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了,“国民神车”!

 蒋东文频道 2021-01-06
做价值的传播者,欢迎您加入!更多交流请添加微信号:jdwen00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商业沉浮,没有什么是一尘不变的。曾经的国民神车如今也逃脱不了被1元甩卖的厄运...
 
9月17日,*ST夏利(一汽夏利)一口气15份重磅公告,主要内容为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
 
公告表示,上市公司拟向一汽股份出售鑫安保险17.5%股权及承接截至评估基准日除鑫安保险17.5%股权及留抵进项税以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的夏利运营100%股权,一汽股份指定一汽资产为资产承接方。
 

据了解,鉴于拟出售资产整体经营状况不佳,经各方协商且参考经国务院国资委评估备案的拟出售资产评估值,一汽夏利拟出售资产的交易价格确定为1元。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A股再无夏利汽车!
 
再见了,夏利!
 
再见了,一代人的青春!
 
 
说起夏利,许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景象!
 
的确,夏利不仅在80年代默契成为国内出租车的主力军,更是开启了国人对私家车的认知。因此,它就像一个符号,承载了太多的辉煌。
  
 
关于夏利的故事要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说起。当时,随着我国进入全面的改革开放时期,人们对汽车的认知开始快速增长,需求也是空前的迫切。也是因此,大批量的海外优秀车型开始涌入国内市场。
 
面对外部竞争者的挑战,一汽、上汽、北汽开始需求外部合作的方式,成立了诸如上海大众这样的一大批合资车企业。
 
1986年9月,以CDK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夏利正式下线,并创下了“当年签约、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的奇迹。
 
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一起飞跃,夏利一直走着一条自主生产、自主研发更新、创中国人自有轿车品牌的自主道路。
 
相对于成本比较高的其他合资车来说,夏利生产成本就比较低。因此,当时夏利6-7万元的定价也成为了最亲民的家用轿车,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当时的夏利销售的有多火爆呢?据说,如果一批新车下线,消费者为了能第一时间买到,不惜用钥匙划车然后指着这辆车说:“这是我的了“。

  
 
也是因此,最火热的时候,夏利成为了年产达到了15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社会保有量70万辆,并在18年中始终保持经济型轿车销量第一的行业领头品牌。
 
2003年,夏利轿车出口美国,首开中国轿车出口先河。
 
2004年,夏利成为第一个产量过百万的国民轿车品牌。
 
但也就在夏利最辉煌的时刻,一场变革也正在悄然而至!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效越来越明显,人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正如马洛斯需求理论中所说的那样,这个阶段普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多的从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层面。
 
因此,价格已经不是消费者考量的第一标准,而轿车除了代步工具外,消费者也开始寻求在驾驶体验、外观造型、品牌知名度、身份彰显等方面的追求。
 
但面对时代的变革,夏利却一直沉迷于曾经的成功,数十年来,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在技术上,夏利从未有过任何的创新。
 
 
反观长城、比亚迪、吉利等其他国内自主品牌,虽然它们的起点都比夏利低,但是在面对时代的变革和进程时他们都在不断创新。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吉利,作为曾经和夏利比肩的国内低端品牌汽车的代名词,吉利一路走来紧随消费升级的浪潮,通过收购沃尔沃、宝腾、路特斯汽车等国外知名中高端品牌,增强自我品牌高度,摇身一变,脱离了低端汽车的标签加入了品质汽车的行业。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这种消费升级革新的大时代下,曾经主打廉价战略的夏利不但没有改革,反而继续沿用自己的降价策略,使自己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2014年起,一汽夏利的销量开始出现滑铁卢。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3年,其年销量分别为18.5万辆、13.5万辆;然而2014年至2018年,一汽夏利的年销量分别跌破10万和5万关口,分别为7.2万辆、超6万辆、6.49万辆、3.69万辆、2.71万辆、1.88万辆。
 
与此同时,企业利润出现大幅跳水并陷入了连年亏损,2013年以来,一汽夏利扣非净利累亏82.33亿元。
 
其中2013年和2014年,一汽夏利分别亏损4.79亿元和16.59亿元,2015年的扣非净利润为-11.82亿元,2016年的扣非净利润为-16.76亿元,同比下降41.86%,2017年继续大亏16.66亿元,2018年亏12.63亿元。

从2019年6月起,一汽夏利整车生产停滞,公司2019年度汽车生产量为1186辆,同比下滑81.4%;销量为4023辆,同比下滑93.69%。生产停滞导致一汽夏利2019年度主营业务规模大幅萎缩,一汽夏利全年出现14.81亿元亏损。

面对连年的亏损和资不抵债,如今的夏利资不抵债,只好选择1元甩卖,一代国民轿车也就此跌落神坛。
 
 
马云说过:“改变是痛苦的,不改变是更加更加痛苦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下,唯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是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如果不学习,不创新,那么终将走向灭亡;
 
人如果不学习,不创新,那么也终将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消费升级时代,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观念升级,更要是我们企业自身的战略升级,通过新方式、新打法,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商业演进的脉络。
 
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曾多次说过,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下,打败你的永远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时代,是变革,是颠覆!
 
未来的十年一定是变革的时代,来不及变革的企业,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劫数!
 
而活下来的一定都是那些比别人早一点看到未来,早一点抓住机遇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