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45回 文武齐奋发 夫人常祈祷

 漾濞彜乡文学园 2021-01-06

  第145回 文武齐奋发 夫人常祈祷

文/阮  镇

  客师傅笑起来:“这就对了,只要你被自己的女人时常憋着,你就没有心思去琢磨别的女人了。”

  火苗紧紧挽着蒙照源的胳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原始森林中漫步。

  她依偎在自己心仪的男人身上,脑子一片空白,任由蒙照源带着移动。

  蒙照源此时的心思,并不在火苗身上,而是在原始森林边的那群人身上。

  他打开天眼,对准那群人扫视。因为火苗抱着胳膊,无法使用魔镜。光用天眼,还是无法看清那群人的嘴脸。

  他摸着火苗滑顺的头发耳语:“妹妹,你在想什么啊?”

  火苗的声音极低:“我在想一生一世和诏主哥哥在一起。”

  两人不说话了,在一棵大树旁停下来。

  他说:“妹妹,在这里坐坐吧。”

  火苗顺从地坐了下来,把头枕在他的大腿上,他轻轻拍着火苗的背。

  他觉得火苗睡去了,悄悄取出魔镜,配合天眼,终于看清了那群人的真面目。

  那是一个大大的场院,四周有木屋。奇怪的是,没有小孩,没有老人,全是青壮年男女。

  他不死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调试来调试去,始终没有小孩的影子。

  他肯定了,儿子蒙源罗不在那里。那么,那是哪里?那群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没有小孩和老人?这些疑问都不重要了,只要与儿子无关的事,他都不感兴趣了。

  儿子不在那里,就没有必要再往前走了。

  他收好魔镜,勾下头,在火苗的头发上轻轻吻了一下,轻轻摇醒火苗:“妹妹,我们回吧。”

  火苗睡意正浓,被他架回火堆旁。

  绵泡蛮和客师傅谈兴正浓,他俩见蒙照源架着软绵绵的火苗回来了。

  绵泡蛮说:“诏主,这么厉害,都搞瘫了啊?”

  客师傅说:“住嘴,你怎么说话?”

  蒙照源笑笑说:“没事,由他说吧,火苗这个样子,我再怎么撇也撇不清了。”

  说着坐下,把火苗的上半身放在自己的大腿上。

  绵泡蛮说:“就是嘛,都是诏主的人了,迟早不就这么回事啊。”

  蒙照源说:“明天我们就往回走,回样备诏去。”

  他二人都懵了,大眼瞪小眼:“真的?”

  蒙照源肯定的一挥手:“真的,天亮就往回走。”

  他二人好不高兴,相互拍了拍手,羡慕地看着蒙照源和火苗那温情的样子。

  他二人都想着尽快赶回样备诏去与自己心爱的女人相会,都来一场这样的温情。

  他二人已经没有睡意了,就跟蒙照源讲了一夜的话。

  火苗也在蒙照源的大腿上睡了一夜。

  天一亮,他们齐理好了,就往回走。

  马也有归乡情结,比来时跑得更欢实了。

  他们没有在蒙舍诏境内再躭搁,不一日,平安回到样备诏。

  蒙照源让客师傅和绵泡蛮回到各自的住地,他和火苗回诏主府。

  蒙照源的夫人们拜见了蒙照源,见有一女人在他身边,就窃窃私语。

  他说:“各位夫人,此次我到蒙舍诏找寻公子,在危难中,遇到了这位名叫火苗的姑娘。在她不顾安危的鼎力相助下,才得以找到公子的线索。我决意把火苗姑娘收入府中,往后,你们就是姐妹了。火苗,来,与各位姐姐见礼吧。”

  蒙照源的大夫人,没有生育就病故了。二夫人塔服,生了个公子,名叫蒙源兴。三夫人架步,生有一女,名叫蒙源凤。四夫人嗦莲,生有一女,名叫蒙源凰,五夫人瓦是男,生有公子蒙源罗。

  瓦是男虽然排在第五位,可是,公子蒙源罗,却是蒙照源的第一个孩子。因为,瓦是男是蒙照源的第一个恋人,怀了蒙照源的第一个孩子蒙源罗。

  按理,瓦是男应该是第一夫人才对。不想,命运捉弄人,迟迟正式迎娶进府,只好屈居第五了。

  不过,在蒙照源的心目中,瓦是男是原配第一夫人,而蒙源罗就是长公子。可是,按照迎娶的顺序论,瓦是男终归是蒙照源的第五任夫人,蒙源罗也就自然成了次公子。

  蒙照源虽然有了两个公子,可是,长公子蒙源兴,生性木讷愚笨,与机灵的蒙源罗无法相比。眼下,蒙源罗被蒙舍诏留住不放,又寻找无果。蒙照源不得不为样备诏的继位人考虑,必须再生儿子。

  就是在这个当口,火苗闯入了蒙照源的生活。

  火苗的出现,给蒙照源一种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欣喜,自然就一拍即合。

  这些内情,绵泡蛮岂能琢磨得透?

