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音乐灵感的老师

 E7音乐 2021-01-07

动物:音乐灵感的老师


找到蓝字进入心灵世界





最近小E听了一首歌,名字叫《蚊子》,歌曲也是在蚊子声中开始的。这让小E开始思考,还有多少歌曲是受动物启发的呢?一起随小E进入今天的文章吧。

动物歌曲盘点

还记得很早以前,有一首以动物叫声为主的歌曲叫《The Fox》,里面直接使用了各种动物的叫声,但把叫声夸张化,再配上动感的舞曲,直接变成了魔性又疯狂的歌曲。这里动物的叫声或许只是噱头,歌手想表达疯狂的状态。但不管怎样,那些奇奇怪怪动物声拼起来的音乐让听众觉得耳目一新,这首歌迅速火遍全球,变成了洗脑神曲。也给了其他音乐人很多启发,原来音乐还可以这么玩?!

但其实从动物那获得灵感的歌曲还有很多,比如一开始提到的《蚊子》。这首歌来自卢广仲《慢灵魂》专辑。他把蚊子的声音加入进来与背景音乐混为一体,由远及近的不和谐的蚊子声并没有影响整首歌的氛围,反而为音乐注入了活力。中间歌手插入了与蚊子的对话,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有多讨厌蚊子的存在。技术来说,这种操作方法,就是直接使用动物声音。

有人的玩法不一样。比如郑智化的《猫》,他在歌词里直接把猫拟人化处理。很多音乐都喜欢婉转的表达内心,拟人化可以隐喻一些想要表达的内容,于是,动物成为一种寄托感情的点。虽然歌曲中加入的五毛钱的喵喵声并不像猫,但重要的是感觉到位了。这种拟人化的歌曲也比较多,还有《我是一只鱼》、《小丑鱼》等。

王力宏那首《龙的传人》很多人都听过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伍佰的《蛇》?这是一首超级隐晦的爱国歌曲。伍佰将龙化成蛇,意思是说,历史让从前中国这条巨龙变成了蛇,现在在一点点重回龙的巅峰,歌手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作品中。虽然伍佰老师的歌词功底咱们不能多说什么,但配乐还是精心设计了的。前奏的配乐一定会让你第一时间联想到蛇,没有用动物的叫声,但却能让你第一时间想到这种动物,也算是对动物音乐的另一种运用吧。

第一种太直接,第二种太含蓄。还有其他玩法。音乐”仿生学“出现了——郑钧的《马》,用电吉他的嘶吼加上人声的嘶吼来塑造烈马的叫声,用不断加速的音乐,来表现野马想要脱缰绳重回自由的感觉。不羁的音乐结合不羁的歌词,不羁的声音配合不羁的形象,所有这些把野马的效果传神的制作了出来。另一首与之类似,也是用乐器模仿动物声音的歌曲是佛跳墙的《苍蝇》。这类作品都是用乐器来意向化动物。

有位外国小哥将音乐”仿生学“做到了极致,直接用吉他模仿动物的声音,达到还原动物原声的感觉,他就是意大利音乐家大卫·拉普(David Lap)。

他醉心于研究如何用吉他模仿所有乐器,还有各种声音。在他之前的Instagram和YouTube账号上的视频中,拉普展示了许多其他惊人的吉他技巧。下面一起看下这位小哥的优秀作品吧。

https://www./Davidlap小哥的网站

拟声音乐

其实这些操作,几百年前的音乐人就已经开始玩了,那就是拟声音乐。

拟声音乐(Imitative music),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欧洲,由法国作曲家冉康(Clément,1485-1558,代表作《鸟之歌》)与比利时作曲家龚伯特(1490-1560,代表作《巴黎之街》、《战争》)首创。
这种操作是用乐器或人声模仿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再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把这些素材置于特定的音乐组合之中。这类音乐能给人自然、逼真、亲临其境的感受,它与15、16世纪即庄严肃穆又呆板教条的教会音乐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古典音乐界一开始并不欣赏这种方法,觉得太粗俗,直到十九世纪才开始渐渐发展起来。
把拟声音乐用于演唱或演奏,就称之为拟声演唱/演奏。
拟声演唱,指的是将人声脱离歌词与固定的旋律,彻底作为一种"乐器",或作为一种实验性的,有变化的音色来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在欧洲古典主义作曲家莫扎特的民族叙事歌剧《魔笛》的"夜后咏叹调"中,人声被用作器乐来模仿夜莺,这可以说是这种人声器乐化思维的歌唱形式最早的雏形之一
20世纪欧洲的"新人声主义音乐",蒙古的"呼麦艺术","长调音乐"以及爵士音乐中的"拟声即兴(Scatsinging)"等都运用了"模仿器乐"这一相同理念.。
最早将这种形式推到大众视野的,大概属于法国作曲家圣桑,他的出现就像是拟声界的猫王或迈克尔杰克逊。他的优秀管弦乐作品《动物狂欢节》必须一提。

