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是一座适合游历的城

 df7086 2021-01-07

传统上,西安是东西汇聚之地,是东西部走廊的重要节点。现在北去延安的省内交通早已成熟,加之西成高铁开通,就也逐渐在形成南北方向上的通途。

原来秦岭巍峨的墙封之相,就此只是作为一种庞大的地理审美存在了。在这有大山大水的四方汇聚之地,难得地有中国城市少有的融合接纳的精神,不说四海之内皆弟兄吧,也绝对不会仅仅因为口音而排外。西安是一个很早很早就已经全国化了的甚至国际化了的地方,来这里度假游历,是一个值得的选择。地铁和共享单车,再加上公交,几乎可以让你能很方便地到达包括城郊在内的任何地方。而那些地方往往动不动就会有几百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有过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

在冬天里的早晨六点下车,然后马上骑上共享单车转到了火车站后身的大明宫。黑暗笼罩着庞大的遗址公园,还没有游园的人,只有同样骑车穿园而过的路人。他们辛勤早起的车灯和手电,是一道道晃动的光柱,穿透了两千年的黑暗,将即将开始的又一天里的古城节奏,逐渐带向黎明。面对巨大的大明宫广场的大明宫遗址,只是一个高高的地基,是一个巨大的平台。这平台上的当年的建筑雄伟和威仪,你可以凭着自己的想象去添加。不过,在黑暗中的寒冷还没有离去的时候,其实想象远远不如把车子放下以后一直跺脚来得实惠。这种在黑暗和寒冷中经历所谓旅游景点的情形,充满了新鲜感,成为整个西安游历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逐渐的天光渐明,一样的晨光照在了不一样的房舍和道路上。别处的风景在我崭新的到达中,充满了新生的意味和唯一一次的珍贵。这是旅行给人带来的新鲜和喜悦,它常有常新,无可替代。

像全国任何地方一样,最先走上大街小巷的是自然是老人和背着大书包的孩子,同时还有环卫工人。他们急匆匆的脚步和各个小吃店门口的骤然的热闹,是这个早晨的乐章之中的第一个高潮。等车流人流一起拥上所有的道路,等早高峰真正开始以后,城市早已恢复了它白昼里一本正经的川流不息和车水马龙甚至拥挤不堪。

不过只要你是骑着车的,就既拥有相当快捷的机动性又完全不受制于这样的高峰。进了北门,沿着城墙走进去,一座有城墙的城的安静立刻就像池水一样重新将静谧铺展开来。随意顺着胡同穿行,不期然就到了西安事变纪念馆,也就是杨虎城当年的公馆。不用进去,只是看看门口的街巷走向,看看外墙的样子,看看里面的树木伸展向天空的枝杈,也就有了充分的历史事件的地理直感,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地理坐标方位图。以这样自己的角度再去看历史,看历史上的这一段,就有了可以充分理解和想象的基础,就能将概念和文字融化到现实生命中的更好可能。

隔着一条街的莲湖公园里正在音乐大作,一摊儿一摊儿的广场舞的节奏充斥整个公园,将正在盛开的腊梅花的暗香都遮蔽掉了。很意外地在竹林边上发现了小萝卜头的雕像。这个终生都在监狱里度过,十岁就被杀的孩子,是中国现代史黑暗的大幕的一个小小的象征。在那漫长的黑暗中,无数人,在各个不同的相同的年纪,以这样甚至比这样更悲惨的方式死去!仇恨可以延续到一个幼童身上,而匕首刺入稚嫩的身体扎穿心脏、割断喉管,纯净的鲜血从瘦瘦的小身体里喷溅而出的惨象,将永远定格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上。

穿过西安著名的少数民族饮食街,早晨的街道上都是刚刚开门,但是围绕着吃所进行的准备,材料准备和人员准备却已经忙碌地开始运转。据说这里早已经成为专门针对外来旅游者的近于表演性的地方,西安本地人是不会来这里吃饭的。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吃早饭了,转过去看风景就好了。风景不错,这一大片老街区大约从唐朝就是这样的模样吧。至少没有高楼大厦,基本上都是一两层两三层的高度,一直到钟楼鼓楼,一直到文庙碑林。最有特色的是文庙旁边的几条胡同,那几条胡同不是旅游点,也不是饭馆,甚至是死胡同,所以很安静。安静的胡同里,古树参天,一个个小门口也都有修长的竹子和曲虬的石榴树把守。让人意识到,这样的状态就是过去西安城里大部分街道上的常态。

从文昌门出城向南,到历史博物馆到大雁塔到大雁塔前新打造的雕塑一条街。那些中国古人的巨大雕像采用了西方式的雕塑方法和呈现格式,在传统中闪现出了某种新意。只是仔细看就会发现,所有的男人和所有的女人,几乎都是一个身坯基础上制造出来的,身材和胖瘦,头型和四肢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衣袂飘飘的方式上略有不同,连表情也几乎都是完全一致的。好在发现了的人也不过是一笑了之,没有谁会为这样的问题而去认真。

这一长街的新雕塑和长街两侧的文化设施,绝对不是一无是处。比如,不细看只享受整体气氛的话,就很不错;比如,西安美术馆就以一种完全开放随便出入的方式,表示着对于中国美术馆那样需要换票安检存包等等一应俱全型的管理方式的不以为然。让人感觉这也许就是当年的大唐盛世里的开放姿态的一种具体表现。

顺着这条面对巍峨的秦岭的大街继续前行,在雕塑消失的地方会有一条宽宽的继续向南的大街。这条街非常美,非常漂亮,完全达到了甚至超过了欧洲的林荫大道的水平,与香榭丽谢大街之类的街道相比毫不逊色。街分上下道,相应的慢车道和便道也分上下,关键是全部所有的上下道之间都有高高的大树作为分隔。树下有花有草,在这个季节这些花草竟然还是绿的,还有些微的开放。

在这条街边的长椅上(连街边长椅的设置也是国际范儿的),我们坐了很久。这个位置既可以远看雕塑大道上的雕塑的轮廓和远方大雁塔的塔尖,又可以近看这条优美宽阔的大街上的异域风采和现代文明的审美之意趣。这条街,叫做雁塔南路。

此后的行程已经接近傍晚,在寒窑和曲江池不得不做了这一天的行走的终结。寒窑的黄土沟壑的地貌使人意识到,被各种建筑和街道覆盖了的西安,其实原始地貌就是寒窑这样的可以凿出窑洞的所在。而所谓曲江池,就是这样的黄土高原中的巨大沟壑而已。从浩渺的池水向上遥望,高原上林立的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算是为这亘古未变的地形,加上了一点现代化的符号。

当然,以这样的方式在西安还能继续游历好几天;秦二世墓、阿房官、兴庆宫、植物园、西北大学,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不过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计划着奔向西安城外了,去长安,去看柳青的皇甫;去蓝田,去看陈忠实的白鹿原;去三原,去看泾惠渠流过的关中平原……

到达一个崭新的地方,总是令人愉悦的;何况是这西安,是地理形胜和历史积淀都如此丰富的广袤所在。

再一次,再一次禁不住为自己可以这样游历的人生而庆幸,而感激,而珍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