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月暑运航空公司上演抢收大战

 民航之翼 2021-01-07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暑运抢收战对于确保经营业绩来说尤为重要。
进入2019年,暑运又显得特别关键。一方面民航整体增速明显放缓,另一方面人民币和油价波动不确定性增大。
所以打赢暑运抢收战对各家公司来说容不得半点懈怠。
那么我们根据6家上市航空公司生产数据来看看7月份大家暑运抢收得怎么样?

一、运力投入能力,东航吉祥领先

在淡季,还可以放一放,歇一歇。
在旺季,必须刺刀见红,全力以赴。
这时候就看各公司运力集结的能力,能否抢到时刻资源,能否使飞机利用最大化。
这要看各航空公司运力提速情况。本文将各公司上半年运力同比情况与7月运力同比情况进行对比,提速快的,可以认为运力集结能力强,抢收能力强。
7月份,运力投入(ASK)同比增幅除国航外,其他几家公司都超过了10%。
从同比增速绝对值来看,吉祥、春秋增速最快,分别达到了21.1%、14.4%,吉祥是B787大飞机发挥了作用。
7月份增速与上半年增速对比来看,四大航里东航提速最快,提速2.1个百分点。
吉祥、春秋分别提速5.1、4.8个百分点。

二、招揽旅客能力 ,南航春秋占优

如果说运力投放是考验航空公司的运力集结能力,那么招揽旅客就是衡量航空公司的战斗力重要指标了。
航线开得多,是否贴近市场需求,能否把旅客吸引过来也显得异常重要。
从客座率绝对值来看,小航企春秋、吉祥占优,分别达到了91.4%、86%。
从客座率提升幅度来看,春秋、南航、国航实现提升,同比分别提升了1.85、0.94、0.60个百分点。

三、市场决断能力,东航春秋精准

因为航权与时刻的问题,最赚钱的国际航线短期内运力很难增加。
因此所谓7月暑运,国内先行。
因此判断各航司在暑运期间的市场决断能力,关键看其能否在国内航线把运力提上来。
1-6月份,各航空公司除了东航外都在加码国际线,国际航线运力增速远快于国内线。
各公司国内、国际运力增速是这样的,见下图(注意代表国际运力投放的红线、国内运力的蓝线)。
但到了7月份,画风突变,纷纷加码国内线,除南航、吉祥外的其他公司,国内线运力增速都快于国际线。注意代表国际的红线、国内的蓝线)。
就是南航其国内运力投放也远远快于上半年。

从运力向国内集结方面来看,春秋、东航占优。
当然最后优势能否转化为胜势,我们需要看三季度财报。

四、航网布局结构,国企民企各异

近几年,随着高铁建设的加快,各航空公司国内航距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在国际航线方面,随着远程线不断增加,航距也是逐渐加大。
但从7月暑运来看,是不是呈现这样一个特点呢?

国内航线情况
同比来看:四大航的旅客人均航程同比变长,春秋、吉祥则变短。
绝对值看:春秋、吉祥旅客航程较长,而东航、海航较短。

2019年7月,国航、东航、南航、海航、春秋、吉祥旅客人均航程分别为1496、1311、1518、1447、1593、1495公里。
看下图。
国际航线情况

同比来看:四大航的旅客人均航程同比变长,春秋、吉祥则变短。
绝对值看:四大航航程较长,而春秋、吉祥则较短。
2019年7月,国航、东航、南航、海航、春秋、吉祥旅客人均航程分别为1496、1311、1518、1447、1593、1495公里。
暑运是各航空公司全年经营业绩能否做好的关键之战,从目前市场传出的消息来看,暑期总体经营情况还是不错的,令人郁闷的是在此期间,人民币贬值幅度较大,给航空公司带来的较大汇兑损失,详情请点击《人民币破“7”,7家航司日损失超30亿元》。
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已无法避免,如今唯有万众一心,把暑期经营搞好,才能最大程度的弱化人民币贬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民航之翼每月都会对上个月各上市航空公司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近期分析文章:7月暑假人均飞行1839公里,你超过了吗?
6月!航空公司出现严重分歧
刚刚,民航重重打了特朗普的脸
民航四月寒流来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