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防评论:如何保护前线消防员生命?

 36safety 2021-01-07

1. 牺牲是可以避免:

2018年5月12号,江苏省淮安恒大名都火灾,造成一名消防员从火场19楼坠落牺牲,对于这样的悲剧,我们除了深深的悲痛,也心存疑问?

到底是使用的装备存有隐患?还是训练深度不够?难道这样的事故就不能避免吗?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战场上枪炮弹横飞,人员伤亡难以避免,而高楼火灾救援中,失控坠落这样的伤亡是必须要避免的。

前线消防员在面对高楼突发的火灾,冲入火场进行非常危险的灭火和救援任务时,理应拥有更先进更合适的自救逃生器具,这不是怕死行为这,是合情合理的最基本需要!

2. 自救的难点:

消防人员在高楼火场被困时,往往位于高楼窗口,此处温度低,不缺氧,但不易逃离。

如2015年12月22日,湖北荆州监利县某高楼发生火灾,1名消防员被火势围困于天台一侧窗口,因火势发展太快而被烧成”火人”,没有自救装备被逼跳出窗外,手抓住落水塑料管滑落逃生,由于落水管松脱导致这名消防员坠落,幸好窗口楼层相对天台仅为2楼,消防员才侥幸无大碍......。

所以,窗口处往往是消防人员和被救人员逃离火场的起点,但楼房的窗口处几乎都没有用于人体承载的挂钩及可以承载人体的受力点,只有垂直或水平两面墙,有的落地窗楼房水平墙都没有,空有救生绳但找不到锚点,这是前线消防员的最痛点。

3. 外国的自救经验:

科技发达的美国,消防人员很早就考虑火场逃生装备及方法,

包括:

1、悬挂下降法,2、紧急逃生梯法,3、紧急绳索下降法,并不断在改进。

在火场逃离过程中,需要消防员全程操控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利用绳索,金属环,金属摩擦器这种器件在十层楼高度内缓降使用,问题还算不大,若在二十层以上的楼层使用,就存在很多隐患,操控人员有机会被窗口忽然窜出的高温,浓烟伤害,丧失操控缓降能力,产生坠落危险,另外过长的缓降时间,使用的涤纶/化纤材料的绳索在200多度的高温中已开始质变,容易发生崩断坠落伤亡事故。

美国人为消防员提供逃生锚杆,锚钩两种器件,用于承载逃离人员身体的重量。从力学的专业角度看,安全问题是依然存在,在使用中美国消防人员亦反影不安全,使用中得非常小心,从美国展示的锚杆和锚钩图片上来看,锚杆存在滚动和滑动隐患,锚钩用在木框上问题不大,若用在瓷砖水泥墙上固定容易滑动,这两种器件在缓降使用中,拉力不能发生变化,当缓降人体脚踏到窗台或墙沿时,绳索拉力可能会瞬间消失,锚杆和锚钩就会出现松动移位,锚点不再稳固,最后导致事故发生。

4. 逃生门的钥匙:

应熟悉使用不怕水不怕火全金属结构恒速式缓降器及消防锚是前线消防员自救的逃生门钥匙。

吸收国内外的经验,改良自救方法及使用器具,会大大提升自救的技术水平。

  用钢丝绳缓降器取代”8”字环和涤纶/化纤材料救生绳索,钢丝绳比化纤绳索,不论在承载强度、防火性能、体积、重量、防利边切断等各方面都比化纤绳索优胜,能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使用效果。

使用恒速式缓降器帮助被困人员快速逃生, 人员在缓降过程中不需要操控,比搬受困人员走楼梯快而安全。更重要的是当消防员使用时, 不怕水不怕火全金属结构恒速式缓降器可以解放消防员双手去应对火场逃生中各种突发事件或照顾同时逃生之人员。 缓降器既可拯救被困民众,亦可给同样受困的消防员必要的退路。  

5. 选对你的自救好拍档:

目前欧美及国内的缓降器,全部采用离心摩擦器来控制人体缓降速度,这类缓降产品存在怕进水怕进油会打滑,怕高温怕长距离连续工作制动摩擦片失效的缺点,质保时间短的缺陷,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较低,以致美国一些州份不许使用,这种离心摩擦器缓降器是不适合成为出生入死消防员的紧密拍档。

要选用最优质,无打滑坠落风险,可以火烧后也能使用的缓降器!

6. 国內缓降器比海外更优胜:

2016年11月9日消防日期间,某专业缓降产品在530米广州东塔参与近百米缓降消防演习,5天演练中,共70人次近百米缓降逃生至地面。11月9日当天中央电视台女记者亲身试跳,在新闻联播中全囯直播缓降效果及使用感受,使用简单,下降平稳的优异缓降表现莸各方好评。

2018年1月19日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中展示的恒速式缓降器,不怕水,不怕油浸泡,不会出现进水打滑,可超载50%重量使用,安全存放周期达30年。在柴油火中整机及钢丝绳燃烧5分钟可正常使用,不怕墙上瓷砖锐角尖边,是中国唯一通过欧检105米高承载100公斤的缓降产品,产品由中国航空救生系统专业工程师研制。

6. 消防锚:

消防员要配备消防锚,重量要轻,在2.5公斤左右,方便携带,在没有锚点的房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逃生作用,研制不会出现松脱现象,不会有滚动和滑动隐患的消防锚,是逃生或自救的核心点, 沒有一个牢固的承重锚点,什么逃生绳,缓降器也是不能发挥作用,这是自救逃生的第一步,重中之重。

