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运河与吴地的渊源

 苏迷 2021-01-06
《姑苏晚报》2020年12月21日 B05版

  王为国

  大运河与吴地的渊源很深,一般人提起大运河,往往想到的是隋炀帝开运河,对此,明代于慎行的《笔尘》进行了概括:“隋炀帝开通济渠,自东都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河,又自板渚引河水达于汴,又自大梁自引汴水入泗,达于淮,又自山阳至扬子达于江,于是江淮河汴之水相属而为一矣。炀帝又开永济渠,因沁水南连于河北,通涿郡,又穿江南河,自京口至杭州八百里,盖今所用者,皆其旧迹也。”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运河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很长,而且与吴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渊源很深。

  一

  《史记》卷二九《河渠书》上有“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的记载,这是说大禹治水的事。其中的“三江”指北江(长江下游段之扬子江)、中江(古松江,今吴淞江)和南江(古钱塘江),其中的“五湖”就是指太湖,其中的“渠”就是指运河。这说明大禹曾经在太湖流域的吴地开挖过运河。但具体是哪条?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明确记载,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有明确所指的吴地运河的开挖都与当时的军事作战有关,比如胥江和胥溪的开挖是为了攻打楚国,据说都是伍子胥于阖闾九年(公元前506)主持开挖的,其中的胥江从胥门外一直到太湖,使得阖闾城与太湖相通;其中的胥溪在太湖上游,位于高淳,把太湖和固城湖相通,而固城湖又与青弋江、水阳江水系连通,而青弋江与水阳江水系又都与长江相通。这条运河的开挖,使得当时吴国的水军可以抄近路进入楚国,打楚国一个措手不及。

  而百尺渎的开挖则是为了攻打越国。该河道从阖闾城往南连通古松江,这是江南运河的最早河道。《越绝书》上说:“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这个“江”就是古松江,说得很明确。这条河道始挖于何时?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但吴国攻打越国的战争,《吴越春秋》记载的最早一次是阖闾五年(公元前510),“吴王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破檇里”。檇里在今浙江嘉兴境内,而在春秋末,其地是在古松江的南边,所以,百尺渎有可能是在阖闾五年前就开挖了。到了后来夫差打败越国,又将百尺渎从檇里开挖到会稽(绍兴),《越绝书》上说:“吴古故从由拳辟塞,度会夷,奏山阴。辟塞者,吴备候塞也。”由拳即檇里。到后来越灭吴后,勾践又将百尺渎开挖到现在的宁波地方,并在百尺渎的最南端建造百尺楼以观海,这段河道应该是浙东运河的最早河道。

  在解决了西边的楚和南边的越之后,吴国开始攻打北边的齐,于是又往北开挖运河。最早的北上运河路线是这样的,《越绝书·吴地传》上有记载:“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其大致走向是通过天然河湖水道从阖闾城出发往北到江阴以西,在常州以北入江。其中的巢湖即现在苏州城北面四十里的漕湖;其中的历地即蠡地,梅亭即梅村,两者都在无锡;其中的杨湖即阳湖,在今常州、无锡之间;其中的渔浦即现在江阴的利港,其中的广陵就是指现在的扬州。

  然后又开挖邗沟,对此,《春秋左传·哀公九年》中有记载:“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唐代杜预对此的批注是:“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鲁哀公九年是公元前486年,邗沟是大运河江北段最早的河道,一般认为是大运河的最早河道,但很可能大运河最早的河道是百尺渎。

  二

  秦统一后,今镇江(古谷阳)地方,因方士望其地有“王气”,于是秦始皇“使赭衣徒凿坑败其势”,所以这个地方后来就被称为丹徒。这是大运河进入长江段的最早河道。

  为了南巡需要,秦始皇又下令开挖新的河道,并疏浚百尺渎,这就是陵水道的由来,《越绝书》上说:“秦始皇造道陵南,可通陵道(越灭吴后,勾践所筑),到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陂。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秦始皇发会稽适戍卒,治通陵,高以南陵道,县相属。”其中的“由拳塞”就是前文提到的“吴备候塞”。那么“檇里”怎么就成了“由拳”了呢?这也有一个传说,也是因方士说长水(嘉兴)之处有王气,秦始皇“恶其势王,令囚徒十余万人污其土表,以污恶名,改曰囚拳,亦曰由拳”。

