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镇江北固山是“天下第一词山”,看这“四大高手”留下的惊世之作就明白了!

 镇江风情 2021-01-07

北固山,山不高,

但来过这座山的高手如云,

留下许多惊世巨作。

高手来多了,

自然就是天下第一了。

纪录片《北固山》第一集《千秋铁瓮》

纪录片《北固山》第二集《江楼千古》

1

1074年的冬天,苏东坡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府,经过镇江的途中,与好友孙巨源、王正仲在北固山聚会饮酒。与朋友们的聚首让一生波折的苏东坡开心不已,恰好当时晚霞斜照在北固山峰,江山尽染。孙巨源说,如此天下难得的美景,怎么能不写千古流芳的好词?

元代 赵孟頫绘 苏东坡小像

苏东坡停下杯中酒,望着楼外壮丽景色,略一沉吟,便提笔写下《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明 朱朗 北固山图页(顶)

这一年,苏东坡三十九岁。他对当时宋神宗、王安石提倡的新法提出了异议,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能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变法,也应逐步进行,而不能过于急于求利。他因此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旧法派。

见变法的大趋势已经无法改变,苏东坡调往杭州,又自愿调往密州,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以诗人的身份,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从此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然而,这样的乐事不能长久。一笑之后,眼前的“乐事”便消失了,多情多感多病仍然留在心中。“乐事相逢一笑空”,他把对繁华易散的那一刻感情世界,生动传神的传递给人们,在每个人心中都能引起共鸣。

2

可能是一种巧合,陆游登上多景楼的时候,也是三十九岁。1164年冬,陆游从南宋朝庭枢密院编修调任镇江府通判,来到镇江不久,陪同知府方滋来到北固山。

在多景楼上,陆游写下了被后代认为是其代表作的《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登楼远望的陆游,面对滚滚长江,莽莽群山,触景生情,抚今追昔,想起了历史上发生在镇江的三国英雄人物孙权、刘备,想起了他们联合战胜强敌的往事,反观南宋朝庭刚刚失败的抗金北伐,心情抑郁惆怅,陆游无奈的在词中寄托了自己希望为抗金事业发挥才能、作出贡献的愿望。

陆游走后二十五年,另一位词人也来到北固山的多景楼上,他就是陈亮。

当时的南宋朝廷与金人媾和,朝野都沉浸在这种貌似大好的局面中。陈亮认为万万不能放松一丝警备,他以布衣身分,连上五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五论》。

陈亮来到京口、建康一带观察地形,在多景楼上,他一改陆游抑郁沉闷的心情,以雄视百代,慷慨激越的笔法,以词言事,抒发自己恢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的激情,写下了堪作他一生政治宣言的著名爱国词篇《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无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离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在词中,陈亮其中,他将镇江的地理环境用“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来概括,既气派雄伟,又准确传神,成为唐诗宋词中描写地理形势的千古绝句,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一千年后,陈亮对国家陷入多事之秋的感叹,在晚年毛泽东的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毛泽东在1975年7月作了白内障手术,5天后,摘掉纱布的他拿来陈亮的这首词阅读消遣。他先是低声吟颂,突然放声痛哭,头上的白发也随着乱颤。陈亮的词,触发了晚年毛泽东的凄苦心境,感情的闸门终于找到了喧泄口。在唐医生的苦苦劝说下,毛泽东主席才逐渐恢复了平静。

3

放眼万里江山,许多人都会不由的追念历史人物,那些三国英雄人物孙权、刘备、曹操,一一浮现在眼前。毛泽东1957年3月20日下午由南京飞往上海,途经镇江上空时,也许是想到了这里曾经是东吴京城,也许是想到了众多的三国英雄,毛泽东书写了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毛泽东向随行秘书林克解释了这首词的意思和词中的典故,说辛弃疾这首词里“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杜甫的诗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借曹操的名句。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