  此时,火苗一一拜见了各位夫人,各位夫人也一一回了礼。

  蒙照源说:“往后,火苗就是六夫人了。因为,还没有选定黄道吉日正式迎娶进府,就先在瓦苑暂住几日。”

  诏主发话了,众夫人连声称是。

  蒙照源另修建了一所火苑。完工后,选定了黄道吉日。依原先与大幕夺火苗哥嫂的约定,蒙照源和火苗回大幕夺,举行了迎娶火苗的仪式。

  这时,大幕夺的乡亲才知道,郎中原来是样备诏诏主,乡亲们惊喜异常。把郎中洞改为诏主洞了。

  把火苗迎进火苑之后,第二年,火苗就为蒙照源生了一个公子,取名蒙源远。

  唐玄宗开元五年,吐蕃派遣使者到长安,向大唐皇帝求和。同时,金城公主也单独上书娘家——大唐王朝,请求双方息战。经过多次往来谈判,大唐和吐蕃,于两年后进行会盟,约定不再重启战端,和平友好相处。

  蒙照源说:“吐蕃已经与大唐修好,我诏也与大唐君臣相称,蒙舍诏也没有骚扰我诏。眼下呈现和平态势,你们是怎么看的?”

  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都表示这样平和的环境来之不易,不打仗了,就好好建设家园。

  蒙照源十分赞同:“对,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把主要精力用在改善民生上了。都议一议,要办哪几件事情?”

  有说架桥的,有说修路的,有说烧窑的,有说裁缝,有说皮匠,有说打铁,不一而足。

  蒙照源说:“这些都要做,而且要做好。有一件事要做大,那就是建学堂。我们到长安,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学问。有学问与没有学问是两码事。我们从中原来的人中,挑选出一批聪明人,让更聪明的人教一教,就是师傅。有了很多师傅,就能教很多的学生。这事不能大意,要常常办。我想,这学堂的事,就由郑师傅去办吧。”

  此时的老郑,已经是样备诏诏主府文武两班中的一员了。

  老郑说:“诏主真是高瞻远瞩,这么看重办学,振兴样备诏指日可待。我一定不辜负诏主的厚望,把办学的事做好。”

  蒙照源说:“我们看到,长安有许多值得我们效仿的东西。我们不妨就照葫芦画瓢。长安把各行各业分类管理,我们也分分类。士农工商,专人负责。士,军队,自然是武将的事了。居安思危,不能麻痹大意。全民习武的布局,要长期巩固,边防哨卡的警惕也不能放松。余下的就都是文官的事了。农,耪田种地,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根本。工,商,我们是弱了点,不过,从无到有,总会发展起来。比如,皮匠,做鞋子的。原先没有,那是因为,老辈人传下来就是不穿鞋子。现在,穿起鞋子来了,皮匠,做鞋子的这一行,也就兴旺起来了。还有,做生意。本来,博南道,就是做生意的路,从我们门前经过。我们却视而不见,不会做生意。现在做起也不迟,得有专人负责。文职官员,把这些关乎民生的事都负责起来。现在,我就安排了。”

  蒙照源就把谁管农,谁管工,谁管商,谁管架桥,谁管修路等等,都安排好了。

  蒙照源说:“要向长安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只能一步一步来。下一步,学一学长安的赋税制度。”

  左相蒙照澈说:“兄长,自从你从长安回来,变了许多。老话说得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真是落后太多了,不得不奋发图强啊。”

  右相蒙照澄说:“兄长此次到长安,真是不虚此行。不仅得到大唐皇帝的封号——大唐诏主,还得到各方面的启发。这对振兴我样备诏,大有裨益。”

  兄弟三人再一次统一了认识,精诚团结,励精图治,都在发挥着各自的才能。

  整体布局定下来之后,蒙照源负责全盘掌控,他日以继夜地四处奔波,很少回府。

  好在,蒙照源的夫人们,个个温顺贤惠,相互体谅,都在想着怎样才能替蒙照源分忧。

  这一天,六夫人火苗和姐姐们在花园里修枝打杈,她说:“各位姐姐,小妹我在想。”

