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喜,网名谢郎,沧海诗社社长,吴门诗社副社长,现为高邮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诗崇雅正,尤重性情,为人作诗著文喜不拘一格,爱好广泛,诗词文赋皆有涉及,作品多次获国内各类诗赋赛事大奖,曾担任多个国内诗赛评委,以一阕《贺新郎》多次获奖,雅称“谢新郎”。 贡院秦淮侧,高檐接帝阍。 六经儒至善,三教此为尊。 斗室怀周礼,明堂记汉恩。 嗟吾生亦晚,不得跃龙门。 中宵月色,问谁传芳讯。唤起清风满星鬓。茗香飘、四座烟气撩人,人何在、渐觉蓬山路近。 碧霞催客梦,梦亦含春,谑笑尘间几豪俊。煮雪忆卢仝,枉解风情,仙灵分、云胡未稳。见说道、佳境亦难留,叹此际、空劳故人招隐。 先生钟情惟墨竹,一枝劲节势可掬。 或呈生意矗河渎,或拟攀岩向山麓。 根节凛凛合凌霜,枝叶郁郁自向阳。 清磔乍似巨龙昂,简洁偶如雏凤藏。 其茎连根何遒健,去尽芜杂骨节现。 坚贞劲挺力难挽,风霜雨露时交战。 合卷怀公志凌云,公之气节昔尝闻。 今观明玕感此君,竹耶人耶孰可分。 嗟余数抚不能罢,安得千金藏邺架? 为问世之君子者,谁解此中存大雅? 窃闻天理昭彰,非公不显;世风绵邈,惟道可循。是以君子不惮生而无功,惟恐其族不兴;但求根之有继,何忧斯志不申。周南史记之篇,良有以也;孔氏述功之谱,焉非仁乎。下莫怍于后来之子弟,上无愧先辈之灵神。 兹有益阳望族,白鹿名宗。始肇河南堂庑,迁八荒而栖凤;终卜湘中名府,经几代而乘龙。亹亹矣风调雨顺;巍巍焉物阜民丰。炎帝世孙,历劫难而能作;方雷族裔,顺天道以宜农。 在昔神农教稼穑而功成,方叔平荆蛮而声激。遂封嵩岳,起瓜瓞之绵绵,复徙江南,衍孙枝之历历。耆贤长者,传薪火以授斯文;弱冠少年,尊吾道以建业绩。苟逢同姓,血脉皆亲;纵徙殊乡,枝茎亦嫡。 洎乎圣朝已至,万象更新;盛世将逢,百行兼济。宜修文以观得失,褒正去邪;复钩史而明是非,扬刚止戾。拯人情于漠然,弥族规之不契。倡大道于里闾,起风雅于嗣裔。 于是摒成见,弃俗怀;仗斯文,搜竹帛。达者捐其财,贫者献其策。或访古,或论今;劳于朝,苦于夕。三千里外,足迹多随沅水青;数百年间,风怀半似楚云白。 而况先贤专美,惟在修齐;君子所持,首倡慎独。立忠孝而安邦,传德业以兴族。资成道义,四修族谱而觅遗孤;广述文章,九召宗祠以播遐福。念今沧桑六纪,曾遭巨劫于红羊;薪火千年,宜彰方氏于白鹿。 呜呼壮哉。清时莫若于撰志以开新,旺族无过于修谱以归荣。乃应天心,集群力;承智慧,启愚氓。日月因其璀璨,山河从此太平。庶无愧贤良之道,更不辜仁信之名。临辍得句,歌以咏之,其句曰: 嘉彼方氏,长沐帝恩。神农胤裔,功在乾坤。既卜嵩下,衍我子孙。复迁白鹿,更溯吾根。宜文宜武,亦凤亦鲲。情牵社稷,誉满昆仑。既修族谱,百代咸尊。惟祈至善,永耀吾门。 东风吹客梦,送我到三湖。 江陵多胜迹,秀色甲天隅。 水是原生态,城皆示范区。 来时春正好,日出景初敷。 啼鸟情同洽,游人意各殊。 繁花红锦绣,嫩草绿氍毹。 山色迷闲眼,林阴失本躯。 长廊趋略杓,远路入平芜。 澹澹微波动,冥冥倒影孤。 循堤泛菱荇,接岸有菰蒲。 每羡农家乐,翻怜市井徒。 胡能倾盏酒,谁与悦樵苏。 片梦如犹在,寸衷休自吁。 行当赋归去,共此觅瀛壶。 枯树依危阁,阶前万木春。 岂缘才独美,翻令志难伸。 忆昔含芳屡,奈何遭劫频。 疏枝空磊落,高节失轮囷。 十载招人妒,一朝嗟道贫。 愁多偏作客,病久已无亲。 枉许凌云质,谁怜弃置身。 天涯萧瑟处,不得破迷津。 南风此日满宁乡,极目山光接水光。 鸟唱时当桑叶发,蛙鸣适值稻花香。 市无处士嗟中隐,野有农家奔小康。 