7. 锚点的设计方案

7.1 钢管固定法:钢管直径30mm,厚2.5mm,长1.2m重3公斤以内,见下图:使用中要求受力点靠近承载墙。

7.2 锚杆固定方法:

锚杆采用30*30mm,壁厚3mm,矩形钢管,长0.9-1.2米,方牙缩紧螺杆直径为12mm,支撑管直径25mm用于向下分力支撑,防止锚杆滑动,硬质合金锥用于嵌入墙表面,防止滑动,如瓷砖墙面,用杆敲去表面釉层,有收紧螺杆的加紧作用,使用中不会松脱,该杆可套入方管中,便于携带,该锚杆组件估算3.8公斤。

7.3 锚钩组件:

该锚钩用于水平墙面,由合金钢管钢板螺杆制做,可折叠缩放,重约4公斤内。

7.4 消防锚:

该锚由钢板钢管螺杆采用焊接工艺制作,重约2.5- 3公斤,解决垂直墙面的固定问题,受力点上有支撑杆,防止向下分力移动锚,防止松动,该锚也可用在水平墙面,该锚内固定端可分叉变形,有多种变化,能用于不同结构的墙面及应对复杂的使用环境。

总结:

前线消防员理应配备更现代化的自救逃生器具,逃生绳,”8”字环等缓降自救装备不适合现今复杂火场消防员紧急自救中使用。应把它们更新换代变为”消防锚及恒速式缓降器”。

消防锚要不滚动不滑动的,牢固及高強度的,恒速式缓缓降器要不怕水油入侵打滑,不怕火烧的,全钢丝的在逃生过程中遇上火焯烧也不易烧断。

这样的配置不单可拯救被困人士,同时可以给消防员自救,不用担心救了人救不了自己的悲痛局面。

第一线灭火及救援消防队员将更有信心进入火场,撲灭火灾,拯救生命!

附:中国消防文:

还原英雄生命的最后20分钟

2018年5月12日,母亲节的前一天,江苏省淮安市一居民小区高层楼发生火灾。21岁的江苏省淮安市消防支队城南中队消防员谢勇,从18层楼坠落牺牲。

围观的市民记录下了他从高空坠落的瞬间。这段视频令所有人伤感不已。人们也在困惑,眼看着消防员进入大楼,何以在20多分钟后,谢勇会出现在18层楼的窗外呢?《平安365》记者将为您还原,在英雄生命的最后20分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浓烟裹挟

发生火灾的,是一栋31层的高楼,起火位置位于一单元18层。火势越发猛烈,烟气自下向上迅速蔓延,加之又是傍晚时分,楼内很可能有居民被困。

赶到现场的消防员在灭火的同时,立即成立了4人的攻坚小组,进入楼内一面搜救被困者,一面从内部进行灭火。谢勇就是四人之一。

受楼层环境影响,攻坚小组从一单元顶层出发,逐渐向起火位置开始了搜救。高温、剧毒的烟气让进入火场的攻坚小组眼前几乎一片漆黑,连住户门上的门牌号都无法看清。

走了多远?目前身处在什么位置?一无所知。

当人长时间处于黑暗中,又无法获知周边环境的时候,都会本能地感到紧张、慌乱,哪怕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消防员也不例外。而且越是靠近起火楼层,前进就变得越发困难。

好在,他们终于摸索到了楼层内的一扇窗户,向外示意后,外围的战友通过电台告诉他们,攻坚组已经到达了第20层。

距离起火位置,仅剩两层。

选择战友

还有两层。

这让攻坚4人组吃了颗定心丸,胜利在望。确定了目标,搜救就从容多了。然而,就在抵达起火的18层后,意外发生了。

战士谢业楠的空气呼吸器,报警了。

进入火场内部,空气呼吸器是救援人员最重要的生命保障。一瓶能够维持25-30分钟的氧气,可以为消防员阻断致命的浓烟。高温、有毒的烟气会在几秒钟内使人气道、肺部灼伤,导致窒息或中毒身亡。

眼看着自己的生命亮起了警灯,谢业楠慌了。

他把自己的处境告诉给班长谢勇。为了缓解战友的紧张,谢勇立即将谢业楠的氧气面罩,接到了自己的氧气瓶上,让他的呼吸缓解一下。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谢勇瓶内剩余的有限氧气,无论如何无法支撑两个人同时呼吸。这样下去,等不到救援结束,他们两人就都可能被浓烟吞掉性命。

于是,谢勇做出了决定,摘下了自己的空气呼吸器,帮谢亚楠完成佩戴。他让三名战友先行离开,自己再想其他办法逃生。

险中求生

谢勇想到的办法,是利用18层的窗户将自己悬垂在楼外,借此呼吸空气,等待外围战友接应。

对于技术能力过硬的谢勇来说,这是眼下唯一,也是可行的求生之路。18层楼,约有54米,谢勇随身携带了20米的救援绳。这虽然无法让他抵达地面,但足以躲过浓烟。只要自己能稳固地悬垂在浓烟以下的楼层,就可以等到外围战友的接应,自己也就安全了。

从人们最后看到谢勇的视频中,记录了这揪心的一幕。

18层的窗户被打开了,浓烟也紧随着滚滚而出。谢勇半个身子探出窗外。他似乎很快找到了一个固定支点,并迅速打着绳结。

楼下的战友们从电台中听到谢勇报告:“我要下降了。”可是瞬间,谢勇就坠落下来。

救援结束几个小时后,就是母亲节了。

可是谢妈妈抱着儿子的照片悲痛欲绝。

如何保护消防员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