  五夫人瓦是男说:“妹妹想到什么了,说出来听听。”

  六夫人火苗说:“诏主的眼睛时好时坏,很让人担忧。”

  二夫人塔服说:“是啊,诏主只顾忙大事,全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三夫人架步说:“你们看,为了诏主的眼睛,五妹妹带着我们栽了这一片金雀花。”

  四夫人嗦莲说:“可不是吗,如今都成金雀花园了。但愿这金雀花对诏主的眼睛有奇效。”

  五夫人瓦是男说:“各位姐姐为了诏主的眼疾,也费了不少心思,不知妹妹有什么高招?”

  六夫人火苗说:“高招倒没有,我想的是,我们在这花亭里,设一个祈祷坛。天天为诏主祈祷,祈求上天保佑诏主眼睛尽快好起来。”

  众位夫人拍手称好:“好啊,好啊。妹妹真是有心人,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说干就干。五位夫人一起动手,在花亭的一角,搭建一个小台。

  顺便提及一下,今年四十三岁的蒙照源,他的儿女们的年岁:二夫人塔服生的儿子蒙源兴二十岁,三夫人架步生的女儿蒙源凤十七岁,四夫人嗦莲生的女儿蒙源凰十四岁,五夫人瓦是男生的儿子蒙源罗二十二岁,六夫人火苗生的儿子源远五岁。

  夫人们很少能见到诏主蒙照源回府。平日里,儿女们都到府中的学堂上课。府中的学堂是专门为诏主府文武两班的子女开设的,由郑师傅亲自执教。不分班,不分年龄段,不分男女,就是一间课堂。

  有时,家长兴趣来了,也可在一侧旁听。这样,课堂就成了文武两班家长们的聚会场所,无形中,成了信息交流集散地了。

  可以说,夫人们的信息都是从课堂那里得到的。

  五位夫人,喜欢聚在一起刺绣,说话,拾掇花园。当然,也少不了交换诏主的一切信息,说到兴奋处,笑得前仰后合,半天回不过神来。

  此时,夫人们,搬砖,拌泥巴,要在花亭一角垒起一个小台。

  二夫人塔服的儿子蒙源兴,手指拈着一只蜻蜓,歪歪斜斜地过来了。他站在一旁,鼻涕一吸一吸,满脸狐疑:“娘,干嘛——呀。”

  二夫人塔服手上有泥:“儿子,你揩揩鼻涕,好不好?”

  蒙源兴答应着好,抬起手背就在鼻子上一抹,鼻涕没有抹干净,倒反抹了个满脸花。众夫人已经看惯了公子蒙源兴的做派,不以为奇了。

  六夫人火苗赶紧到水池边洗净手,掏出手绢,仔细地为蒙源兴揩干净了脸。

  二夫人塔服很感激:“六妹,让你见笑了。”

  公子蒙源兴傻乎乎地笑着,口水顺着嘴角往下直淌。

  六夫人火苗极耐心地为公子蒙源兴揩着口水,可是,怎么也揩不尽。

  公子蒙源兴咧着嘴直笑,笑得身子也抖起来:“六,六,六姨娘,好,看。”

  三夫人架步打趣道:“六妹妹,连公子都夸你好看呢?你真的是好看极了。”

  四夫人嗦莲说:“就是嘛,我们六姐妹中,数你年岁最小,模样最好。是块盖面菜呢。”

  正笑闹着,公子蒙源远一蹦一跳地来到六夫人火苗身边说:“娘,你们做什么呀,我来帮你。”

  火苗还没有反应过来,蒙源远说着就去搬砖。人小砖大,一用劲,砖没有搬动,自己却跌坐在地上了。他没有哭,还要再搬。

  火苗过去抱起他说:“是个男子汉,可还是个小小的男子汉。别搬了,跟蒙源兴哥哥玩去吧。”

  蒙源兴伸出鼻涕拉渣的手,蒙源远拉住,二人到一边玩去了。

  六夫人火苗看着二十岁的公子蒙源兴,为蒙照源感到一阵悲哀,心想:“诏主那么伟岸,那么聪慧,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公子来。难怪诏主一定要把公子蒙源罗找回来。虽然,我没有见过蒙源罗长什么样,可是,一定比蒙源兴强很多。今年,诏主四十三岁了,这三个公子,傻的傻,丢的丢,小的小,能不令他揪心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