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沃:嘉禾台遥望

 df7086 2021-01-07

曲沃的曲村周围的确是好风水。

北边是横亘的桥山,南边是黛青色的绛山也称紫金山,东边是太行,西边是黄河与吕梁。大地在四围的高墙一样的山脉围拢中,兼有平原的开阔和丘陵的起伏,地貌平缓舒畅。从北向南看,缓坡之下则有滏河穿过,绛山屏风。从南向北看,地势先下倾,然后再被东西走向的桥山拦截,村庄树木都集中到了山脉脚下一线,让人既俯瞰人间又仰望高山,在并没有离开大地的人的视野里,所呈现出来的一般只有在飞行中才能收获的沙盘一样的地形,房舍和树丛、田地和果园都倾斜着形成透视的线条,充满了让人可以一直凝望下去的审美元素。这个角度上的遥望自己实在是没有看够,未来如果有机会,即便专程就是为了来此一望,并且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向着那桥山的方向大踏步地走下去,也是完全值得的。

厚厚的土层、遍布的河流使三千年以来庄稼水果都为本地盛产之物,而铜矿资源更是为青铜时代的贵金属找到了宝藏。晋国的青铜器制作的高水准正得益于此。即便是今天,从个人的角度上去感受,身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自然会有一种愉悦舒适的好状态。相信当初之所以选取这样的地方作为国都,古人自己的普遍感受在取舍之间一定是占了很大一块比重的。

曲村的位置并不在最高点上,最高点让给了坟。国王们的坟。这里埋着十九个王。其地位大致相当于汉朝咸阳西北的皇帝原。

古人是讲究天地气场的,曲村天马村之间这个位置上是天然的高敞之地。站在至高点的嘉禾台上,四望之下,自然是以我为中心,是万物归纳于我,而我亦通达于万物。人类在活着的时候找到的这种好感觉,一定也要延续到死了以后。所以最好的位置,最崇高的点,要让给一代一代的国君。单从所谓风水上来说,这里也一定会是有坟的地方。

当年发展到了武装抗拒的疯狂状态的盗墓贼们,也正是从这样的环境分析里获得了充分的信心。如今在以发掘现场为基础建设的这个晋国博物馆,荒山野岭上的博物馆,正是当年盗墓与反盗墓的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从博物馆的发掘现场部分可以看到,盗洞往往十分准确地正对着墓室中王或者后的棺椁正中。对于旁边的车马随葬坑则完全不屑一顾。晋国发达的青铜器制造水平给盗墓者丰厚的回报,从国王和王后墓葬里被盗走的青铜精品数不胜数,损失巨大。

据介绍当时与盗墓者展开斗争的是考古工作队,因为力量有限,盗墓者有恃无恐,所以迟迟不能阻止。最后直到惊动了本地在京的乡亲彭真,层层批示下来,派出了国家武装力量,才最终制止了盗墓的疯狂。关于这段历史,在博物馆里有专门的介绍,可见其对本地文物发掘与展览,以及民众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

将发掘现场与博物馆结合起来,让观众在考古现场直观地感受文物与历史、展览与学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形式对人的接受兴趣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很有可能就此形成兴趣点。

博物馆的解说词写得非常独到,没有照猫画虎参照别的展馆,而是自有体系和风格,显然是充分消化了潜心于此多年以后形成的文字。第二天见到一直参与此地考古的专家田建文先生,果然是这位北大才子所书。他遭遇车祸以后腿脚不便,说话也有些含糊,但是思维敏捷,谈历史谈现实谈人生,总是一语中的,令人顿开毛瑟。这位喜酒的同龄人,气质之中洋溢着一种古代知识分子的睿智与潇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每每一想起晋国博物馆,就会首先在那个视野极佳的位置上看见他一瘸一拐而又直爽洒脱的模样。

和邯郸一样被称为成语之乡的曲沃,是一个从小就在课本里记住了的地方,但是从来没有达到过。一朝有此机会,是为人生幸事。这是一种地理的愉快,建立在事先的书本知识与想象基础上,也建立在周围的山川地貌的直接感受上。地理学的优势就在这里,总是有机会将纯粹的指示落实到现实的环境里来,落实到人生体验与感受的层次上来,从而形成发自内心的体认现场审美愉快。

很早很早的早晨,曲沃的街头还没有什么人,就有戴着头盔的骑车者从家庭旅馆出来,沿着古国风凉的街道继续自己的旅程了。慢慢地走到县城东北角上的一个早点摊上吃饭,主人听到我说的不是本地话,立刻就改口说起了纯正的普通话,中间的几乎没有任何过渡。国都之中的人,三千年过去也依旧不失大气。

曲沃的新城所谓开发区在城东,周围千城一面的高楼围绕着一个巨大的“晋园广场”,广场上有亭台楼阁也有浩浩水面;集体操、广场舞、合唱队在晨光中彼此应和。回行老城可见路中央的四牌楼,四牌楼旁边的贡院(现为中学),还有胡同深处的裂塔。

行经曲沃,多有感慨。脚下的山川大地有当下的面貌,也有曾经的历史,不了解后者,前者就是平面的甚至单调的。人生需要有深厚的过去的背景做衬托,没有这样的衬托,就少了一极。这是读史与考古的当下意义,是游历与观览的不竭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