为报沩川云气朗,不辞一曲赋垂裳。 握手情何限。况今宵,星低巷陌,影迷霄汉。桥下平江风轻荡,暮色遥连酒馆。击节处、吴歌温软。剑胆琴心吾与汝,且开怀、一任鸣蛙乱。人渐寂,斗初转。 生涯已愧吴牛喘。更何堪、烟花已谢,逝流难挽。诗酒风流今非矣,赢得苍颜互勉。叹此别、何时重见?万事茫茫君莫问,待他年、相约还倾盏。庄惠意,恣狂狷。 窃闻参天之木,恒受灌于春秋;惊世之才,必笃修于朝夕。剑不磨则虚为良工,玉不琢则终成顽石。君子抱诚,譬如怀璧。处身惟在励精,为学务求厚积。 若乃衡门之子,每汲汲以修文;钟鼎之家,亦骎骎而好古。萧斋崇大雅之心,寒室温儒经之苦。或映雪,或囊萤;或悬梁,或刺股。始信江河之巨,不拒涓流;泰岳之高,何辞篑土。 昔者孔圣韦编,温舒截蒲;仲淹分粥,翁子束荆。流麦常传高凤,偷光尚忆匡衡。乃知君子从文,如龙蟠而凤逸;寒儒好学,必玉振以金声。既苦学而不辍,宜昭然而有成。 而况逢时非易,循道惟艰。逆水行舟,只合顶风而上;临坡放屐,岂宜沾露即还。好学譬如好德,攻书恰似攻关。故欲知海之大且深,则莫如浮棹;欲知天之高且远,则不若登山。 然则青取于蓝,无乃苦研之力;冰寒于水,也非苟得之功。玉在山而草润,珠生渊而物丰。吾生易尽,而学难穷。万事随流,逝焉皆道;一书在握,蔚以成风。 洎乎学既成而礼修,义独存而才辅。入乎耳,著乎心;存于肝,发于腑。秉正道而屈伸,养文风而吞吐。芝兰生馥,岂仗园丁;宝玉韬光,何须良贾。偶翻五典,恍晤新知;复揽六经,如逢旧雨。 于是腹有诗书而不傲,胸怀礼义以依凭。礼恭则言顺,色从则道承。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碌碌以求,谁信斯文未改;孜孜不倦,乃知吾道必兴。 壮哉。善学者可臻于圣,笃修者必至于贤。所以圭璋特达之士,其好学则循乎道,其为人则达乎天。噫。荀子曰:君子贵其全也。 司空山上绿成围,司空山下鹧鸪飞。 千古高风忆此地,谪仙于兹曾掩扉。 一吟一咏千杯酒,愧煞世间牛马走。 岂为平生不得意,寻仙端为求不朽。 岳西自古多玄门,禅宗福地此为尊。 名士梅福曾挂冠,炼丹悟道有乾坤。 最是太白此卜宅,报国无门良可惜。 满怀激愤无人知,题句倾尽千醇醳。 诗成千载皆仰止,江山处处遗酒香。 儒释道隐咸来集,遂令胜地名益彰。 我今来访空羡慕,前贤风流安得遇? 仙佛茫茫不可寻,惟有饮者终不负。 嗟哉骑鹿平生尽子虚,杯酒今朝且许暂晏如。 何当抛得浮尘去,云山深处结吾庐。 车过沩水影初涵,望里芹宫旧已谙。 雨霁应怜花烨烨,风来正见柳毵毵。 何年庠塾经沧海,此日书声遍玉潭。 永忆神州沉陆日,龙门曾出一奇男。 久作芜城客,春心总阕如。 时清愁薄禄,岁暮愧闲居。 衣锦梦空在,食丹情已虚。 谁怜北窗下,犹有草玄书。 疾风劲草孰能忘,傲骨平生几海桑。 耋寿可堪骑白鹿,丁年不合避红羊。 敢将孤愤批秦政,赢得高怀踵楚狂。 此后毅魂何處去,秋声日夜下潇湘。 我谒牟山下,来寻阴主祠。 劫余遗址在,化外碾盘奇。 杳渺思神话,稀微认旧基。 门依崖壁险,景入密林猗。 洞室通幽境,流泉出道逵。 云阶趋陡峭,烟壑接逶迤。 仰对三峰秀,近环双麓危。 冈峦犹叠叠,草木更蕤蕤。 忆昔卜神庙,勒铭怀大慈。 已焉经世变,邈矣与时移。 孕育垂中土,殊恩及小儿。 千秋同感德,立祀复奚疑。 顾渚山前农舍古,贡茶院里竹林稀。 奇峰委地情犹炽,重阁连天势可挥。 停车缓步寻幽去,十二楼头瞰云衣。 杳渺清波深不测,迂回曲径绿成围。 千寻林海飞闲鹤,十里长廊映落晖。 独坐含情听潜籁,由兹转欲掩林扉。 忆昔先贤曾卜宅,乘兴来去在翠微。 茶经一卷自千古,虎头岩上歌采薇。 愿使心与仙境契,岂知尘世有轻肥。 瀹茗只邀山间月,一碗紫笋足忘机。 