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庄笔记:在古戏台看昆曲

 df7086 2021-01-07

梁东方

在人山人海的周庄,能在游人密集的古戏台下,安心地坐定了看一场昆曲演出,是因为想一想外面街道上摩肩接踵的人流都已经令人生畏,还不如这样坐定了待一会儿,看一会儿以前从来看不进去的昆曲,也许外面巨大的人流会过去呢。当然,坐在历史的位置上,置身昆曲发源地的现场,进入曾经的大户人家的繁华里,哪怕仅仅只是坐在回廊的阶沿上,也权作一次既往人类美好生活的模拟了。

大约是抱着我这种躲避过分密集的人流、体验古人生活的心态的观众太多,也可能是因为在周庄这种类似网红景点的旅游中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了人云亦云,看见有人排队在什么地方比如双桥照相,自己就也一定要排上去照一张;看见大家都要等着看戏,就也找地方等着,最后弄得座无虚席还不算,院子正中还站满了人,再没有古代私家看戏的时候的舒朗不拥挤……

这样体验感很强而又心无旁骛地坐定了看戏,在自己是绝无仅有的。尽管小的时候天天只有八个样板戏,那些脱胎于老戏的戏从来就没有看进去过,被强制灌输以后留下的观感就只有恶心。乃至导致后来无法接受任何戏曲形式的审美方式,一直到很久以后在大山之中的夜晚,远远地听到山脚下的村庄里在唱戏,那悠扬激昂的唱腔和音乐才一下子击中了自己,让人明白这些戏曲恰恰是环境的产物,是土地上的人对天地人间的抒发与顺应。戏曲美学的这种地理效应对于一向喜爱地理的自己来说,是一种石破天惊的发现,连带着对于戏曲的意趣也就渐渐开始增长。

但是由那个时候对戏曲的观念的改变,并没有引领自己在非大自然的环境里、在剧场环境里坐下来看戏。儿时根深蒂固的印象,使人对戏曲依旧持一种只可远观不可近玩的态度。直到这次在周庄,在不期然的境况下获得了安心于舞台的凝视,才赫然发现了戏曲的某种妙处。

《双下山》说的是和尚尼姑各自思凡下山,“仙桃是桃,碧桃也是桃,和尚尼姑逃之夭夭”“男有心来女有心,哪怕山高水又深,约定夕阳下山处,有心人会有心人”,路上偶遇以后一见钟情,于是相约下山完婚。和尚的想法是“一年二年养起了头发,三年四年做起了人家,五年六年讨一个浑家,七年八年养一个娃娃”;小尼姑则在一瞥之下就已经有了意思,故意在前面的庙中做怀春的等待……

剧情简单,在所谓封建的古代,却一定会有笑噱之余的震撼力和男女自然之情的吸引力。这种源于民间带色故事的题材被搬上舞台的时候已经做了最大程度的“庄严”美化,给狂狼的两性吸引和临时的男女之情套上婚姻的归宿,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规范。但是,即便不从宗教角度上看,只从人们日常的心理规范上讲,也终究还是有逾越之嫌。

然而,当逾越不是现实的真实而只是舞台上的虚拟的时候,逾越本身也就成了现实里大多不能逾越的生活的一种补充。这是古今中外戏曲舞台上,也是别的很多艺术形式在心理意义上成立、在心理意义上吸引观众的一个常态;是所谓人性与艺术的一种合谋、一种相得益彰,也是富足生活甚至还包括不那么富足的生活之中不无绚烂的想象。

当然,艺术之为艺术,关键还是要看怎么表现。昆曲的程式化的表演中,不乏细节技巧的刻画甚至挥洒。一招一式,一步一态,都有很多讲究,有很多细碎的格式,如果不是心态极其平稳,不是充满了闲情逸致,不是没有压力尽享人生、享受自己当下生命的状态的话,便很难进入这样昆曲悠扬婉转缓慢精细的情境。

这出小戏里,一男一女之间的言不由衷、言不及义又终究要向一个方向相凑的情趣情致,被点染得淋漓尽致。对白夸张谐趣、腰身窈窕俊俏,将丑角与贴旦也就是六旦的无拘无束的对手戏发挥得酣畅淋漓。丑角绕来绕去的掂念珠、进进退退地踮步、背背驮、摔靴子之类的功夫,尽管难免脱离剧情耍酷的成分,但是传统戏曲讲究露一手的表演模式里,这已经是既定的套路;没有的话,倒不符合老观众的口味了。其中一些动作,很像是在模仿蛤蟆,据说算是丑角的五毒戏了。

昆曲的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支撑内容的趣味性的必要基础,但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手段。如果不是对生命、对爱情、对两情相悦还怀有勃勃生趣的话,这样的演出和观看演出就都是无本之木了。

可能舞台艺术有时候主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滞后的,主要是看表演的情态和范式。因为按说《双下山》这样的内容主题不仅略显犄角旮旯,也很单薄。可是在戏曲这种需要反复咂摸的艺术形式里,它却因为艺术形式本身的细节捕捉与表现的到位而呈现了某种丰富的特征。这些丰富的细节让本来难登大雅之堂的内容具有了空前的艺术魅力,将一段稍纵即逝的情感脉络回映到哪怕是平淡如水的观众自我的人生之中去的时候,就会有共鸣、有想象……

 即便不说表现爱情,只说表现男女情致,昆曲这样的艺术形式也是登峰造极的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自主地、专注地并且看进去了地看的第一段戏曲。整个演出期间一直聚精会神,完全忘记了这是2019106日下午,在长假中人山人海的周庄。

有意思的是,二楼看昆曲的一排椅子中,一直有穿着短裙的女人,架着二郎腿俯瞰着舞台看戏。这样她那种坦然展示的姿态,也同时成为楼下的观众偶尔抬头的时候的风景。这种景象,在无意间成了对舞台上的宽袍大袖的忸怩作态的爱情故事一种现代反讽。

人类社会的解放,自我解放已经跨越了很大步伐;每个人都可以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活法生活的道路,也越来越宽广。不过,回望周庄内外以及几乎所有著名景点中游人紧密簇拥的景象,就知道选择的多样性还有待发展,就可以明白这样的解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