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造假已经无孔不入,现象让人触目惊心

 蓝鹰书院 2021-01-07
随着艺术市场的持续火爆,书画造假越来越普遍,既让普通消费者感到难辨真伪,又让艺术爱好者感到非常气愤,因为他们的作品粗制滥造,污染了人们的眼睛。经过记者的调查走访发现,书画造假已经无孔不入,现象让人触目惊心,无论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或者是在洛阳这样的中原腹地,大家都能看到书画造假的痕迹,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一、洛阳纸贵

在西晋时期的洛阳城,发生了一件非常惊奇的事情,因为左思创作了《三都赋》,受到了文人们的一致追捧。在大家互相传抄的过程当中,洛阳城里的纸张价格也水涨船高,因而洛阳纸贵的传说也就诞生了,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事情已经很难出现了。 

在2007年的时候,随着书画造假形势的日趋严峻,老纸看涨的行情日渐显现了出来。根据业内人士的介绍,大家也可以看出来,那些抢购老纸的用户,大多是用来制作假画的。因为在鉴定和测试的过程当中,老纸更容易蒙混过关,才成为了抢手货。

二、吴昌硕的《玉兰图》
为了调查书画造假的真相,一位记者特意在琉璃厂买了一张清末的宣纸,并在画贩子的引导之下,找到了一位天津的画家。虽然对方是美术专业教师,不过却对创作假画烂熟于心,很快便明白了作者的用意,在他的建议之下,记者答应创作吴昌硕的《玉兰图》。

在成品完成的时候,记者特意来到了画家的家中取画,一幅唯美的《玉兰图》呈现在了记者的面前,几枝梅花凌空出现,给人一种笔力老辣的感觉。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画家的功底是非常深厚的,由他创作的绘画作品,深得吴昌硕的意境美。 

三、画家面临的诸多无奈
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记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既然画工如此精妙,为何不创作自己的原创绘画作品,反而要临摹古人的绘画。针对记者的疑问,画家同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为自己的名气不够大,很难引起收藏家的关注,因而作品也很难卖的出去。

现在的投资人,或者是文艺作品的收藏家们,他们并不注重作品的好坏,而只在乎创作者是否出名。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年轻的画家只有临摹他人的绘画作品,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听到画家的介绍之后,记者也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从记者的经历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来,绘画市场的乱象,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收藏家们艺术鉴赏力的原因,同时也有社会功利的因素,年轻的画家需要挣钱养活妻儿老小,因而很难沉下心来搞创作。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之下,书画市场的乱象越来越严重,不仅让书画爱好者受到了伤害,同样也让画家受到了伤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