已经六十五岁高龄的辛弃疾,在1204年2月从绍兴调任镇江知府。当时金兵已经占据江淮,镇江成为南宋的抗金前线。临行时宋宁宗赐给他金带,让他谋划伐金大计。朝廷把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交给辛弃疾,让主战的辛弃疾感到振奋与激动。

到任后,他积极备战,在江淮一带招募士兵一万人,并赶制了一万套军服;还派遣50名壮士深入敌后,侦察敌方兵马屯戍、仓库位置、将帅姓名等军情;还经常亲往沿江一带观测地形,开展据守与进攻的具体部署。

公务之余,他经常来到北固山的北固楼,北顾中原,抒发爱国激情。他在镇江任知府虽然只有一年半,但他作为一个词人、一个战士,却留下了他的著名词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词的开篇,辛弃疾把北固山当作眺望神州风光、中原大地的最高点,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下的长江之水。

辛弃疾融通历史典故,“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曹操的话:“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的这两句话被巧妙地安排在词里,很自然地形成一问一答。

京口曾经是三国孙吴建都之地,孙权十八岁便继承父兄基业为江东之主,时曹操四十六岁,刘备三十九岁。

毛泽东可能对这首词极其喜爱,1975年5月,毛泽东在南方养病十个月后,回到北京第一次与政治局委员们见面,谈兴浓时问叶剑英读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没有。叶剑英随口念起。毛泽东听了很满意,指着叶剑英说:“此人有文化。”

在镇江写的辛词,影响巨大的还有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而刘裕出身贫寒,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

在词中,他追忆了发生在镇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回想了自己少年时在北方孤身擒贼、毅然南归以来的坎坷经历,寄托了对国家前途的热切希望。

辛弃疾在酒醉里,睡梦里,都在用兵打仗,指挥杀敌,他奔走呼号50年,常以英雄自许和以英雄许人的报国豪情鼓舞世人。

斜斜的如血残阳,给杂草茂树抹上了一层红晕,让人无尽的伤感。北固亭下的辛弃疾,叹息自己的垂垂老去,在这里,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交织在一起,给后人无尽的意味深长。

4

时光到了1684年九至十一月末,康熙南巡次泰安,登泰山,祀东岳。旋渡淮河,次高邮湖,幸扬州,接着渡扬子江巡视了南京、苏州、无锡和镇江,词人纳兰性德以御前一等侍卫身份参与全程。

 纳兰容若小像 恭亲王题

纳兰性德感情丰富才华横溢,在随同车驾秋巡江南各地的行程里,北固山的历史遗迹和景色风光给他留下十分美好而强烈的印象。

纳兰性德登上北固山,在这处扼江山险要,历代图王霸伟业者所注目难舍精心经营之地,他极目远眺,浩渺江流滚滚东逝,于是便有一种“立马江山千里目”的感触,他写下这首《江南好》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立马江山千里目,

射蛟风雨百灵趋,北顾更踌躇。

这首词篇是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也是一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感叹。不过这种感慨并不过于感伤,而是对沧桑巨变的追思和惋惜。

多少称王谋霸的英雄们曾在这座历史的舞台上作过有声有色的演出。江上引弦射蛟,众神趋护的汉武帝刘彻,登此北固,俯瞰京口山川,纵目江流东去;更名北固为北顾的梁武帝萧衍,他们而今安在?

康熙一朝,当时的清正强盛,作为天子车驾扈从的纳兰性德,从历史的沉思里中升腾起的踌躇满志的自豪,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江南的名山峰峦里,就高度而言,北固山是微不足道的,它的海拔高度仅只52.5米,然而从地势险峻风光雄奇,和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极深渊源结合的意义上,前人特别是壮怀激烈的志士仁人都以北固登临为盛举,他们留下了许多激越人心荡气回肠的杰作。

事实上,北固山被誉为“天下第一江山”,

“天下第一词山”,并非是浪得虚名的,

它是地理的、历史的和风光景观三者之熔铸。

它汇聚这么多顶级大家,

诞生这么多顶级词篇的地方,

拥有这一切,就是拥有了极高的文化高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