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博古文物鉴定】明清紫檀家具鉴定要点

 万宝全书 2021-01-06

明清家具同中国古代其它艺术品一样,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而且具有典雅、实用的功能,令人回味无穷。明清家具的收藏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国人开始大量地搜集、收购中国明清家具,并运往海外。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西方人将中国明清家具提升到了与中国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

明清家具由于年代久远,表面受自然风化,在缝隙间、花纹间、雕刻工艺的弯接处等,一定有自然的污垢,污垢色泽由浅入深。这些家具皮壳易起裂缝,手抚之有凹凸之感。用酒精棉球在上面轻擦,若呈紫红色,则是紫檀;从紫檀木上用刀刮下一片小木条,浸在酒精里,若出现一道道红色的丝条,则是紫檀。看表面颜色。若是紫檀则新剖面为桔红色,久则为深紫或紫红,常带黑筋。

紫檀色深如漆,纹理细密,有的局部卷曲(牛毛纹)像牛毛,故俗称“牛毛纹”。紫檀分量重,重于不同材料的同类家具。走性极小,木质细,适宜微雕,若是精雕细线的黑红色家具,可以初步定为紫檀家具,因红木过细雕刻易断裂。

闻香气,若是檀香紫檀在与物体磨擦时则有很微弱的清香气(似檀香味,但不与我们平时生活闻到的燃香一样),用锉刀锉、台锯刨的时候气味很大。用泡的方法来鉴别紫檀木的是否掉色,紫檀木泡水后能浸出紫红色的颜色出来,上面还有荧光。而紫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古董家具作假其实早就屡见不鲜。像在街头吆喝售卖的小型紫檀家具,一般是都是用较低廉的非洲紫檀冒充的,其成本也就几百。如果是较高级的仿古家具,其用料雕工更为专业,如用卢氏黑黄檀、科檀等制作后再做旧而成,那就真是高级货。然而造假也不易,若要做到逼真的程度,也需要20多个步骤。首先是仿造古董家具的样子制作,自然雕工的精细程度自然比不上古物。其次,再通过拆卸、砸打、高温烘烤的手段将其做旧,重新进行组装打磨,形成破损、污渍的痕迹,以此来体现“岁月感”。

为了达到人们所迷醉的“包浆”效果,作假者首先要先用挫草打磨,再进行不断地打蜡擦油。如果要家具的历史感更加明显,还可用上高锰酸钾刷涂,用染发剂来上色,然后用双氧水冲洗,继而进行打磨。看起来费事,但一件新家具要做旧出上百年的沧桑感,顶多需要30多天的时间,其中的利润可是很足。紫檀贵重稀有,加上百年的战火硝烟,沧桑岁月,真正流传下来的完整古典紫檀家具已经凤毛麟角。在民间,特别是偏远的乡村根本不可能存有完整的紫檀家具。

因为紫檀自古本就属于皇家贵族用品,即便在过去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也难得一见,更别说在平民家中了。因此说,在民间捡漏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市场上四处叫卖的紫檀家具有九成都是仿冒货,和真正具有收藏意义的紫檀家具不能相提并论。且不说材质的真假,首先做工和工艺就不能和古典家具相比。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