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毕业生只有50%能考上高中,那另外的50%怎么办?

 初高中学业规划 2021-01-06
       小学初中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全面普及,这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基础教育阶段,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科基础。很多初三学生的家长都遇到了这样困惑,孩子成绩不太好,本地高中录取分数又高,考不上高中怎么办?去上中专、3+2大专还是有其他出路?
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第一,录取比例不高,以山东潍坊为例,每年只有50%的初三毕业生能被本地公办民办高中录取,如果成绩在后50%的话,就希望渺茫了;第二,高中志愿填报在中考之前,可能会出现志愿报偏或中考发挥失常,这样即使一模二模在前50%也有可能录取不上;第三,志愿填报划片制,A县区学生只能填报A县区的高中,如果A县区学生多高中少,那即使成绩在前50%也是很难被录取的。以上的种种原因都可能让孩子跟高中未来擦肩而过,那孩子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选择呢?有的家长会说没考上高中就去打工去,有的家长会说去中专学门技术有利于将来找工作,有的家长会说去3+2学校也能拿到大专文凭,还有的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能在高中学习,今天陈老师跟大家聊一聊初升高的几个方向和学历区别,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有侵权,请告知。

第一:就业形势

以2020年为例,今年我国有八百七十多万高校毕业生,同比往年增长近四十万,同时受疫情影响,诸多企业面临倒闭、大量裁员,这就注定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同等条件下企业会优先录用这近九百万人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很多人都说学历不重要,可就算是一家普通小型公司,招聘时设置的学历标准基本都是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更不用说国企和其他大公司了,考公务员和考取相关证书同样对学历有所要求。很多人说“技能和经验更重要,学历只是敲门砖”,这我不否认,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没有学历这块敲门砖,你可能都进不了一些企业,你的技能和经验又如何展现呢?

第二:升学选择

如果真上不了高中,上中专或者3+2大专好不好?3+2大专也是国家承认的学历,但是和全日制大专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毕业证上写的是两年制大专,在很多企业是不受认可的,因此一定要在择校时一定查询清楚该校性质、办学资质。我国3+2体制大专就业形势相对明朗的是医学专业,其中包括护理学、影像学、临床学等等医学相关专业,现阶段医学不会失业,但也不好就业,很多本科院校的医护毕业生考试多年未能成功进入正规医院工作,同时医学工作强度大,都说学医是条不归路,上了船,就下不来了。
大家对中专或3+2院校的学习氛围也有所耳闻,孩子进入这种环境下学习,成绩提升能有多少呢?将来想继续深造提升学历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高中学习阶段不光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中考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分水岭,走错一步,后悔难寻。如果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高中,那么选择中专或者3+2大专也是可以考虑的。

第三:高中重要性

初中和高中知识架构差别较大,初中是打基础培养兴趣的,高中是看学习方法的,初中学习成绩不好,不代表高中也学不好,进入高中,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加之学习思维的转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有很大提升的。
即使成绩比不了初中的尖子生,也会比中专生成绩要好,高中生成绩再差,也可以选择一所全日制公办大专院校,这对于以后就业是第一硬性条件。纵观当前就业现状,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一个条件:逢进必考,而参与考试第一资格就是全日制,最低学历限制为大专,无论再强硬人脉,全日制是首条硬性要求。
高中的学习氛围比职业院校要好的多,周围的同学也都是朝着大学努力,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成绩的提升是很明显的,高中生参加高考的选择会很多:985和211院校、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全日制大专院校、出国留学等,此外,高中生的同学也都是朝着这些目标努力的,高中的同窗情非常深,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帮助也非常之大,因此,能通过一切方式让孩子上高中,那就一定要选择高中。

读书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读书可以成为成功的捷径。人生成功之路很多,但知识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辛苦拼搏三十年,满载金银荣誉还。知识改变二十载,一朝成功马当先。所以,初中毕业,只要能读高中,哪怕有那么一丢丢希望,也要把握住,人生可能因此而改变。

高中选择

初三学生想上高中,有两个选择:一是努力学习考取本地的公办或民办高中,二是提早选择靠谱的异地高中(跨区域招生直接注册学籍,不通过本地志愿填报),但是众所周知,高中的学籍名额有限,如果不能尽早做准备,那可能等你想让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已经都没有学籍名额了。

  山师附中·滨州翰文高中,2021年面向潍坊、淄博、青岛等地区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全部注册普通高中学籍,现招收高一预科班、普通文化课班、国家艺术高校定向优培班、定向士官国防班等多种班型,招生名额有限。

选择一所好高中,就是给孩子选择一个好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