我今空怀陆鸿渐,叹息初心成久违。 人生如此当作乐,何必沽名始赋归。 天莫莫兮霾雾多,酸风吹野兮起洪波。 辽东有子兮化丁鹤,辞华表兮恨若何。 思东君兮胡不与,怅山鬼兮被薜萝。 悲莫悲哉山川在,且为斯人兮作挽歌。 江汉有水兮日夜流,封城闭户兮几时休? 谁遣瘟神兮降吾楚,谁使人祸兮遍九州。 哀先觉兮遭训诫,彼抱薪兮去不留。 欲招魂兮春未返,长歌一曲兮天地愁。 邦有士兮民有脊,身已殁兮诚可惜。 哀吾楚兮孰扪心,顾吾国兮谁问责? 嗟彼苍兮忠不悯,望极浦兮泪空掷。 杳冥冥兮聊秉烛,魂兮归来知今夕。 黔有饥燕,无食无馔。存矣如烟,逝焉如电。其来何欢,其归何恋。生于忧患,殁于微贱。质彼高层,岂堪慈善。魂兮归来,莫道海将晏。 的的者英,莫莫者灵。斯是贫女,适当弱龄。岂曰花样,终归杳冥。廿四花信,遽尔飘零。既非高尚,孰鸣不平。魂兮归去,莫言时正清。 施者峨峨,众口婆婆。所谓恩惠,一饭实多。斯是慈善,忍责之苛。既高既远,亦仙亦魔。其人已殁,谁肯背锅。身将焚野,且托山阿。魂兮安适,其奈盛世何。 十里晴云淡。正襟江、霜风渐劲,烟花初敛。何限秋虫喓喓处,一片松阴如染。且凭吊,英雄窀窆。缓步端容瞻塑像,任胸中、热血如吴剑。聊作揖,对模范。 人生百载虽云暂。但男儿、常存浩气,更怀忠胆。飞赴千军长缨在,不惮孤身涉险。引炸弹、山摇河撼。赢得英名长不朽,使后来、以此为衡鉴。身纵殁,志难掩。 记得根思路。似当时、斯人已殁,衣冠空负。行遍襟江情犹笃,且喜桂香如缕。故馆在、魂依何处?七十年来多少事,剩丹心、化作冲天怒。名自显,气长著。 繁华都市今谁主?看人民、热情洋溢,壮怀高举。君看熙熙多过客,共吊英雄儿女。纵隔代、光垂千古。始信中华多烈士,任陆沉、不改心如素。更倚剑,复擂鼓。 泰兴银杏闻名久,息驾薄游薰满村。 十里南风吹碧玉,四围古木隐青门。 时移不见人来扰,林静应怜日欲昏。 寄语朋侪休促迫,吾将此地友龙孙。 先生名节世所闻,少小豪情自不群。 一屋不扫为天下,廿年辗转剩斯文。 台陆之间殚心血,回看万事若浮云。 老去夫子思编史,欲凭椽笔敌千军。 忆昔倭贼势如扫,清庭割据何草草。 遂令千秋禹贡地,一旦海外成孤岛。 应嗟彼辈善侵蚀,剧怜汉室难自保。 英雄业复无足凭,惟余精神契吾道。 公之文章信煌煌,引经不乖汉与唐。 考证非为顺形势,编书岂独鉴兴亡。 台屿千年分合史,人间已历几海桑。 君看世界多变幻,独有吾华国祚长。 通史编成惊宇内,董笔由来孰可改。 时人誉比太史公,纪年亦复显文彩。 伪政终难斥其非,遂教斯文重鼎鼐。 至今倘溯当年史,雅堂英名千古在。 公殁志犹遗后贤,家祭无忘赤县天。 要使两岸成一统,谠论何曾悖民权。 他日台海应无浪,恩怨一例化云烟。 始信先生存卓识,青山青史共千年。 注:结引雅堂先生诗“青山青史各千年”,易“各”为“共”以彰其伟大。 王郎胸中有丘壑,少年意气自脱略。 岂计人间是与非,但向山水寻至乐。 彩笔描成千里图,一山一水皆有托。 或云写意难传神,谁信青绿出磅礴。 峰峦迭叠入云端,留白尽处多漠漠。 远岫依稀有村居,宅邸幽深连广陌。 中有隐者独行吟,酣然闲倚凉亭阁。 不知何处度迷津,举头但见天寥廓。 曲径才逾杨柳岸,便有芳草连野彴。 始信江南多奇秀,望里危峰如斧削。 悬瀑往往似泻玉,但恐深潭有龙跃。 群山苍莽欲插天,一峰孤峙尤慑魄。 皴染渐浓渐深邃,烟岚仿佛失峻崿。 路转忽到临江口,极目野际尽络幕。 江海茫茫渡者谁,远渚空有渔舟泊。 对此仙境再三叹,掩卷怜我福缘薄。 一从羁留繁华世,十年当垆身如缚。 鸡虫久厌邯郸枕,万金徒羡扬州鹤。 每恨陶巾不可漉,翻思谢屐犹未著。 今日览此江山图,益感流年虚抛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