为了计算而计算,没有任何化简、约分和巧算的,这种题,通常我都会直接舍弃。

数学是美的,刷题更是需要让孩子体会到美感,否则就把孩子伤到了。

2.应用题不合情理的不选

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判断一本练习册,值不值得刷,先看应用题。凡是那种话风古老的(就是我们小时候都刷过的),或者逻辑关系有问题的(比如答案是飞机时速一百公里的),都可以直接放弃。

数学从来都不是脱离生活而存在的,现在的数学题,跟现实生活结合的尤其紧密,所以,不符合生活逻辑的题,那就是为了刷而刷,没有任何意义,也难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03

防止三个误区

其实,这三个误区有一个关键字,就是。其中,第三个最重要。

一怕刷多了累到孩子。只要把握好少量多次的原则,其实孩子会慢慢习惯,不会累到哪里去。怕就怕平时不怎么抓,哪次考得不好了,或者家长心血来潮了,猛地来上几十道,那孩子确实受不了。

二怕刷错了误导孩子。给孩子选题这件事,确实挺考验家长的,因为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老师的判断力。对这件事也不用过于纠缠,现在小学教辅虽然整体质量不高,但是,畅销榜上那些,总体也还可以,特别是计算题,还是可以拿来练练手的;应用题,也可以挑出来一些。

这里顺便提醒一件事,刷题未必非得刷新题,之前的错题、刷课本原题、刷考试真题,都可以纳入刷题的范围,而且很有效。

三怕浪费资源。我们有些朋友,买书的时候不太“会过”,让孩子做题的时候反而“会过”了,一本练习册总是觉得,必须刷完,否则就浪费了。其实不然,练习册很便宜,所以能贡献一部分好题就值了。

我带着安安刷题的时候,有些题只刷一半。比如,她最近在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里面找等量关系式是关键,所以,同样的时间,我可能建议她直接列式子,但是,不必去求解。当然,如果这几天正好没有计算题,那就正好一题多练了。

另外还要提示一点,不要低水平重复刷题,该上难度就上难度,往上迈步可能会摔,但是没关系,摔倒了可以爬起来继续,原地打转的话,那就是浪费时间了。

OK,今天的刷题思路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说实话,有些低年级孩子家长,可能还体会不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心说我们家不刷题也能考到100啊,素质教育效果也蛮好的。但是,往前看,等到了高年级,孩子是不是训练有素就体现出来了。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矛盾,但是,要想做好应试准备,真的离不开刷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