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斗应桥

 淳安老家千岛湖 2021-01-07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斗应桥

赤川口村居象山之下,跨溪分布。赤川源自棠岭而来,穿村而过。桥梁便是交通载体。村落水口一单孔石拱桥横跨溪上,一头依山,一头靠向田畈。桥面有凉亭,凉亭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小瓦盖成,共用柱23根。斗应桥长15米,宽5.25米,高4米,跨度7.5米,拱圈并联砌置。亭两侧各有洞门,或耕或樵,人们沿溪堤可以往来其中。或避风雨,或乘凉风,休憩休闲于此。

民国遂安县志津梁志:斗应桥,县西六十里。嘉靖三十七年,丰润令余乾亨建。时于桥得石如斗,故名。吴世良《斗应桥记》,当时余乾亨建桥时,掘地为桥,得一物,石质,方体而中虚,若天作而地藏之,故名桥为斗应。

【斗应桥记】

洙川吴世良进士

予夜梦韩相子待我于白鹤岭之漈水,早起即竹舆趁之,过予友兼山,见于山间之石桥。兼山曰:桥初成而公临其上,请为我记之乎?予笑曰:嗜山水者,性固然也。然以君宦游所经,由京口上长江,入彭蠡,临汉水,升岘首,以望岳阳,出荆门,下君山,涉洞庭,题诗武陵溪而官桔州之胜,继而乘淮浮济,逾河泗,望岳东封之下,过空峒,度盘山,经窦氏庄,寻种玉田,坐问商鼎所出,辨其篆文,其于山水亦饜目而饫心者矣。今倦而归矣,而犹耽此带水髻山间,何也?兼山曰:此有异。吾掘地为桥,得一物焉,石质,方体而中虚,若天作而地藏之,以遗于我也,故名吾桥曰斗应。予就而观之,嘻,果异矣,非有鬼神阴物相之,何以蔽于昔而显于今乎?此其为石,真如造物者始判而效灵于兹桥。吾愈悠然乐吾梦之非幻也。盖闻之支机石出于天河,则天孙之所织也。石斗见于涪江,则司岁之所兆也。二者皆有仙与神存焉。然其神也有感,其仙也有梦。是予之为梦者,其果仙耶?君之为感者,其果神耶?又安知君之感神与我之梦仙非一也耶?或曰否否。兼山倡明学圣于天下,而汝说荒唐,非其旨矣。夫亦知斗之为物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故真人设壇而礼之。且石尤神怪矣哉。今去桥数武,又见一石洞,兼山题曰晴空飞雨。其意与勾漏岂以异也。吾知必有仙气而其感神,故如此。以斗应名之宜矣,岂类彼口攻佛老而假窃道学者。然则喑无诗歌,是不以答神贶而昭佳名于来许也,故援笔记之而为诗曰:

广公始迁,亦涧亦瀍。有圯未成,诸山之间。

乃生我公,川灵迓之。驾石为梁,惟尔是尸。

公曰尸之,神或予助。地发其藏,以呼以吐。

孰屈而沉,孰伸而扬。人谋鬼谋,掘发而光。

孰为制之,造物已然。在潜自足,受锡于天。

濯之拭之,摩手叹之。歌之咏之,位而奠之。

匪曰啻小,实坚而贞。谓公之德,神以象成。

神亦休止,凿石许许。山有松风,水有石屿。

我来桥成,作记于湣。燕喜溪桥,既醉且吟。

流有听鱼,崖有舞鸟。乐只君子,其音攸好。

公在溪桥,公靡所悔。神瞩于斯,薄言神酧。

于以稽之,神应不违。我从神旨,名之斯宜。

渭川有论,黄石有书。君子至止,神亦与俱。

【斗应桥记】

宪菴汪命撰 教谕

世人之所夸者名而已,而于桥亦犹然。然非所称而称之,非所志而志之,自以为美矣,而人则笑之曰:此何当于斯桥而以为美也。自以为至矣,而人则又笑之曰:此何当于斯桥则以为至也。方欲以名闻于世,若乃诧以虚辞而不本于实事,则世反相与。非笑之,抑何其惑耶?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其实而名著之也,故有自己而名之者,有自后人而名之者。杜审言之日吟溪上而名其桥曰吟溪。元次山凿湖潴水,作桥其上,一览而湖如练,而名之曰湖光。此自己而名之者也。司马子微就征,至是桥而悔,因名曰司马悔桥。鱼凫王张伯子俱骑虎仙去,故名其桥曰升仙。此自后人志而名之者也。凡如此类,盖纪其实也。他如海棠之名以物,吕公之名以人,天津灞陵之名以水与地,岂其以夸辞借哉。是有好夸而不能至,虽其心已不能无恧,而况他人之口乎?人固以己之可笑而禁人之不笑,则益惑矣。岳翁余兼山先生,伐土作桥,有一石焉,形类斗,然名之曰斗应桥,是纪其实,犹古人之心也。先生政成归隐,高卧不出,司马之悔固无自而生。如所言二虎仙,其事荒远,又不足道也。予尝过从,见先生行吟其畔,优游忘老,即无湖光骋目,而桥西绿野风度如波,南有苍松千树,怒涛汹涌,于斯桥也亦可以自名而传世矣。然犹不欲浮其名,而曰吾从田夫野老游息其间而见所为斗者矩然于石焉,桥为吾之志而斗为桥之征,非桥作而斗应也耶?后之人往来于此,观斯石而信之,庶几不异古人有其实而名始著欤?予服先生之志逈绝世俗而又恐斯石湮没磨灭于岁月变迁之间,故书其说如此。俾后人知所爱重而以为虚名者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