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陵渡”,这是我们相识的地方。

 小飞学长 2021-01-06

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古渡口,名叫风陵渡。

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从黄土高原奔腾而下的黄河,在这里来了个急转弯

过了风陵渡,再冲破三门峡,浩浩黄水便一泻千里、汪洋恣肆地驰骋在中原大地,气吞万里,奔流入海

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古代无数文人墨客喜欢用“风陵渡”来表示重大转折。个人命运,家国命运。这些都如同这条流淌了几千年黄河,遇见这里,也只有冲破这里,才能一路披荆斩棘,走向更广阔的远方。

前一段时间读陶卫平的《品牌帝国》,里面详细分析了九个品牌的成本、销售模式,盈利模式,以及它们中的一些在遭遇困境之时的自救与寻求他救。

在这样一个“风陵渡”,它们会何去何从,它们该如何突破这个大渡口,一直都是领导层应该也必须考虑的。

再由一个公司的命运,联想到我们个人的未来,何不是同样的道理呢?

 

站在自己的风陵渡口,你可能会感到迷茫,可能会无助,也可能会有那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

在这里,人可以自救,也可以他救。但最重要的,是自救。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救是依靠外界的力量。你不能一直依靠外界力量,更或者这样说,外界力量并不总是能帮你或及时帮你。

小时候我们喜欢看孙悟空,因为他能斩妖除魔,有真本领;而大家最不喜欢人是谁呢?

啥都不会的唐僧。

后来我才慢慢领悟到,原来,这一行人最厉害的是唐玄奘。

他不能上天入地,也不会孙悟空的72般变化,但他有这一颗心。

这颗心,勇于追梦。

这颗心,永不放弃。

这颗心,不会“问誉而喜,闻毁而怒。”

这颗心,心怀万民,道法自然。

就是这样一颗心,唐玄奘才有了西行东归之路。他17年的时间走了5万公里,一个人一步一步把它走完。

你们知道吗?当他回来的时候,整个国度在街道上洒水,扫地迎接他,无数的人俯下身子去亲吻他那双早已破旧不堪的草鞋。

唐玄奘这不是西游记中的传说,而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唐朝高僧。他用17年的时间,领导了他自己。他所引领的智慧,已经没有国界,超越时空,没有所有的隔阂

爱无边界。

在清代学者所编的《格言联璧》中,有这样一句: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是的,当我们再次用审视的眼光来看《西游记》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唐玄奘的真正的领导力。大家在一个共同的智慧下,心性得以成长。

当我们明白这点之后就会更加理解,为何西行之路困难重重,但东归之路,才更加考验人心。

因此,当我们站在人生的风陵渡口,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救。

在这过程中,磨练自己的心性,锻造自己的意志,积蓄磅礴的“势能”。一旦越过这弯道,便会一马平川,奔腾万里。

所以,还是同样的,把目光放远一点,寻找并坚持持有属于你的十倍乃至百倍股。

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对方一点时间。

时间会证明,也会给你带来你想要的玫瑰。

唐玄奘是自己的领导者,你也是自己的领导者。

怎么做,看你。时间都会证明。

不要说星辰大海太远,但要脚踏实地才会成真。

做梦,追梦、圆梦。

认识自己,保持生长,自我生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