  经过秦朝的建设,大运河的江南运河雏形初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谈到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明显走的是江南运河路线。

  西汉武帝时期,南越平定,为了征调该地贡赋,朝廷沿太湖东线沼泽开挖疏浚一百多里的河道,畅通苏州与嘉兴的运渠,这就是对秦时陵水道的整治。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江南运河全线贯通。

  江南运河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得到拓展、疏通,对吴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

  2010年到2016年,上海对位于古松江(现吴淞江)下游沪渎的近入海口的唐宋港口名镇青龙镇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的唐宋陶瓷器,共有数十万块碎瓷片,6000多件可复原的瓷器,它们中唐代的以越窑、德清窑和长沙窑为主,宋代的以景德镇窑、龙泉窑和福建闽清义窑为主。在唐宋时的古松江下游怎么会有长沙窑和景德镇窑的陶瓷器?而且这么大量是怎么运过来的?很明显,是通过大运河转运到这里来的。唐宋时的青龙镇是著名的港口市镇(唐时古松江下游近入海口处的江面宽20里,宋时仍有9里宽,所以大的货船、海船都能航行)。海内外的商贩云集。而陶瓷器主要应该是出口的,因为这些出土的陶瓷器都是没有用过的,显然是在运输过程中破碎的,在交易时被丢弃了。陶瓷器的数量如此之大,可见大运河的运输之繁忙。

  运输繁忙的当然不只是陶瓷,还有吴地的丝绸,也通过大运河销往全国各地。还有吴地的粮食,也是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杜甫“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的诗句就是明证。当然,更多的是运往唐宋朝廷的首都,从而保障唐宋朝廷的正常运转。关于这一点,可能有人会有不同看法,那么笔者下面就唐宋两朝各举一例作证。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发生泾原兵变,叛兵攻陷长安,德宗毫无防备,只得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此时吴地的一把手韩滉(任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使等职)驻节润州(今镇江),安抚百姓,平均租税,使得其辖境内清平安定,从而唐朝的东南得到保障。

  而在大将李晟收复长安的战斗中,意外地收到了韩滉从吴地通过大运河辗转运来的一百船粮食,这些粮食提振了士气,从而李晟的军队能一举打败叛军,收复长安。

  德宗回到长安不久,就收到韩滉从吴地通过大运河运来的一百万斛粮食,令其喜出望外。而此举竟然也感动了当时的藩镇之一——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他听说韩滉向朝廷贡粮,也跟着向长安朝廷进贡了二十万斛的粮食。于是,其他的藩镇也学样,纷纷向长安朝廷贡粮,从而保障了唐朝廷的正常运转。关于此,史书上说韩滉将吴地的“粮食布帛运送到朝廷储存贡物的仓库里,没有一月中止。朝廷将他视为依靠,接连派使者前往慰劳,德宗也对他愈加恩宠”。

  而在北宋初,为了将吴地大量的粮食运到汴京,朝廷特地在吴地设立了转运司,并派出多名转运使,负责把粮食通过大运河运往汴京。为了保持运路畅通,北宋朝廷对大运河全线进行了严格的整治,在浅水段的扬州水口、江淮运河的南口真州和北口楚州等处设置水闸,在低洼处的高邮段建筑水坝,以蓄水通航。这期间,还设置了“复闸”,就是在船行至关闭的前闸,然后关闭后闸,在两闸间或充水,或放水,以提高或降低水位,使闸中水位与前方河道一致,然后开前闸,使船通过。复闸的发明是水利设施中的一项重要贡献。

  而在南宋,吴地更是成了朝廷的粮仓和钱袋子,所谓“苏湖熟,天下足”,这是众所周知的。此时,江北段运河大部分已经堙塞、干涸,不能通航,于是江南运河就成了南宋朝廷的命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