图:《动物狂欢节》绘本

这部作品创作于公元1886年,并于1886年3月9日非公开初演,全曲由14首短曲组成,每一小段都有独立的动物形象与标题,作者运用精湛的配器手法绘声绘色地刻画出多种动物的声音与姿态。这部作品也被广泛的用在大中小的音乐教材中。
其实,这部作品是圣桑自己闹着玩写的,而且,其中引用了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调,大都经过并非善意的改动,常常带有讥讽的意味(没错,讥讽)。因此,圣桑在世时,除在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为朋友演出过一次外,圣桑禁止在他生前演奏或出版这部作品,也是不想树敌太多吧,唯独其中 “天鹅”一曲例外。圣桑死后(反正也不怕得罪人了),人们看到他的遗嘱已经取消对这部作品的各种限制,因而我们能看到这个神曲。
我们就以《天鹅》为例来看看圣桑的玩法:
采用的乐器:双钢琴、大提琴
这是整套组曲中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有人可能并不知道圣桑写过《动物狂欢节》,也不了解《天鹅》的出处,但很早便被《天鹅》迷人的旋律所陶醉——当然这种情况在古典音乐中很常见。。比如说,《不能说的秘密》中周杰伦在毕业音乐会上弹奏的就是这个主题的变奏。
你可以听到极其优美的旋律在大提琴上轻缓地流出,几乎没有什么装饰,这种轻描淡写的感觉就像是静谧优雅的天鹅本尊。两架钢琴的起伏音型,被人们理解为是圣桑在模仿水波的荡漾,这里只作背景作用,它轻声细语地烘托主题的叙述,使整个曲子既主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你可以听听看,看你是否猜对了当前的音乐在表现什么动物。

其他部分,就不详细介绍了简单地给大家列举一下里面所用的乐器:(以下使用的乐器均为原曲使用的,以上视频只是完整演奏了整曲。)

1.序奏和狮王的进行曲:双钢琴的序奏

2.母鸡和公鸡:母鸡单簧管;公鸡,最高音的钢琴。

3.野驴:钢琴

4.乌龟:这一段音乐是取用作曲家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中的一段,在此处慢吞吞地演奏出来,跟前段野驴形成鲜明的对比。

5.大象:低音提琴

6.袋鼠:两台钢琴交替

7.水族馆:长笛,钢琴,弦乐

8.长耳人(驴头人身):第一和第二小提琴

9.林中杜鹃:钢琴的和弦,单簧管

10.大鸟笼:弦乐器,长笛,钢琴

11.钢琴家(对,你没看错):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曲中反覆弹奏哈农的练习曲,讽刺钢琴学生不断苦练单调乏味的音阶,多可怜。

12.化石:木琴跟管弦乐合奏

13.天鹅:钢琴,大提琴

14.终曲:长笛,钢琴,弦乐,钢片琴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这种模拟性音乐创作方式又逐步与电声设备、电子音乐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形成了20世纪先锋派音乐之一——具体音乐(Concrete music)。具体音乐是法国广播电台工程师比埃尔歇弗尔(Pierre Schaeffer)与1948年创立。他把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录音机录制下来,如飞机、风雨、车马、枪炮、鸟鸣、人语及各种杂乱的声音,然后再进行电声处理,加工、编排、剪辑、复制出混合音响。我们今天听到的歌曲,包括上文提到的某些歌曲中使用的拟声效果也都是电子乐器来完成的。

具体音乐创始人比埃尔歇弗尔(Pierre Schaeffer):

声音是自然的词汇

具体音乐在现在的音乐圈已经可以叫做先锋音乐甚至是实验音乐了,或许这是古典艺术家对现代科技作出的一个反应吧。

科技的进步与创作者平时的细心观察密不可分,细心观察又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有时间来观察。或许很多创意都是因为创作者无聊时的灵光乍现。

所以,无聊是创造力的来源,大家都不要太忙!!

最后奉上小E搜罗到的5款免费拟声音效插件,有需求的伙伴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https://www./modulenews-detailview-35874.htm

申明:本文使用歌曲意在说明不做商业用途。

往期精彩文章

1

十日弹10:《Aloha Heja He》,希望是一剂良药

2

听不喜欢的音乐会怎么样?

3

101音乐人 03老鞋匠乐队·老田 不会修鞋的画家不是好歌手

4

E行记——第一行:曼德之声

5

My Devotion 濒临灭绝的R&B音乐

你准备用哪种动物的声音代表自己呢?

轰炸我们的评论区,小E陪你奋战到深夜

附赠AIWAYMA

你“在看”吗,点下面的小星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