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观车模发展历史,"model(模特)"一词源自这个国家 | 公开课

 汽车有智慧 2021-01-06

"model(模特)"一词原自法国,第一次出现是在1391年,在1845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女模特,模特行业随着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会向前发展一个阶段,因此模特行业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纵观车模的发展历史,这个行业也是经历了很多阶段的:保守期、豪放期、专业期和今天国内的“妖魔期”。

19世纪末,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刷新了西方人的世界观。1896年,法国巴黎一个展览会上,七名男子试骑一辆七座自行车。这七名男子或许呈现了车模的一半功能—展示产品功能。而“车模”的另一半审美功能,则在车展兴起后才彰显出来。

现代商业广告和宣传促销真正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而1898年,有据可查的第一则汽车广告诞生后没多久人们就发现,如果把一位有吸引力的年轻女性和一辆崭新的汽车放在一起,就会大大吸引男性群体的眼球。

1954年,奥林匹亚车展,两名女模特在一辆宾利车上展示如何使用车载野餐桌。

唐纳德·坎贝尔,英国赛车的传奇人物,世界上第一个创造水上时速超过322公里纪录的人,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汽车的热爱。1927年9月,六岁的唐纳德·坎贝尔驾着父亲布加提汽车的复制品,以儿童“车模”的身份出席一个儿童玩具汽车展览会。

1

最早的香车美女:贝尔塔

贝尔塔,是世界上汽车发明者之一卡尔-奔驰的妻子。在卡尔-奔驰事业遭受挫折与困境时,总是全力支持他的妻子贝尔塔再一次用行动给了丈夫信心。这位勇敢的女性试行了100多公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试车者和女驾驶员,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香车美女。

在世界上几大举办车展的国家中,瑞士是唯一不生产汽车的一个。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模特便诞生于20世纪初的瑞士日内瓦车展,此后,日内瓦车展成为世界汽车的时尚风向标。19世纪末,打扮入时的英国女演员莉莉·兰特里为汽车拍摄照片。

在汽车方兴未艾的年代,模特们多用于向观众们普及汽车知识。1929年10月,英国奥林匹亚车展上,模特展示当时先进的露营车,里面的床可以折叠。

1950年代过后,性自由思潮将情色风吹向各大车展—性感的女模特成为经销商们招揽顾客的法宝。 1965年,美国底特律车展,车模们打扮成花花公子兔女郎的形象。

1961年,美国底特律车展用“泳装选美”的噱头吸引观众。图中右二的女孩手中拿着“擦车小姐”的牌子。

1971年,英国伦敦奥林匹亚车展上,一名“无上装”的女模特吸引了无数镜头。

狂热过后,西方汽车制造商们逐渐将眼光放到汽车的气质塑造上。请当红明星代言汽车成为彼时风尚。1977年,美国加州,杰克逊五兄弟为汽车拍摄照片,图中右二为迈克尔·杰克逊

1982年,美国电视剧《霹雳游侠》在超过80个国家的电视台播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英勇的男主角,还有一辆高度智能化的警车。图为2014年,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霹雳游侠》男主演大卫·哈塞尔霍夫为车展表演。

图为1994年,巴黎车展期间,两名车模为一辆主打旅行概念的汽车拍摄写真。

1954年诞生的东京车展是世界五大车展中最年轻的一个,但它树立了十分独特的汽车文化——精细、高度智能。图为2004年东京车展,一名家常打扮的模特示范无障碍操作——坐轮椅的人如何上车。

对于专业车模来说,不仅需要姣好的外形,更需要懂得汽车相关知识。图为1995年,东京车展,两名模特展示一辆宝马概念车。

汽车模特在中国只有十几年的历史。时间虽然不长,但其一出现,便颇受礼遇。1993年,北京车展,"香车美女"的概念由西方引入中国。

图为2005年,福建莆田一个小型车展上,车模与“摄影师”。

多年来,“车模配名车”已成车展一大亮点。看车模,成为许多人去车展的原动力。有些车模甚至“培养”出一批忠实的“粉丝”。图为2012年,台北车展,一名拥有众多粉丝的模特。

图为2002年,济南车展中的人体彩绘,吸引了两名小观众。

图为上海车展的车模们。尽管喧宾夺主,中国车模的价值不容忽视——她们客观上拉近了大众和汽车的距离。车展变车模展,或许说明了一个问题——汽车迅速普及中的中国,尚没有形成成熟的汽车文化。让车模站到车后,回到恰如其分的位置,或许还需要一些时日。

2

1993年 "香车美女"的概念由西方引入中国

早在1985年我国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汽车博览会。1993年在北京的汽车展览会上, 1993年在第五届上海车展期间,丰田汽车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内陆用车模吸引观众的汽车公司。自此,车模成为了中国车展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风景。不仅是车模,从这一 次车展开始,广告、新闻发布会、专场展示会,全球各大汽车企业开始用各种方式表现出对这片东方热土的关注。 

“2015年上海车展取消车模”引发广泛讨论,“车展变肉展”现象迎来政策剧变。汽车工业催生了汽车模特—她们在商业和审美、科技与大众之间搭起了桥梁。然而在展台上,人与车可能相得益彰;有些时候,人也可能喧宾夺主。车模的“进退”,被商业驱动,无不折射出汽车文化的成熟度。那么原来车模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职业的发展历程。

车模吸引力越大,门票就卖得越火,参展车企也就越多,展示销售效果就越好。观众有兴趣,企业有需求,车模底线越来越低,已经成为竞争潜规则。在许多竞争力不强的车企眼里,寻求爆点是救命稻草。在这种风气下,干露露们出现了。

2012年8月,甘肃兰州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汽车博览会,名为湿露露的模特在媒体见面会上“叫板”干露露。

2012年北京车展

可能是因为现代汽车在中国起步较晚,模特行业的发展时间也不长,二者的结合尚需时日,国内的车模对汽车的理解还欠深刻,因而在表现上还显表面化。这种缺陷从车模的照片上就可以反映出来。车模的专业性和存在性并不是从取消车模就能规避的。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商务微信:xuan18621718528

汽车有文化媒体集群

汽车有文化 | 汽车有智慧 | 谈车工坊 | 我的汽车自驾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